内容出处: | 《丝路印记: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 图书 |
唯一号: | 320920020210004891 |
颗粒名称: | 三、唐诗中的西域北道 |
分类号: | K878.4 |
页数: | 6 |
页码: | 152-157 |
摘要: | 关于西域北道,裴矩《西域图记序》记述:“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菻国,达于西海。”唐代时指自沙州经矟竿道至伊州,再北越天山经庭州,西至碎叶及中亚、欧洲的通道。自伊州至庭州有南、北两条路。南路即伊庭道,其行进路线在《新唐书·地理志》中有明确记载,其起点为伊州纳职县:。北道为伊吾军道,其路线大约为自伊州北越折罗漫山至伊吾军驻地甘露川,转西南行,沿巴里坤湖南岸西行,在长泉与伊庭道合,即经今木垒、奇台县境至庭州。唐统一西域后,在蒲类设县,归庭州管辖,与轮台齐名,成为西域一大名城。是将其归属的天山北路为唐王朝所控制的指代。 |
关键词: | 新和县 丝绸之路 西域北道 |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的24篇优秀论文,主要围绕古龟兹文化传统、龟兹文化与丝绸之路、汉唐屯田文化等课题展开论述,探讨了龟兹文化在中外交流中的历史作用和贡献,并为进一步研究和发掘古龟兹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