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1728 条 105 / 116
1561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我国造纸术的发展史,强调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伟大意义,澄清了关于古纸的一些误解。介绍了从原始记事材料到植物纤维纸的演变,突显蔡伦发明对文化传承的重大贡献。
1562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章探讨了造纸术发明前古人使用的记事材料,包括绳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等,展现了从结绳记事到书写文字的演变过程。这些材料的发展反映了古人对记事方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1563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古代中国为探求理想记事材料所经历的漫长历程,介绍了多种原始记事材料的种类及其在社会、宗教、统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突显了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伟大历史意义。
1564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节深入探讨了古人使用的六种记事材料,包括绳草、甲骨、金石、竹木、缣帛及其他材料,展现了人类从简单到复杂、从自然到人工的记事材料演变过程,反映了古人对信息传递方式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1565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结绳记事是上古时期的重要记事方式,用于治国理政、记载数据、作为契约和传达思想感情。该方法约定俗成,普遍流行,虽今日看来简单,但在当时却具有实用性和重要性。
1566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甲骨文是商代刻有文字的甲骨,用于占卜和记事。甲骨来源丰富,经过整治后刻辞,包括卜辞和记事辞,内容丰富多样。甲骨文是研究商代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
1567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金石作为古代记事材料,包括金属铭文和刻石文字。金属器物铭文丰富,刻石文字如秦刻石、石鼓文等具有历史价值。碑碣用途多样,既有实用功能,又用于记录事迹。古人还利用天然石料刻写。
1568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竹木作为古代记事材料,包括竹简、木牍等,经过整治后用于著书立说、书写法律条文、文书、策书等。简牍盛行于春秋至东汉,出土实物证明了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纸发明前,竹木简是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书写材料。
1569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缣帛为古代丝织物,用于制作衣物及记事材料。古人用缣帛写书、作画,绘制地图,发布文告。另有“赫蹄”、幡纸等记事材料,均属缣帛之类,非植物纤维纸。缣帛在古代社会具有重要地位。
1570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纸发明前,皮革和纸草也曾作为记事材料。欧洲人使用羊皮纸,而古埃及人利用纸草茎制成书写材料,形成卷轴形“书籍”。纸草学专门研究纸草上的古代文献。
1571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的情况。其中包括蔡伦发明造纸术的历史记载、造纸术发明的诸因素、蔡伦造纸术的原料与生产工艺、蔡伦——造纸发明家的历史评价应予维护等。
1572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东观汉记·蔡伦传》是东汉史书,记载蔡伦发明造纸术,因功封侯并任要职,为造纸术普及后立传。该书已亡佚,部分内容存于后世史书及类书。范晔所撰《后汉书·蔡伦传》亦载其事迹。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功绩永载史册。
1573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东观汉记》是东汉史书,记载了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事迹。该书已亡佚,但《蔡伦传》内容被后世史书及类书保存。蔡伦因发明造纸有功而被立传,表明其功绩不仅在于官阶,更在于对造纸术的杰出贡献。这一发明对后世影响深远,蔡伦因而永载史册。
1574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后汉书》作为东汉史的重要典籍,集诸家之成,经李贤校注后成为正史,流传至今。其中《蔡伦传》详细记载了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事迹,与《东观汉记》中的记载相符。经过历代学者的校注与评价,范晔《后汉书》成为习东汉史者的必读之作。
1575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蔡伦造纸术自东汉后期起被广泛记载,多部文献均提及蔡伦发明造纸的事迹,如《释名》、《古今字诂》等。南北朝后,类书如《北堂书钞》等摘录相关记载,证明蔡伦造纸史实确凿。古代类书为工具书性质,无需照抄原著,故“造意”二字非范晔《后汉书》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