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后汉书·蔡伦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574
颗粒名称: 二、《后汉书·蔡伦传》
分类号: TS7-092;K826.16
页数: 4
页码: 37-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后汉书》作为东汉史的重要典籍,集诸家之成,经李贤校注后成为正史,流传至今。其中《蔡伦传》详细记载了蔡伦发明造纸术的事迹,与《东观汉记》中的记载相符。经过历代学者的校注与评价,范晔《后汉书》成为习东汉史者的必读之作。
关键词: 造纸技术 蔡伦传 发明家

内容

由于《东观汉记》是众多作者接续而成,只写到灵帝朝内,因董卓作乱西迁而停止;所以东汉以后出现了许多作者编撰的后汉史书。据清代平步青著《霞外摭屑》的《后汉书集解叙录》统计,历代史书曾经记载者有:
  东汉长水校尉刘珍等撰《东观汉记》143卷、吴武陵太守谢承撰《后汉书》133卷,晋散骑常侍薛莹撰《后汉记》100卷、晋秘书监司马彪撰《续汉书》83卷、晋少府卿华峤撰《后汉书》97卷、晋祠部郎谢沈撰《后汉书》122卷、晋东阳太守袁宏撰《后汉纪》30卷、晋江州从事张莹撰《后汉南记》58卷、晋秘书监袁山松撰《后汉书》100卷、宋宣城太守范晔撰《后汉书》97卷、梁剡令刘昭撰《后汉书补志》30卷、梁肖子显撰《后汉书》100卷、张璠撰《后汉纪》30卷、刘义庆撰《后汉书》58卷、王韶撰《后汉林》200卷、葛洪撰《后汉书抄》30卷、张缅撰《后汉书略》25卷。
  据刘知几《史通》记载:“自斯已往,作者相继,为编年者四族,创纪传者五家。推其所长,华氏居最;而遭晋室东徙,三惟一存。至宋宣城太守范晔,乃广集学徒,穷览旧籍,删烦补略,作后汉书,凡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合为百篇。会晔以罪被收,其十志亦未成而死。”由于范晔《后汉书》的十志未成,后来梁刘昭乃参照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成补志30卷。据《南史·刘昭传》称:“昭集后汉同异,以注范晔书,世称博悉”。刘昭自序亦云:“乃借旧志,注以补之,分为三十卷,以合范史”。
  范晔《后汉书》与各家后汉史书并存于世,至北宋靖康其他各史亡佚长达六百至九百年之久。据《史通》评论:“世言汉中兴史者,唯范袁二家而已。”“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至范晔增损东汉一代,自谓无惭良直。”经过历代并读诸书者的对比评价,公认范晔《后汉书》符合史实。
  《后汉书》卷一〇八中的《蔡伦传》全文为: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以永平末始给事宫掖。建初中为小黄门,及和帝即位,转中常待,豫参帷幄。伦有才学,尽心敦慎,数犯严颜,匡弼得失。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后加位尚方令;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元初元年,邓太后以伦久在宿卫,封为龙亭候,邑三百户。后为长乐太仆;四年,帝以经传之文多不正定,乃选通儒谒者刘珍及博士良史诣东观,各〓校汉家法;令伦监典其事。伦初受窦后讽旨诬陷安帝祖母宋贵人;及太后崩,安帝始亲万机,敕使自致廷尉,伦耻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饮药而死;国除。”
  由于范晔《后汉书》集诸家之成,后代屡有人注音释义,遂大行于世,被选为善本,凡习东汉史者,皆讽诵范书,《东观汉记》由是寖微。
  隋统一南北后,隋文帝以重赏收集民间书籍,召天下工书之士抄写,炀帝即位,又将秘阁之书抄写50副本分藏新建存书阁。公元618年隋禅位于唐,隋朝存书全部归唐;唐建国才5年,令狐德棻就奏请修梁、陈、齐、周、隋五朝史。《隋书》的纪传由魏征所撰。志由公孙无忌等撰,至高宗显庆元年(656年)成书;《隋书·经籍志》记载内库并存后汉史书共11种886卷,包括《东观汉记》143卷与范晔撰、刘昭补注《后汉书》125卷等。
  《新唐书·艺文志》记载初唐贞观之治时期“魏征、虞世南、颜师古继为秘书监,请购天下书,选五品以上子孙工书者为书手,缮写藏于内库,以宫人掌之”。当时宫廷内外“盛世修史”成风,唐太宗亲自领衔御撰《晋书》。影响所及,使高宗之子章怀太子李贤也诏集诸儒共注范晔《后汉书》,于仪凤初年(676年)完成。此时离《隋书》完成不过20年,李贤注《后汉书》时参校了《东观汉记》143卷;至今《后汉书》各传中注有“东观记曰”、“东观记为.”、“案东观记云”者不可胜数。而《蔡伦传》中未注上述词句,正好说明其内容与《东观汉记》相符合;因为注书者只注其异,不注其同,只注其漏,不注其详。经过李贤校注的范晔《后汉书》遂成为正史,刊行至今。
  高宗永隆元年(680年),李贤因涉及宫廷政权之争而被武后废为庶人。就在同年,刘知几成进士,此后参加了皇朝内编纂修史的行列。刘知几在《史通》中称:“自汉已降,作者多门,虽新书已行,而旧录仍在,必校其事,可得而言”。在《史通·自叙》中称:“旋游京洛,颇积多年,公私借书,恣情披阅,至于一代之史,分为数家,其间杂记小书,又竟为异说,莫不钻研穿凿,尽其利害。”经过校阅大量史书,刘知几从中辨正存疑而著成《史通》,其中对《后汉书》与《东观汉记》的某些内容也有过评论,但并未涉及《蔡伦传》;再次证明《蔡伦传》史实与《东观汉记》相符。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蔡伦
相关人物
刘珍
相关人物
谢承
相关人物
薛莹
相关人物
马彪
相关人物
华峤
相关人物
谢沈
相关人物
袁宏
相关人物
张莹
相关人物
袁山松
相关人物
范晔
相关人物
刘昭
相关人物
张璠
相关人物
刘义庆
相关人物
王韶
相关人物
葛洪
相关人物
刘知几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东阳市
相关地名
北宋镇
相关地名
桂阳县
相关地名
永平县
相关地名
龙亭区
相关地名
正定县
相关地名
东观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