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鳌江镇” 相关
共 207 条 4 / 14
4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平阳县照相馆的发展历程,从老式照相馆到现代影楼的转变,以及摄影技术的变革。同时,还展现了平阳县的社会变迁和人们对照相的态度和习惯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百姓生活的巨大变迁。
4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描述了东虹(原名吴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历和个人成长,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的抗日热情。
4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二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回忆和纪念项经川先生诞辰100周年,并详细介绍了他的革命历程、教育贡献和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成就。
49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件大事。它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的一次规模巨大的革命运动。武昌起义后,浙江光复会和在浙江的同盟会会员就奔走呼号,密谋响应。全市户悬白旗,居民袖缠白布,表示山河光复。十六日,收到省城光复的电报,各界闻讯纷纷...
50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叙述了鳌江宋元春仁济平鳌内河轮船的发展历程,包括民国时期的经营纠纷、抗战期间的困境、解放后的公私合营等,展现了宋梓芗先生对当地交通运输业的贡献。
51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資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陈仲芸先生是鳌江早期中共党员陈再华烈士的父亲,以公正、严谨、坚苦、负责的精神著称。他致力于家乡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创办鳌江书院、女学,并担任小学校长和贫民习艺所所长。他积极筹措经费,推动教育改革,为培育人才竭尽心力。同时,他反对妇女...
5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政协平阳县委员会五年来在中共平阳县委领导下,坚持以学习为先导,提高共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注重协商议政,积极建言献策,为平阳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委员的履职能力和水平。
5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晚清教育改革中,刘绍宽作为教育先驱,参与创办了平阳县学堂,并赴日本考察学务。他回国后,学堂迅速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学者,如苏步青等。刘绍宽对学堂管理、教学理论及通识教育有独到见解,为当地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5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鳌江流域的詹家埠与迳口市历史悠久。詹家埠因埠头得名,曾是北港商埠,后衰落。迳口市原在詹家埠,清中后期移至水头。两者均为平阳六市之一。这些地名和故事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
5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曾成钢是温州博物馆大型室内铜雕壁画的作者,他从小热爱绘画,经过不懈努力成为著名雕塑家。他的作品深受中国传统艺术影响,追求磅礴大气、庄严威重、质朴含蓄的“民族魂”。
5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成钢成长于平阳鳌江,父为渔民,母为纺织工。受父悉心影响,少年时展现画技,擅画小动物。成钢热爱绘画,最喜画浙南特有的“大眼船”,风帆高耸,引人向往。长大后,他怀揣画夹绘制帆船,得到称赞。孩童时,独具憧憬,梦想成为画家。勤奋学习绘画,...
5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三黄”兄弟在水头镇为造福乡亲,于1717年合力兴建埠头亭,历经风雨,成为古水头一道亮丽风景。改革开放后,原址被改建,后在2005年由黄氏宗亲重建,形成老街新的人文景观。
5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南宋时期,汪季良和林仲彝、林居雅等人在温州地区致力于水利建设,特别是阴均大埭和陡门工程,为当地农业生产和民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事迹被后人铭记,并激励更多人投身水利建设,为家乡和祖国做出贡献。
5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甬台温高速公路是浙江省境内的重要路段,平阳县段的建设经历了前期规划、线位调整、用地控制等阶段。经过多方努力,最终确定了线路走向和互通立交设置,并于1999年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开始了实质性的建设工作。
6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成为“文革”重灾区,发生大规模武斗。平阳县在“文革”武斗中死亡130人,最终两派斗争以人武部介入支左而收场。此后,红造派得势,武斗升级,温州遭受严重损失。最终,解放军进驻温州,武斗得以平息。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