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青田县” 相关
共 6643 条 22 / 443
31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青田县归国华侨联合会于1960年成立,1979年恢复活动。其基层组织包括山口区和鹤城、山口、温溪、方山、阜山、仁庄、吴岸、汤垟、洋心、小令、双垟、前仓、港头、东岸、油竹、仁宫、北山等18个区、镇、乡归侨、侨属联合会。
31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青田县1980年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的贯彻,个体劳动者队伍不断壮大。1987年,全县有个体工商业11006户,从业人员13350人。青田县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于1984年,现有会员6460人。协会本着“三自”精神开展...
31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青田县侨联成立于1960年2月,根据《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章 程》推选委员19人组成委员会。1961年9月18日,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并报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备案,青田县归国华侨联合会正式成立。县侨联的基层组织有山口区和鹤城、山...
31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青田同乡会是在台湾的青田籍人士成立的同乡会,成立于1970年,会馆设在台北市虎林街222巷53号。该同乡会每年举办春节团拜活动,并捐募奖学、助学基金,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
32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编记述了青田县司法工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321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青田县警务机构的历史发展,包括元、明、清设典史,民国时期设县巡警局、警察署、警察事务所、警察所和县政府公安局等,以及1950年后县公安局的组织机构和治保组织的建立。同时还涉及建立监狱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青田县中队的历史。
322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青田县公安局的历史和组织结构变化,包括设立时间、相关部门的名称、派出所和治安组织的建立等内容。
323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记述了青田县社会治安工作情况。包括镇压反革命、清查反动党团、取缔反动会道门、严禁烟毒、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等。
324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青田县户籍制度的历史发展和变化,包括清查户口、建立户籍干事和户政室、建立常住人口登记制度和居民身份证颁发等内容。
325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青田县出国和外籍人员管理的历史和现状,包括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审批机构变化,出国人员批准情况,以及华侨、外籍华人和外国人在青田的住宿和居留登记等相关内容。
326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青田县消防事业的历史和发展,包括民间水龙会的建立和改组为防护团消防队,成立鹤城镇义务消防队和消防中队,设立消防科和防火安全委员会等内容。
327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介绍了中国检察机关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工作情况,包括设立法纪检察组、经济检察科等,并列举了一些具体案例,如受理非法拘禁、贪污等案件。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中国检察机关的信访工作,包括受理公民的检举、控告和申诉等。
328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记述了青田县审判机构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329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中国青田县司法机构的历史沿革和组织结构。民国以前,由县令(知县)执掌审判权。1911年设初级审判厅。1950年后成立县人民政府司法科,1955年成立青田县人民法院和县人民法庭。1958年后与公安局、检察院合并办公实行“一长代三长、...
330
知识出处: 青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中国青田县法纪检察组、经济检察和森林检察的工作情况。1980年1月,设立法纪检察组,1981年设经济检察科,直接受理有关贪污、行贿受贿、偷税抗税和假冒商标等经济案件。1980~1985年期间,法纪检察组共立案侦查非法拘禁、破坏邮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