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谢继东” 相关
共 28 条 2 / 2
1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沈耀初的作品及对家乡的思念。
1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陈炳权的成就及生平事迹。
18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作者在1956年调到诏安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担任专职副主任的经历,以及该协会的组成人员、任务和活动方式。文章着重讲述了举办讲座和展览等活动的具体做法和效果,以及会员工作组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科技人员的水平,...
1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参与诏安县政协工作的回顾,特别是其在政协文教组的工作经历。
2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徐仲飞先生和他的紫羽笔庄的故事。徐仲飞是县政协委员,他用自己的创新和努力,将父亲发明的新型高档毛笔“紫羽春花”发扬光大,得到了众多著名书画家的好评和市场的认可。徐仲飞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1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天地会是一个秘密的民间组织,起源于明末清初,创始人是万云龙。万云龙原姓张,在集团中排行第五,法号道宗或达宗。他是诏安九甲“以万为姓”集团的军师,该集团的首领是万礼,排行第一。这个集团是一群客家人,因为生存环境艰难,他们选择放弃本姓...
22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福建省诏安县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战经历。文章提到了三次日军侵略的情况,描绘了诏安县军民奋勇抵抗侵略者的场面,以及关键战役的过程和结果。文字中描述了日军入侵的情况,以及当地军民与国民党军队的坚决反抗,取得的斗争胜利。同时,文章...
23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福建省诏安县修志的历史。县志是对一地区自然、社会、政治、经济、人文沿革的记述,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诏安县自置县至今已有468年历史,历代皆有修志的记录。本文详细描述了诏安县修志的历史沿革、多次修志的经过以及不同时期...
24
谢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谢姓的情况。其中包括溯源、分布、文物、人物等。
25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出版说明
本文介绍了洪门天地会的历史渊源以及对其起源地点的探讨。通过深入研究和实地调查,指出天地会的真正发源地是福建诏安县官陂长林寺,创始人是道宗和尚,揭开了这一古老组织的谜底。天地会的秘传抄本《会簿》以及对长林寺和道宗和尚的研究。通过对文献和实地考...
2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真实记录了寻书始末。所涉人员,场景,时间,因缘,皆真实呈出。关于这套县志的修纂,付印,轶失、现状……随着寻书的深入一一展现。
2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诏安通济桥是福建通往广东的重要通道,2004年至2005年重新修建时发现了大量跨历代的古钱币。这些古钱币跨越了多个朝代,包括汉至民国的历代钱币数十斤,层次分明,呈现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钱币文化层的形成与当地的历史、政治、经济有密切联...
28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方邵安夫子的诗稿及其诗歌的主要特点。这些诗反映了三个朝代的爱国知识分子的经历,以及云霄等县现代史上的若干史实和掌故。同时,也描述了闽南风光、名胜古迹和家园风貌。这些诗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