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质量心理学新学科的陈炳权教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3119
颗粒名称: 开拓质量心理学新学科的陈炳权教授
分类号: K825
页数: 3
页码: 182-18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陈炳权的成就及生平事迹。
关键词: 诏安县 陈炳权 人物

内容

现任上海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陈炳权教授,是共产党解放后培养起来的一个突出科技人才。陈炳权出身于诏安县城东门内的一个书香世家。曾祖父辈进过秀才,中过贡元、举人,他们的书法诗文在县里有一定影响。有的还精习岐黄,名闻遐迩。祖父辈也大都行医、业儒。到了父亲一辈,家境渐趋窘迫,但家族成员仍勤勤恳恳、谨守家风。至今族中子弟,有医师、美术师、工程师。就连离乡旅居东南亚、台湾的几位,也都艰苦创业,各有建树。炳权的哥哥早年失学,后来自学成材,成为精通数理的老会计。炳权的弟弟任职江西省广播电视厅处长、高级工程师。可以说,这个书香世家的“好学上进,勤奋敬业”的传统家风,是陈炳权秉赋的基因,也是他刻苦成材的基本动力。
  1935年11月,陈炳权生在这个书香世家的贫民家庭时,父亲做小店员、学校工友,微薄的薪水应付不了一家数口的果腹需要,加上抗日战争爆发后,百物腾贵,母亲只好到20华里外的山区割草当燃料,大哥也不得不辍学当学徒。一家子虽然挨饥受饿,但父母还是计较让炳权进了小学。凭着他的勤学奋进,成绩优异,校方照顾他免交学费,还不时资助学习用品。他读完小学时已是解放后的1950年9月,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进初中。从初中到高中这6年中,他在各阶段的各学科学习成绩获得均衡发展,在文史地和数理化各领域都打下坚实的基础。1956年夏天高中毕业,他响应国家“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带着争取当一名工程师的愿望,考进上海同济大学土建结构系。1961年7月毕业后留校工作直到现在。不仅在此扎下了根,而且开花结果。他的职称从助教而讲师而副教授到教授,他的职务从普通教员而研究室主任、系副主任、系主任而副院长到院长,成为这所名牌大学的中上层领导骨干和中坚教师,而且是创建了许多新学科的知名学者。他的机遇确实难得,而他的进展更是难能可贵。陈炳权的成就不仅是他个人的光荣,也是家乡人民的骄傲!
  三十几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驹光的一瞬,而对一个具体人来说却是半世生涯。这三十几年,我们的祖国经历了崎岖曲折的途程,政治运动接二连三。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不断的阶级斗争冲击着教学和科研,多少有才华的学人成了历史的牺牲品。而陈炳权却能往复盘旋,不断前进,攀上学府的顶端,靠的是什么?我想,他的遗传基因——家族传统的“好学上进,勤奋敬业”的家风不能不是重要的一环。正是党的培养和传统秉赋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激发了他的良知,促进他的成熟,使他养成了“执着追求,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特殊性格。
  作为教师,陈炳权不是仅仅将属于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转授给学生的“因循守旧”型,而是属于希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已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开拓”型。他常说:老师教学生,好比给一条丰美的鱼,学生尝到鱼的滋味还不够,还要学怎样钓到更多更丰美的鱼的“钓鱼术”。这和他一入大学就读到新专业不无关系。他攻读的“建筑工程经济与组织”是刚刚试办的管理类新专业。新专业给他新的启迪,他开始考虑怎样结合管理实际发展新的学科。当大学四年级他被抽调当实习教师时,即向学生讲授新兴的学科——华罗庚的《运筹学》。毕业后留校又刚好在建筑经济教研室。于是,他悄悄地向新学科进军,认为新学科能更好地联系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对新时期有较强的适应力,学生毕业后能学以致用。没有多久,“文化大革命”开始,粉碎了他的追求新学科美梦。直到1978年,经过拨乱反正,百废俱兴,陈炳权等人受校方派遣,晋京请示恢复管理专业事宜。不久,同济大学建立管理工程教研室,他开始了新的起跑线。
  同济大学恢复管理专业后,成绩扶摇直上,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引起瞩目。全国同行在管理学科领域内剧烈地竞争。陈炳权想,除非开垦科学的“生荒”——无人研究的领域,才能有所作为。但开发科学无人区还要注意主客观条件,量力而行。他陆续选择了3个新兴学术领域作为研究方向,采取文、理渗透,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寻找它们的交叉点,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为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服务的巨大作用。这3个领域就是行为科学、质量管理学和人类工效学。行为科学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是应用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等知识,研究在纽织中人的行为以及组织行为的规律的学科。质量管理学比较偏向于技术科学,需要较多的数学,技术科学(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基础。人类工效学要研究人类在劳动和生活中,人、机器和环境的最佳结合,谋求达到效率、安全、舒适和健康。由于陈炳权在学生时代打下了较全面的知识基础,参加工作以来又广泛涉猎,接触面较广,加上坚强的毅力和善于钻研,所以很快地进入上述学术领域,并在上海以至全国范围内积极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除了单独或与人合作撰写专著发表论文外,陈炳权还注重开展社会活动,使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社会服务。他多次到本市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培训班讲课,还应邀到新疆、福建等省、区讲学交流。他还担任数十个科研、企事业单位的顾问,为他们解决科研和生产上的疑难问题。由于不断接触社会,注重实践,他的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教学效果不断提高,除教好本科生外,还带出好几名研究生,搞了不少教学研究课题,在行政管理上也摸索出一套新的模式,受到有关方面的注视。他还曾应邀前往阿拉伯也门、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
  虽然是这样,但陈炳权的强烈进取心并没有减退,更没有躺倒在已取得成就的温床上。1988年笔者到同济大学拜访他时,他曾透露:“我打算将质量管理学、行为科学和人类工效学三者的有关内容融合成一体,以质量管理为对象,以质量管理中的心理和行为作重点,开拓一门新的学术领域。”
  我问:“这个新学术领域叫什么学科?”
  陈炳权说:“暂时称之为‘质量心理学’吧!”
  3年后,陈炳权如愿以偿了。1991年10月15日,他将交机械工业出版社当年6月出版的新著《质量心理学导论》邮寄给我。他在《编者的话》中说:“质量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建立的新学科,它还很不完善,很不成熟。故此,作者用了《质量心理学导论》的书名。导论2字含有倡导、入门、概要、引论之意。”是的,作为一门新学科,也可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它毕竟是形成一个新的学科,成为一门新的学术领域了。此外,陈炳权的学术成果也十分丰富,据《中国当代经济科学学者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4月版)“陈炳权”条目的释文记载是这样,陈炳权于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经济与组织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经济与管理领域的教学,并以企业质量管理、行为科学以及工效学为研究方向。近年来更致力于上述学术领域的交叉性研究,建立‘质量心理学’的新领域。1986年主持的‘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与应用’科研项目多次获奖。著作有《心理·行为·激励》(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组织行为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质量心理学导论》(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现代工业管理导论》(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1987)、《企业现代管理学》(副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与推行》(合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论文有:《略论中国行为科学的中国特色》(《行为科学》1986年第2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定量化评估的探索》(《管理世界》1986年第4期)、《职业安全投资的经济效益计量及其评价》(1988年在北京人类工效学国际会议上发表)、《全面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质量管理》1982年第5期)等20多篇。”
  他不但简传载入《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大词典》《上海高级专家人名录》《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大辞典》等多种辞书,1993年还荣获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诏安文史资料第一至二十期合订本第三册:第十二至十六期》

本书记述了诏安一中校庆、教育发展历程、文化活动、人物事迹以及地方历史事件的文章,包括校庆活动的回顾、抗战时期诏安学生的学籍管理、运动会的经历、教师的教诲、文化活动的开展、社会文化工作以及一些地方史事的追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谢继东
责任者
陈炳权
相关人物
华罗庚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