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许慕辉” 相关
共 31 条 2 / 3
1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南宋时期爱国女诗人陈璧娘以及她的《平元曲》。陈璧娘是诏安县抗元名将张达的妻子,她在宋末年间生活在国难深重的年代,以爱国精神和诗文才华为世人所知。文章介绍了陈璧娘的生平事迹和她创作的《平元曲》,该诗表现出她悲壮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的...
1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简要介绍了谢松山的诗集《血海》,该诗集是作者针对日本帝国主义对马来西亚进行大屠城的罪行进行揭露和谴责的作品。作者通过竹枝词的形式,用简约明快的语言表达对日寇暴行和欺骗的愤怒,同时展现了群众的苦难和抗日的坚决态度。文章还介绍了作者的个人背...
18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抗日战争以后地方史事要闻辑录。
1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1-20期合订本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福建省诏安县修志的历史。县志是对一地区自然、社会、政治、经济、人文沿革的记述,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功能。诏安县自置县至今已有468年历史,历代皆有修志的记录。本文详细描述了诏安县修志的历史沿革、多次修志的经过以及不同时期...
2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诏安文史资料》第20期刊发的陈土培先生采写的《诏安书斋及其楹联》一文中,录东门内“困学斋”联:“困而不惑修心砺志,学以持恒览古知今”。但此联文实际上不是“困学斋”原联,而是陈鹤章先生在1999年冬请作者撰写,并在2000年春节时...
21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诏安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历,包括日寇三次入侵诏安的累累罪行和诏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闽粤边区特委的领导下,深入开展形式多样、旷日持久的抗日救亡运动的事迹。文章最后还提到了诏安孩子剧队的情况。
22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畲歌是诏安一种曲调粗犷、情感缠绵的古老民歌,具有历史久远、涵量丰富、内容旖旎多彩的特点,畲歌的传播面很广,包括诏安、潮汕和闽西各县。早期在文化馆工作时,曾广泛搜集过畲歌,数量庞大。畲歌的内容丰富多彩,包括爱情、婚姻、家庭、劝善等主...
23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金门沧浯的“丹诏村”是许姓居民在宋末战乱时从诏安逃难而来的聚居地,已有七百多年历史。诏安许姓所有老的谱牒的世系,对于宋末有裔孙播迁金门事皆悬阙,直至1995年夏新编《南诏许氏家谱》时,对此史实,也只能从外来的族谱中引述一个概略。
24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许海福是明代著名的乡贤,以孝、德、学兼优著称。他上疏请求蠲除牛贝税米,为民请命,得到孝文帝的认可,但自己却拒绝了仕途,甘愿在书院开启后学。他的子孙皆德学兼优,出类拔萃,世科传为佳话。
25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出版说明
《诏安县志·上》是由冯春生和吴梦沂修纂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7年后才得以出版。该志书以《冯志》为底本,进行了修裁和补充,内容详实丰富。陈荫祖担任县长后,通过两位东山商人的资助,最终决定出版县志,但在付梓前突然改变心意,导致志书悬而未决。...
2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出版说明
本文通过《南澳地名》的记载,揭示了福建南宋时期抗元女杰陈璧娘送丈夫辞别之地“辞郎洲”的具体地点和历史渊源。文章对于“辞郎洲”地名的来源及相关争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历史考证和论述,最终明晰了其历史真相。府志中选录了张学举的《辞郎洲并序》,但遭到...
2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诏安县商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包括商店名号、商号书丹、商号楹联的制作和书丹,商标和广告的设计,以及店面装饰和交易用语的运用等。文章强调了诏安商业文化对于传承历史、展示文化和促进商业发展的重要性。
28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文学
本首诗是由许慕辉所写的《水龙吟·纪念党庆80周年》。
29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文学
本首诗是由许慕辉所写的《讴歌党的80华诞》。
30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文学
本首诗是由许慕辉所写的《讴歌党的80华诞》。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