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王伯琳” 相关
共 12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經川文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一篇公开信或抗议书,属于社会政治类文章。作者通过详细的叙述和逻辑分析,详细列举了校长×君的行为,表达了对其无理取闹、不顾大局的不满和反对。全文反映了作者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对学校发展的期望,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教育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2
知识出处: 經川文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一篇公开的反驳信或论辩文章,主要涉及教育环境中的个人争议和学校管理问题。作者在信中详细反驳了对他的攻击和指责,强调自己和其他教师的行为是出于对学校和救亡工作的忠诚,而非个人私利或恶意攻击。作者列举了对方信中的矛盾和不实之处,并指出对方...
3
自传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經川文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一篇个人自传性质的文章,作者通过回顾自己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教学工作和早期政治活动,展示了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思想变化。文章从家庭入手,描述了封建家庭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气息的结合,以及祖父和父亲对自己的影响。随后,作者详细叙述了自己的求...
4
知识出处: 經川文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作者孙伊秋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深情地回忆了与项经川同志在革命斗争时期的共事经历,以及项经川同志在教育、文化、抗日救亡等方面的卓越贡献。文章突出了项经川同志的人格魅力和革命精神,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二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张锟的生平事迹和家族背景。张锟是平阳县小南乡九都下埕村人,生于清光绪丁亥年十二月十六日(1888年2月7日)。文章详细叙述了张锟的成长经历、求学过程、投身仕途以及参与地方政治活动的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张锟的家庭成员和家族传...
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项经川同志的革命历程和教育事业,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
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项经川投身革命,历经艰险,创办刊物、组织救亡团,最终成功找到党组织,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
8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鳌江公学历史发展经过,包括校名变更、校长易任、校舍设备、经费筹集等情况,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困难。最终经过多年努力,鳌江公学已发展成为鳌江镇中心国民学校。
9
知识出处: 平陽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鳌江公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包括学校名字的变迁、各个时期的发展阶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公学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期望。
1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围绕平阳地区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进行叙述。文章通过描述平阳地区银行的出现、发展、变迁以及与当地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变革和金融机构的演变过程。
1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选辑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平阳地区在历史上作为产粮区,大米运输等问题引发的一系列抗议活动。特别是描述了1938年春季一起由上海粮商勾结当地劣绅欲运大米出口引发的抗议事件,最终通过群众游行示威和抗议活动取得了胜利,禁止了大米出口。
1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二期 | 类型: 机构变化
1941年9月14日,鳌江区建设委员会成立,张锟与王一之、王志久、王伯琳为委员,协助办理区内卫生、农田水利、道路、桥梁以及农村经济建设的事业,兴利除弊,在抗战的同时,不忘建设。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