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武清县” 相关
共 2669 条 28 / 178
406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天津市劳动就业和劳动保护的历史和发展。劳动就业方面,政府根据需要从社会上选用少量人员就业,50年代中期约有职工2000多人,到1983年底,职工人数发展到18045人。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全县在发展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同时,建立和...
407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武清县人员安置,包括了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等。
408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武清县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面临的自然灾害以及如何开展救灾和救济工作的情况。其中,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包括水、虫、雹、霜冻及地震等,导致大量人口受灾。为了应对这些灾害,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发放救济款、种子、农药、医药、煤、线、土布等必...
409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武清县社会福利事业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及行政手段,对因年老、疾病、伤残、死亡、失业、灾害等原因而陷入生活困境的公民,在生活、医疗、精神等方面给予物质及精神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社会福利制度。
410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倡导婚姻自主和自由。1953年继续宣传新的婚姻制度,批判旧的婚姻制度,对犯罪分子予以严惩。1958年开始实行晚婚节育教育。1964年鼓励青年推迟婚期。1981年实施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
411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8年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群众自觉平坟改田。1972年建立火葬场,初期有正式职工3人,临时工2人,运尸汽车1辆。1981年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发布“关于推行火葬,移风易俗办丧事”的布告。1986年县政府召开首次殡葬改...
412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县劳动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情况。在劳动管理方面,包括劳动就业、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等三个方面。在人事管理方面,主要介绍了人事科的设置和人事管理的情况。
413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县劳动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情况。在劳动管理方面,包括劳动就业、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等三个方面。在人事管理方面,主要介绍了人事科的设置和人事管理的情况。
414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1年3月,县人民政府设置人事科。1955年4月,并入县人委办公室。1956年9月,又恢复人事科。1964年4月,改名为人事监察科。“文化大革命”中组织中断。1967年12月,县革委会政治部设干部组。1979年11月,县政府重...
415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解放前,境内没有统一工资制度,城镇店铺、作坊的学徒,为期3年,管吃管住,均无工资收入。学期满工资由业主、店主议定,工资微薄。
416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根据1958年国务院公布的《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退休的条件包括男工人、职员年满60周岁,连续工龄满5年,一般工龄满20年;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职员满55周岁,连续工龄满5年,一般工龄满15年等。在1958年至19...
417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解放后民族宗教事务和外事侨务的情况。
418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解放后的民族宗教事务和相关情况。在解放后,民族宗教事务由县政府办公室兼理,贯彻党的平等和信仰自由政策,民族宗教生活正常。境内有22个民族成员,其中汉族和回族人口最多。境内存在清真寺和佛教信仰活动场所,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随...
419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武清县主要配合驻杨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空军搞好接待来自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一些军事代表团。1972——1979年,共接待了91个国家的1148人,并有美国、法国、西德、英国、日本等国拍摄反映人民军队爱人民的电影、电视片。
420
知识出处: 武清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各级机关、单位及其领导干部、工作人员接受群众监督、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