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平阳县” 相关
共 2927 条 39 / 196
57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林树中教授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70余年离乡仍情系家乡,积极支持平阳文化事业发展。在多次交往中,展现认真、严谨的态度和浓厚的家乡情结,为家乡捐赠书画,办美术馆,对家乡发展尽心尽力,于2013年逝世。
57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瓯绣是源自瓯古邑的一种刺绣技艺,因温州古称瓯而得名。瓯绣在温州民间流传着“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三十四娘教绣”的传统,温州民间女子擅长刺绣。经过历代艺人的创新与发展,瓯绣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是浙江省“三雕一绣”中著名的品牌之一。姚秀英是...
57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姚秀英是平阳刺绣传承人,精通瓯绣技艺,曾在温州市工艺美术绣品厂学习刺绣,经历生活困难和下放农村后重新恢复瓯绣工作,重操旧业十多年,成为瓯绣行业的佼佼者。
57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退休后的姚老师转战画坛,运用对瓯绣的技艺和观察力进行绘画创作,善于工笔绘画,作品栩栩如生,同时创新丝带绣法,实践双面异样绣和纸上绣。通过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绣法,展现瓯绣的独特魅力。
57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姚老师擅长工笔绘画,创作《百猫图》长6米,绣制历时8个月;精通双面异样绣,展示《牧童短笛图》;在温州市保护瓯绣传承,面临压力但坚持传统技艺,呼吁保护老手艺绽放生机。
576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陈桷是温州平阳人,其祖籍地为福建长溪赤岸。他曾在福鼎广化寺度过避难时光,为父母守孝服丧,屡遭奸臣排挤。最终他死后葬于福鼎。陈桷是中国宋代有影响力的才臣良吏、军政要员。
577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对陈桷(平阳厦材人)出生地的讨论,历史记载多指其为温州平阳人,现柘荣学者提出异议认为是蒲门厦材人,但缺乏信服证据。陈桷在历史文献中定位清晰,出生地蒲门厦材具有古迹证明。该论述旨在澄清陈桷出生地的误解。
578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陈桷祖籍地是福建长溪赤岸,陈傅良祖上也是同样由赤岸迁来的。长溪赤岸地名涵盖福鼎、霞浦等地区,具有密切关联。陈桷祖上迁至厦材已经数代,父亲陈懿为温州平阳人。
579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代礼部侍郎陈桷祖籍福建长溪赤岸,中年罢职迁居福鼎避秦桧迫害,与家人在广化寺生活,历经坎坷;晚年殉职,葬于广化寺后。他是中国宋代知名才臣,后裔至今繁衍,留存传说。福鼎雁溪保留陈桷纪念,1989年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580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苏先生“文革”被退休,与平阳“剪春园”主人陈肇荪结缘相邻而居,两家和睦共处三年。共用一个厨房、和谐相处,还省却一些繁琐。两人共饮诗酒,友情深厚,享受诗意生活。
581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苏先生是大学者,住在“剪春园”与陈肇荪一家相邻亲密相处,友情深厚;苏先生返沪任教后,多次南归重访,书信电话保持联系,彼此深情不渝。苏先生逝世后,陈肇荪等好友悼念追忆,感慨交情。
582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剪春园因城市改造需要拆迁,陈肇荪保存历史记忆,将园中物品搬至龙港海城重建,重现昔日风貌。苏先生逝世20年,他的胸襟和旷达精神将永久激励后人。
583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日寇在侵占中国平阳地区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包括日机狂轰滥炸、日军焚烧杀戮、对妇女的性暴力以及对物资的掠夺,给平阳经济和生态造成严重恶果。文中强调铭记历史,毋忘侵略者的罪行,教育后人不能让历史重演。
584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日寇在抗日战争期间对中国平阳地区所犯下的罪行,包括轰炸、焚烧杀戮、性暴力等行为。同时介绍了平阳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抵抗和组织活动,包括抗日自卫队、青年、妇女和儿童团体,以及农会和工会的发展。提醒后人铭记历史、抵制侵略,不让历史重演。
585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抗战期间日军对浙南平阳地区的残暴轰炸、烧杀抢掠,造成无数无辜生命伤亡和民房损毁,引发民众遭受惨不忍睹的屠杀和摧残,历时多年。当地居民遭受日军暴行,留下深刻伤痛的历史记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