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入侵平阳罪行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图书
唯一号: 113520020230000835
颗粒名称: 日军入侵平阳罪行录
分类号: K825
页数: 6
页码: 124-12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抗战期间日军对浙南平阳地区的残暴轰炸、烧杀抢掠,造成无数无辜生命伤亡和民房损毁,引发民众遭受惨不忍睹的屠杀和摧残,历时多年。当地居民遭受日军暴行,留下深刻伤痛的历史记忆。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战争罪行

内容

一、日机轰炸镇霞关。镇霞关(1981年平阳分县后,现属苍南县,简称霞关)系原平阳县东南重要海港,时称“小香港”。日本军舰首先入侵霞关对面的南关岛,封锁中国沿海交通,破坏中国渔民生产,经常抢劫焚烧来往于沿海和当地的“水生族苦茶船。”1939年6月2日,日机轰炸霞关,投弹3枚,炸死1人,毁渔船1只。1940年5月24日,日机轰炸霞关,炸死3人,伤数人。10月15日下午2时,6架日机突然窜入霞关上空,投弹15枚,其中3枚是燃烧弹于街上,并用机枪扫射,死14人,毁民房91间(一说113间)。经过40分钟的轰炸和机枪疯狂扫射,霞关陷入一片火海中,繁华的霞关顿时变成一片焦土,死难者血肉模糊,惨不忍睹;1942年6月5日,9艘日舰进犯霞关,用多门大炮进行猛烈轰击,霞关硝烟弥漫,弹片乱石满天,被毁民房214间,伤亡数十人。轰击后,百余名日兵驾着小艇登陆,用机枪开道,抢劫物资,四处追捕妇女,顿时霞关惨叫嚎哭声四起。经过一场灭绝人性的抢劫,奸淫后,日兵登舰扬长而去,刚恢复不久的霞关,又成为一片废墟。自1938年至1942年,仅霞关一地,受日军炮击,日机轰炸和日兵登陆枪杀就达17次之多。
  1943年9月,日军1000多人,又在沿海赤沙登陆,烧杀抢掠。
  二、日机轰炸鰲江和宜山。鰲江位于县城之南,离县城8公里,为平阳县经济中心,系浙江省五大口岸之一,时为浙南闽北物资进出口集散中心,时有“小上海”之称。1939年8月26日,日机轰炸鳌江。9月25日下午1时,在鰲江投弹4枚,烧毁民房10多座,死数人。28日,日军小汽艇入侵鰲江港,港口杨屿山守军与之激战,中国军队伤2人。31日,日舰窜入鰲江封锁线,引爆鱼雷,炸沉渔船20艘,死伤数人。10月4日,日军舰在鰲江口向中国守军开火,守军回击,被伤2人。1940年5月13日,日机在鰲江上空散发传单并投弹,毁渔船1艘,死2人,伤数人;同日,在鰲江南岸宜山投弹4枚,死1人,伤5人。7月13日,飞来几架日机,轮番俯冲对鳌江进行疯狂轰炸,投掷燃烧弹使其变成火海,上空浓烟滚滚,大火燃烧三天三夜,余烬未灭。笔者曾一度在鳌江小学工作,据当年学生家长孙美娟回忆,是日警报突然响起:催促大家赶快疏散,尽早离开教室,警报声越来越急,我们同学们蜂涌而出,哭妈喊爸声连天,乱成一团;有的跌倒在地,被人踩脚而过,她被家人接走。有次日机俯冲向他们逃难的师生轰炸,吓得他们心脏都要跳出来,连忙跺入田边沟里。其父亲告诉说:如果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必等待家人来接,只顾赶快逃命要紧,向垟心田野跑,日机盘旋轰炸时,要卧地以减小目标。8月16日,4架日机在方岩等地投弹,死数人,伤10多人。26日,日机在方岩和下埠大肆轰炸,死38人,其中一艘停泊在鳌江灵溪埠码头的福建民船,船中10多人全部遇难,血肉飞上岸,贴在墙壁上。10月13日,日机轰炸鰲江口、南门街及鰲江下埠,死10余人,伤10余人。据当地老人回忆,在抗战期间,日机在鰲江投弹有100多枚,死伤数百人。此时鳌江,人人逃难,一片瓦砾,十分凄惨,留下的只能看到无家可归或丧家之狗,听到的只是其吠叫声。
  三、日机轰炸北港水头街。北港水头街地处鰲江上游,位于平阳西部,离县城24公里,它是平阳北港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解放前是北港区署驻地。抗战时水头街三桥堂是新四军驻闽浙边后方留守处。1940年5月24日下午3时,3架日机在水头和山门上空盘旋,向水头三条碓投弹6枚,并以机枪扫射,炸毁民船2艘,伤2人。
  四、日机轰炸县城昆阳。1941年4月19日,一枚炸弹投落在南门西坑天主堂附近,炸死高小毕业生林阿海;另一枚投落在东门关老爷殿(现为县人民医院院址),炸死张芬,炸伤张芳姐妹。7月11日,3-5架飞机在昆阳和鳌江上空盘旋,投弹10多枚,其中一枚投落在东门街王天和铁店,易云卓妻丧生;一枚投落在东门横街程昌锐家(现为万全区公所大院),弹片飞到东门山脚,一个外地人丧生;一枚投落在城隍殿(现为县委党校)旁边,炸死泥水师傅李阿沛父亲。先后两次日机轰炸县城,死5-6人,伤1人,毁民房数10间。7月7日,日机4架,轰炸县城,鳌江,投弹14枚,死2人,伤4人,毁房60余间。1942年7月11日,日机在平阳县城和鳌江轮番低空盘旋扫射,死3人。7至8月中旬,平阳县城和鰲江警报一日数次,日机不时在上空盘旋投弹扫射。
  五、日军集体屠杀南麂岛渔民。南麂列岛位于东海亚热带地区,海产资料丰富,是浙江省主要渔场之一。1941年11月11日,日军在南麂登陆,杀害60多岛民。1942年10月25日中午,日军又在南麂岛登陆,说岛上军民开枪反抗,到处搜捕岛民审讯,发现手掌上没有手茧的岛民便认为是守岛军人,将180多手无寸铁的岛民,押到南山石板宫和西嘴口用机枪扫射,集体屠杀,血染海山。据当年当地岛民及其死难家属上报的部分名单有:鰲江的王孝生、郑明祥、良弟;鰲江种玉村的黄永道、下呈村的逢弟、西桥村的任阿明、下河村的郑明先和钱仓乡的振芳母亲;江西洋的林艺垅等,并将竹屿岛上岛民的全部房屋烧光。
  六、日军攻占平阳。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日本法西斯的末日即将来临。5月中旬,国民党平阳政府接福鼎电话:“福州连江之敌(日军)准备取道宁德、霞浦、福鼎等地登陆,向温州撤退”。驻守在温州的日军出动了2000余人南下接应。南犯日军在瑞安仙降前金登陆后,炮轰平阳自卫队阵地杜山头。27日上午5时许,占领了万全宋桥、呜山、东门山、九凤山、坡南、沙岗红罗殿等地,平阳县城陷入敌手。11日时,日军窜到鳌江,分路窜扰钱仓等地。为侵犯江南,日兵在方岩下胜利埠头用小船拉成浮桥,上钉门板,沟通两岸。6月2日至6日,宜山、梅溪、梅源等地被窜扰。日兵烧毁鰲江杨府殿、娘娘宫、鰲江小学礼堂和王广源商行栈房等。6月6日,穷途末路的南路日军,北窜到闽浙交界分水关,分兵三路,在桥墩门汇合,计万人左右(一说数千人)。这些灭绝人性的日兵,见慌乱疏散的群众,即作为“活靶”开枪射击,圆觉理亭等地徐万开、马凤印、等不少无辜群众丧生。进村后,翻箱倒柜,见东西就抡,见妇女就追,数名妇女被轮奸致死致病。郑正概、阙世关、曾拓暧、丁宗畔兄弟等数十人被抓去当挑夫,挑不动的就打、杀。被杀畜禽无数,仅取其腿肉丢弃满地。捣拆民房门板家具当柴烧,临走时,在群众锅内、床上拉杘拉屎。驰名闽浙边的桥墩“许通源”、“同和”酱园,一缸缸、一坛坛的豆酱、酱油、腐乳、老酒等都被屎尿所污。6月7日撤离时,把这个闽浙两省、鼎平泰交界素以烟草茶叶驰名中外的古雅重镇——桥墩数百间商铺、民房及天妃宫、杨府爷宫等付之一炬,变成一片瓦砾场。
  七、麻步、萧江遭蹂躏。麻步、萧江位于平阳西南部,距县城10多公里,是平阳县的农渔业经济区。1945年6月8日,南路日军因被带错路,到麻步宿亱。日军一到麻步,其警卫部队首先占领麻步山,并拆下麻步街的所有门板搬到江边准备架桥过江,因架桥不成,于次日清早转到萧江新堂过渡北撤。日军过境时,麻步街成了一条“无门街”。
  日军窜扰麻步和萧江时,仅萧江一地被烧民房60多间,沿途把群众的床架箱柜家具等烧在路边当路标,使其后头部队不走错路线。进村后,见老年妇女要鸡蛋,见青年妇女甚至幼女就强奸,麻步二位妇女被轮奸致死。在萧江的日兵追捕一少女,不择地点,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田头,当着少女祖母之面强奸其孙女。数位妇女被强奸后投河自杀。当地群众被日军拉去当挑夫的有数十人,除一部分趁机逃生外,大部分在其沿途瑞安、温州、台州、宁波等地因挑不动担子被日军剌杀在路边示众。不肯当挑夫的,有的被侮辱,有的当场被处死。有几位老人指着自己的胡须向日兵示意,年老挑不动,结果被割掉胡须。麻步一位画画的60多岁老先生姜云亭,因不能当挑夫,被毙命于八字桥。另一位老人周邦诸因不能当挑夫,被砍头示众。赵洪淼当挑夫,在途中还被日兵侮辱,要他跪地趴手躬身让其当椅坐。鳌江的王臣侠的伯父,因年纪大不能当挑夫,被日兵推下河,老人3次游向岸边求饶上岸,3次都被重推入河中,最后用剌刀将其剌死在河中。灵溪一位70多岁的老人黄大厘,须发皆白,托着白须向日兵示意年老不能当挑夫,日兵用柴火烧其白须后,再将他剌死、暴尸野外。日军的狼狗咬死咬伤当地好多人,其中有坐椅轿的小孩被叼走。1995年笔者采访当地一位老人,他的面孔就是被当年日军的军狗撕破毁容的。
  6月8日,南北两路日军在麻步萧江汇合后,9日晨,开始向北撤出平阳县城。是日下午1时许,第二批日军从鳌江、钱仓北撤,至10日下午5时,日军才全部溃退出平阳县境。
  此次日军南北窜犯,平阳沦陷历时15天,据当年档案所载,被烧房屋895间,致使405人无家可归,被拉夫741人,死98人,伤81人。县区自卫队官兵死伤和被俘28人,被砍伐电线杆111支。敌迹所及之地,室内室外,米缸等处,人马粪便皆是,被宰牲畜头尾毛皮到处狼藉,污秽不堪,横尸满地,时值盛夏,臭气冲天,苍蝇漫天,触臭欲吐。据当年档案所载,从1939年9月25日至1945年5月27日止,霞关、鰲江、县城、水头、宜山、灵溪6处,被日军蹂躏,死280人,伤156人,物资损失元,被毁房屋1234间,这还是个不完全的数字。在笔者调研和召开座谈会时,老人们纷纷抗诉说:“日本军国主义罪大恶极,日兵在平阳的所作所为是丧尽天良的,是天理不容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的儿孙决不能忘记,也决不能容许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要坚决把反侵略斗争进行到底”。

知识出处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平阳文史资料第三十三期》

本书收录了第十四届平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引雁荡山优质水源造福鳌江沿岸群众、共和前一年“海内奇才”宋恕病逝、忆美术史论家林树中的家乡文化情结、双璧争辉一文一武、空而不空续佛慧命、采访郑一平:谈捉捕张韶舞经过、记平阳刺绣老艺人姚秀英、一代贤臣两地情怀、芳径剪春萦梦远、吾家雁山下翠岩高千岑、侃侃陈公豪杰自负、鄱阳夹潦平生学读杨悌诗两组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叶启友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平阳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