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学校” 相关
共 46 条 3 / 4
3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县教育科教学研究组,主要负责全县小学的教学研究、改革工作。1960年扩办为“漳浦县教师进修学校”,校址设在实验小学校园内。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被迫停办,1973年复办并改名为...
3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86年4月12日,全国人大通过《义务教育法》,宣布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福建省人大常委会随后通过实施办法,制定了时间和标准。在漳浦县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实现了小学“一无二有”的目标,使漳浦...
3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顶坛民族小学(现顶圩小学)是一所经历多次变革和发展的乡村小学。在创立之初是私立小学,后被共产党接管并改名为顶圩小学。学校的发展得到了历任校长和教师的敬业奉献,以及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捐助。现在,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现代化设施的民族...
3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漳浦县实验小学的历史沿革。该校最初是一所县办儒学,后改为中西学堂,再改为县立两等小学、县立第一小学等。在1934年,该校被合并为漳浦县立第一中心小学,之后又经历了多次更名和调整。1949年9月下旬,漳浦解放后,所有中心国民学校...
3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基督教会创办的两所学校——漳浦私立逢源小学和漳浦养正女子学校,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教学成果。逢源小学在1891年由英国基督教会创办,经过多次更名和调整,最终在1904年改名为“逢源小学”。学校初办时只有平屋作为教室,后在新路尾建...
3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基督教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传入马坪,兴办蒙养学堂(幼儿园)和蒙养院(小学)是全县最早。育源小学自1890年创办至抗日战争爆发,因经费无着,日校停办,夜校仍继续上课,至1949年才全部停办,存在时间为一个甲子年(六十年)。校友...
3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的职业学校发展历程包括多个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民国时期有商业公学、工读学校和绥安初级园艺学校,解放后各类职业学校如漳浦初级农业技术学校、地方国营漳浦盐场半工半读初级技术学校、大南坂农场半耕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和漳浦卫生学校相继...
38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資料第三十三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萧佛成聪敏过人,且由于勤奋学习,使他不但暹文学得好,而且经过刻苦学习,他的中文程度也提高得快。他除了当律师、从事社会活动外,还将中国的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翻译成暹文,大受暹罗朝野政要和暹罗广大读者欢迎,这使他在暹罗华侨社会中成...
39
知识出处: 雲霄文史資料第十辑(总第十四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黄毓材,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是福建云霄溪口瑞堂村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历任福建师范学院、私立福建学院等机构的法学和哲学教授。黄毓材热爱教育事业,积极支持家乡教育发展,对学生关心爱护,为人正直,深受法学界和学生尊敬。...
40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作者所在的福建省盐警总队驻东山第一大队在1949年12月12日起义投诚的经历和过程。文章描述了盐警大队的编组情况、与伪军官团洪伟达的争斗、与当地解放军的合作等情况,以及最终起义的决定和与解放军的配合行动。
41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东山二中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包括了学校办学特色、教学设施建设、学生成就以及校友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42
知识出处: 東山文史資料第十二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东山实验小学的历史沿革、校名变更、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提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学生活动、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43
知识出处: 华安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统计表
4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统计表
4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 类型: 统计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