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基督教会办学梗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1945
颗粒名称: 漳浦基督教会办学梗概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3
页码: 1043-104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漳浦县基督教会创办的两所学校——漳浦私立逢源小学和漳浦养正女子学校,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教学成果。逢源小学在1891年由英国基督教会创办,经过多次更名和调整,最终在1904年改名为“逢源小学”。学校初办时只有平屋作为教室,后在新路尾建起了教学大楼。养正女子学校由英国教士于1892年创办,旨在招收教会文盲女会友,教汉字及“闽南白话”。学校初期由英国姑娘主持校务,后培养了本校毕业生余秀德作为教师。民国时期,两所学校都按中国小学学制进行教学。
关键词: 漳浦县 学校 教育

内容

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英国政府迫使清王朝承认诸多不平等条款,其中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史称“五口通商”。漳浦与厦门隔海相望,自此,一批批洋人、传教士相继进入内地,在金浦大地建教堂、设医馆、办学堂。不上半个世纪,基督教会办学几乎遍布全县集镇或人口比较集中的村庄。起初办学是以教堂为阵地,以“主日学”形式出现(由于教徒常带孩子去做礼拜,教会为防孩子吵闹,将他们集中起来,派一个教师带领,另辟一间教室,叫主日学),一半参照当时政府的法规、意图,一半按教会意旨行事。教会办学就其时间来说,“校龄”大都不长,唯有县城的“逢源小学”逾越半个世纪。现就全县基督教会办学的主要部分综述如下,望老前辈及知情者补充厘正之。
  漳浦私立逢源小学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9月,校址设在县城北隅新路尾(今实验小学校园内),由以英国基督教会为背景的“中华基督教浦邑堂会”创办。起初,校名称为“蒙学堂”,属于启蒙性质(方言为“新破笔仔),嗣后改为“书业院”,学堂第一任董事长为华人牧师吴封浚(又名吴坝,晋江人),副职是英人密牧师;第二任董事长为华人牧师杨约西(佛昙人),副职是英人越牧师;第三任董事长为华人牧师吴茂寿(鼓浪屿人),副职是英人莫亨利。直到1904年改校名为“逢源小学”后才设校长,现将历任校长姓名、籍贯、任职时间依次列表如下:
  逢源小学初办时,教室是在今实验小学教学大楼前面偏西的那一排平屋(已拆建),东与孤儿院相接近(在实小最早校门左右),西靠近源梁医院(今实小新校门前的旷地)。起初,学制七年,校训是“仁、义、礼、智、信”。课程设置国文、英文、算术、历史、地理、手工、唱歌、图画、体操等。使用的教科书多是灌输一些崇洋媚外的资料,有的还摘取儒家学说中一些封建、陈旧的言论,以印证基督教义,使中国人容易接受,当时洋牧师所说的“孔子加耶稣,没有不可克服的障碍”,是洋人在华办学心理的真实写照。
  辛亥革命后,逢源小学按照民国政府学制,采用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编写的课本,与其他小学不同的是高小每周加两节英文课。
  民国十四年至十六年(1925~1927年)校长王达赐任内,建一幢土木结构的教学、办公两用三层大楼,1925年开工,1927年落成,约1200平方米(已拆迁),成为当时全县一流校舍。
  黄德庇初任校长(学监)时,曾聘请鼓浪屿英华书院毕业生黄铁印(本县前亭人)任英文教员。以后又聘请林笃信、英国传教士嘉牧师、南医生任课,教学上颇为出色。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由于教会办学经费紧张,养正女校并入逢源小学。太平洋战争发生后,经费更为困难,1944年,逢源小学申请将初小部分改为绥北国民学校,使用原养正女校校舍,获准后,按公立学校待遇,绥北国民学校由政府拨给经费和员工食米,(当时货币贬值,公教人员主要靠政府每月发食米90市斤生活)。后逢源小学高小部分也经费无着,全部由县政府发经费和员工食米,绥北国民学校并回逢源小学。
  洋教士在中国办学,有其文化渗透的目的,然而,也为中国培养许多有用人才,逢源小学也不例外。该校自1891~1952年办学61个春秋,许多毕业生升上高一级学校深造,成为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在逢源小学启蒙,以后深造成才的较著名者有:
  林笃信,赤土万安村人,美国哈佛大学市政建设学硕士,历任上海大厦大学教授,江汉海关监督等职。
  黄则吾,长桥乡人,协和大学毕业,历任集美幼师教务主任,校长、漳浦中学校长。出洋后,历任南非、新加坡等国华侨中学校长。
  郑德超,长桥乡人,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学成回国,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为国培育英才,数十年如一日,颇有建树。
  林遵行,万安村人,协和大学毕业,鼓浪屿医院院长。
  林列,万安村人,燕京大学毕业,曾任龙岩县长等职。
  陈达元,赤湖人,金陵大学毕业,曾任漳浦园艺职业学校校长,民国“监委”。
  黄卫世,长桥人,协和大学毕业,曾任厦门幼师校长,省人大代表。
  黄则初,长桥人,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曾任北伐军军官。
  郭仲琦,石榴人,新中国的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陈中民,绥安人,美国密西根大学人类学博士,任该校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
  以上仅就笔者所知者而言,其他不能一一记录,请原谅。
  漳浦养正女子学校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由英国教士创办,属于小学体制,附设蒙学堂(即幼儿园);又附设妇学,招收教会文盲女会友,教汉字及“闽南白话”(用拉丁字母拼写方言)。办学初期由英国姑娘(不出嫁的女教士)安玉瑜、力希宁主持校务,后英国基督教会又派姑娘霞以利,斐美珠来校协办,并培养本校毕业生余秀德(已故百岁老人“达聪先生娘”)为教师。民国时期按中国小学学制,采用教育部审定的课本,高小班加设英语一课,课本采用教育部审定的“英语初阶”。除正常教学外,每周日师生要参加宗教活动,学生百余人,几乎都是教友子女。
  民国九年(1920年),英国基督教长老会集资及校友赞助,在新路尾(浦邑堂会礼拜堂右后侧)建一幢二层土木结构的楼房,面积565平方米,俗称“红楼”,曾是1932年入漳的红军第三军指挥部,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32年因经费困难,养正女校并入逢源小学,太平洋战争发生后的1944年,逢源小学经费更困难,把初小部分改为绥北保国民学校,以养正女校校舍为绥北国民学校校舍,实际为逢源小学的初小部分,改名国民学校是按照当时公办校名,由县政府发给经费和员工食米。1947年绥北国民学校停办,并回逢源小学,县政府全部按公办学校发给经费和员工食米。
  长桥教会小学长桥基督教会所办。据《基督教闽南长老会八十年简史》载:“长桥堂会乃属坑尾堂会,其设立学校、育才不亚于逢源小学”。首任牧师陈永乐,自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起任职十余年,其间增建学校。牧师陈永乐在任内病故,1911年(清宣统三年),再聘杨允信为长桥堂会牧师,继续办学,虽然该校只办初小,且地处农村,但办学历史悠久,许多学生升学逢源或养正小学,出了不少人才,除在逢源小学毕业生中介绍者外,还有林玉印(女,又名林洁英)学业有成,历任漳浦、云霄、金门、厦门等地教会女子小学校长,终任泉州神学院院长,享年96岁。又如黄卫民、黄既齐、黄秀锦等均在长桥启蒙,再在“逢源”或“养正”毕业,后再深造,出社会后活跃于教育、医务、科研、工程、企业各界。
  马坪育源小学公元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由马坪基督教会牧师李神道倡办,校务由堂会长执主持,利用礼拜堂作教室,男女分班上课,每班少至十余人,多至二十余人不等,经费来源由教会津贴或会友捐款(请参阅本辑《育源小学》一文)。
  杜浔正本小学校址在杜浔文卿村文场后自然村,清光绪中期创办。办学初期以“主日学”形式教些单字新词。后发展成除星期日外的整日学习,办一个综合班,利用礼拜堂后座作教室,经费由会友筹集,聘请原云霄俊源小学教师王正道、本县医生郭益昌担任教学。课程设国文、算术、书方(练习毛笔字)、唱歌、图画等。据福建师大教授郑德超博士于1987年回忆:当时的学生有郑文超、郑德超、卢正吉(范阳人),附近乡村来就读的有黄金元、林贵权、黄瑞仔、林有仔、林天赐、陈春简等,1932年停办。
  此外,基督教会创立较早的佛昙、旧镇、南浦(小龙溪)都曾办过小学。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漳浦文史資料1-25辑合订本下册》

本书共11辑,收录了漳浦1996~2006年的文史资料。包括《闽南 第一洞——国道324线盘陀岭隧道建设纪实》、《车本公路建设记实》、《漳浦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利用》等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柯清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