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云霄县” 相关
共 1273 条 17 / 85
241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第十七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阳霞龙舟竞渡的历史、风俗习惯和竞渡过程。该传统习俗在端午节期间举行,保留了许多原始特色,吸引着众多观众和参与者。龙舟赛成为一项群众喜爱的体育运动,并通过船只整备、竞渡过程和礼仪等细节来展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
242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第十七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方宗熙的生平和成就。方宗熙是中国著名学者,拥有伦敦大学人类遗传学博士学位。他在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并在生物学方面出版了多本著作。此外,他也是一位文学作家,在诗歌和通讯等领域有着杰出的表现。他的成就和贡献使得他成为了备受尊敬的科...
243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第十七辑(合刊)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关于洪门(天地会)起源史的研究现状以及海峡两岸在文史交流方面的贡献。通过对大陆和台湾档案史料的对比和交流,揭示了洪门组织的早期历史和活动。同时,针对一些秘籍的发掘和发现,以及对相关史料和文章的分析,为洪门起源史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
244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赖新水是云霄县下河乡龙透村的革命烈士,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他在革命斗争中奋斗,曾在后溪战斗中英勇负伤。在艰苦的山区生活中,他坚持了一年多,最终与伤友陈其古一起成功回到乌山,并与组织重新接上头。
245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云霄县在1949年9月底宣布解放,没有打一枪一弹。解放前,地下工作组开展了“三抗”斗争,摸清了敌情,策动了反对派起义,最终实现了云霄的和平解放。在和平解放后,地下工作组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维持秩序,为游击队和南下部队的进城铺路。
246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89年4月6日成立的云霄县礁美台胞接待站在接待台轮1788船次、5371人次的过程中,促进了对台小额贸易,创造了巨大的税利,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同时,接待站还承担着救援、排忧解难以及宣传对台政策的重要任务。通过努...
247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5年8月15日,作者13岁时,在福建云霄县经历日本投降的庆祝活动。因消息无法传播,县政府敲钟通知,引发了民众的沸腾和游行。
248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云霄县在历史上与周边县的边界调整,特别是平和县的仙石、坡下、梅林三个乡和诏安县的竹港乡划归云霄县的经过。划归后有助于行政管理便利、生产生活联系和资源共享。
249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云霄县在实施“全国100个农村能源综合建设县”项目中,加强领导,建立工作责任制,制订优惠措施,注重科技投入,加强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完成16个子项目并获国家级表彰。
250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宝石村在1972年建成了全县扬程最高的水轮泵站,历时一年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克服了重重困难。该工程包括引水石渠和两台水轮泵机,扬程高达100米,完成了土石方和砌石工程,提取了九千五百工日。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干部群众团结一心...
251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云霄县在1998年元旦举行了八大工程项目竣工、开工典礼,其中江滨路中段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该路段面临着航运港口转变为商业贸易区的问题,需要改造旧城区并改善交通状况。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制定拆迁安置改造建设实施办法,...
252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58年起,云霄县医药公司贯彻国务院中药材就地生产、收购、加工、供应方针,成立了中药加工场,统一规范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提高了产品质量。为培养人才,加强技术培训,并建立了规章制度,关心职工生活,调动积极因素。加工场生产工艺先进,...
253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云霄商界各行业都有自己的价格隐语,称为“白”,包括菜白、鱼白、牛白、猪白、蚶蛏白等,用于行业内部交流和与货源提供者讨价还价。这些隐语由十个数字组成,根据当时币值情况和市场行情,可类推为分、角、元或十、百、千、万。此外,商人们还使用...
254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个私经济信息》的创办过程、宗旨和栏目,以及编辑委员会的组成和发行渠道等情况。该报是全省县级个协的唯一小报,对个私经济的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55
知识出处: 云霄文史资料第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云霄师范学校创办于1958年,历经艰苦创业和“文革”等困难,后于1978年复办。初期面临师资不足、校园被占用等问题,通过催讨和新建校舍等措施逐渐解决。至1983年,学校总面积达七十多亩,师资队伍老中青相结合。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