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东山区” 相关
共 69 条 2 / 5
1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八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漳浦县的姓氏文化和家族历史,包括潘碧梧与顶车潘氏、漳浦韩姓寻踪等。
1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
18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高刚山在国民党顽固派破坏合作抗日、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背景下,为推动东山的抗日救亡活动做出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他不但能深入浅出地分析文章,还启发学生分析社会现状,鼓励学生阅读进步书刊,推动了当时东山地区的革命斗争发展。
19
知识出处: 南靖文史资料第三十七辑 | 类型: 正文
本文通过描述和溪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特征,介绍了该地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革命斗争过程和参与者的情况。
2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解放前诏安县警察局概况的发展情况。
21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在抗日战争期间,福建南部食盐缺乏的情况下,设立了诏浦盐场等管理机构,以促进食盐生产和组织运输供应。
22
谢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二十一至三十期合订本第一册: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诏安县谢姓的情况。其中包括溯源、分布、文物、人物等。
23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古代怀恩县位于闽南地区,后废置。经历唐代陈元光奏请设立州县后,怀恩县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建立。随后经历多次辖区调整,部分地域划归其他县。怀恩县的确凿记载较少,唯一有记录的包括钟绍京被贬、府兵队正邹牛客墓、梁山祥云等。...
24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新石器时代的定义和特征,以及中国古代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其中包括了福建闽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如怀恩县、慢岭镇、诏安县等地的考古发现。通过对遗址中出土的石器、陶器等物品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类在这些地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
25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段文章介绍了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分布和福建省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其中提到福建省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主要集中在闽江下游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是昙石山遗址,该遗址分为上中下三个文化层,并推测属于古越族的一部分。此外,还介绍了诏安梅岭腊洲山的...
26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明代晚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期,同时也出现了对传统观念的质疑与反叛。在这个时代,大哲学家李贽的“童心学”思想成为学术界主流,传统纲常礼教受到质疑。在艺术领域,书画艺术强调表现个性和自由的写意,出现了一批创新精神的画家...
27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林壬是清末四品御前带刀花翎侍卫林天骥的侄子,同治十二年举人,光绪三年进士。他在诏安县担任翰林院编修,文学造诣深厚,擅长诗文和书法,并对诏安的文化传承有深远影响。他担任山西主考时,看到舞狮盛况,回到诏安后与艺人合作创新了狮子造型,推...
28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灵动的甲洲村包括村社概况、姓氏源流、村落建筑、乡贤名人、民俗文化情况。
29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丹诏书院在历史上曾经兴废多次,但无论废与不废,它都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提到了丹诏书院的兴废史,并列举了多位历史人物在书院中的故事,记录了书院的重建和复兴,还详细介绍了书院部分学生和相关人物的事迹。据此,可以将这些信息整理成一部...
30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第三十七期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诏安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庆源号”彩绸庄,从百年老字号的创办到现代传承人林养生的努力,描述了彩扎、刺绣等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和创新,以及该庄的作品在展览、收藏和参展等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