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图书馆
漳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漳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诏浦盐场杂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图书
唯一号:
130720020230002973
颗粒名称:
诏浦盐场杂忆
分类号:
TS38
页数:
2
页码:
125-126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抗日战争期间,福建南部食盐缺乏的情况下,设立了诏浦盐场等管理机构,以促进食盐生产和组织运输供应。
关键词:
诏安县
诏浦盐场
内容
抗日战争期间,沿海各产盐区,除福建南部外,大多沦于敌手。因此,食盐缺乏,而军需民食,不可或缺。于是,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以促进食盐生产和组织运输供应,成为当务之急。“诏浦盐场”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设立的(同时设立的还有在晋江的“莲河盐场”)。
“诏浦盐场”辖诏安、东山、云霄和漳浦等县产盐区。场长鲍志明,湖南人,曾留学苏联。盐场总部称“公署”(原设云霄县城关经堂口,后迁东山前何),下辖前何、大嵼、林头……等分场,分场以下还有分支机构,如林头分场辖有白礁、盐仓、东钵头、山后、林头、西张、港口和大梧等盐坎。
1939年后,除原有盐坎外,又逐步增围海滩设坎,规模日大,原有人员已不足适应需要。于是,1940年夏季,在云霄招考录取一批盐务人员,分配到各级机构工作。1941年,业务日益扩大,又在广东饶平黄岗镇招考一批。由于待遇较为优厚,报考人数甚多。当然,靠关系录用者也不少,我县在盐场工作者约20余人,以林头分场主任马友涛,四都转运站站长林师成,以及许茂章、黄玉山、谢景星等职位较高,其余都是一般事务和场务人员。
食盐运输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原设有白礁转运站,围堤设坎后撤销;四都转运站规模最大,因当时船运能直通四都盐坨之前。该盐坨面积很大,能屯集数百万担。还有太平转运站,茂芝(饶平县属)转运站。各站分段承运。当时交通极为不便,内地需盐急切,都用人力肩挑,其艰巨情况,可想而知。
盐务工作人员中,除办事人员外,还有武装盐警,负责看管盐埕盐坨,防止偷盗,查缉走私。当地人称办事人员为“文边”,盐警为“武边”。生产者称盐民,组织盐民社,设社长。负责堤坎的修建和防护,管理生产,领发盐本和挑运工资等日常事务。
秋天是产盐旺季,每日下午2时,盐坨升旗,标志着盐民该下盐埕收盐了,盐警在周围放哨,场务人员验收过秤、归堆,各户分别记帐完毕,坨工将盐堆整好,盖上大盐印,围盖草毡,插上竹签,用草绳围缚封实,以防海风吹散。移交盐警看管。各场将每日所收数目,汇集逐级上报。发运时,场务人员会同盐警,当场开封,验盐印无误,然后开掘、过秤。每次开秤都得会同承运人员校验准确。然后按原重量加途耗(据路程远近定出标准)装包,插上筹码,标记数字,发盐单位插筹,承运单位收筹,一丝不苟。每日将发出数量逐级上报。
抗战胜利后,食盐供销的紧张局面,逐步缓和,诏浦盐场缩编为东诏盐场,最后遂告撤销。
知识出处
《诏安文史资料》
本书为诏安文史资料合订本,共五期,分为 第七期、八期、九期、十期、十一期,其中包含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特辑、光辉业绩、人物春秋、史海钩沉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许耀铿
责任者
鲍志明
相关人物
马友涛
相关人物
林师成
相关人物
许茂章
相关人物
黄玉山
相关人物
谢景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诏安县
相关地名
东山区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漳浦县
相关地名
云霄县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