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893 条 558 / 727
8356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南山中有古刹,庙中只有一老和尚主持,一小沙弥侍奉,一火工道人在后园养鸡种菜。这老和尚口念弥陀,但打这小沙弥却心狠手辣,动辄巴掌拳头一齐上,常常把小和尚打得鼻肿眼青,不成模样。 有一天,老和尚外出化缘,小和尚出去玩耍,谁料那火工道人一时疏忽,...
8357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从前,有一富翁七十寿辰,请三个女婿共庆寿诞。大女婿开餐饮,二女婿开矿山,唯独三女婿种庄田。富翁嫌贫爱富,甚是瞧不起三女婿。就和大二俩婿商量在酒宴之上惩治小婿,让他在酒宴之上当众出丑,下不了台。 酒宴开始,老丈人举杯说:“老夫今天七十寿辰,承...
8358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家生活条件比较富裕。不想老伴只生了一个女儿,女儿十多岁时,老伴不幸病故离开人世。他又续娶了一个小妾,年过八十一岁了生下了个儿子。这时女儿也嫁了人了,只是他已年老体衰的人了,家中的一些外事就交给女婿去操办料理。...
8359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民间传说,过去江西翰林院有个沈仲仁,户科都给事有个沈仲义,是亲同胞兄弟,为了争夺祖先遗留下来的家财互不相让。竟把此事控告到蒙南直余总宪朱批,贴出辕门,兄弟二人见了朱批痛哭而回,自此不复矣,至今江西那地方传之美谈。蒙南直余总宪见了沈家兄弟叩头...
8360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永昌县对亡人的葬礼中用的红棺材和三丈六尺高的迎魂红幡子,这是胡阁老给永昌老百姓挣来的。胡阁老名执礼、子汝立、号雅斋,明朝永昌卫人(县)人,生于明嘉靖十七年(1539年),卒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 胡阁老是永昌人对胡执礼的敬称,胡阁老幼...
8361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不清楚是哪朝哪代,南坝那个地方有个叫弓月长的人,为人老实本分,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友好乡邻,每与人交往总是与人为善。由于他常年生活在山林,能听懂鸟语,山里有种鸟叫狼棒子,它吃畜肉,对有皮的野牲肉无法吃上。有人能把皮剥开肚肠扒出来,那就是狼棒子...
8362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1949年前的旧社会,父亲一年四季给人抗长工做月活,背盐庄换食物了活日月。正赶上困三月,他二儿子出生,家中无米无面,只有谷糠乏面一升,烙了三块块乏面饼,准备出门背盐求生。 妈妈给父亲说:“娃娃怎么张不开嘴啊?”父亲说:“这怎么做哩?挂络下的...
8363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慈善的母亲故事说的是一位慈善的母亲如何侍奉婆婆,抓养儿女的事。1953年正当翻身的穷苦人走向过好日子的时候,丈夫不幸旧病复发无治,离开人世,立时天昏地暗。家中少了顶梁柱,自己没了遮火皮,撒手丢下年迈苍苍的老慈母,妻子和年幼的儿和女。还有最小...
8364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河地区某村庄有户人家,夫妻二人有一个男孩。不想孩子刚四岁,男人一病命丧黄泉,妻子哭的死去活来,呼天唤地也唤不回她男人命来。从此寡妇拉娃娃过着艰苦的日月,她善于给产妇接生,谁家的产妇生孩子,请她去给产妇接生,一请就去。由于...
8365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上世纪六十年代,永昌县北海子黄家学有户人家,夫妻二人生有三男三女,一家八口人。夫妻二人常年劳动在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所分的口粮是低标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相当紧张,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就是这样的家境状况下,1958年秋季丈夫领着大儿子外流走了...
8366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在上世纪约二十年代,西乡赵定庄村出现了一个离奇的怪事。那个村庄有个山坡孙家店铺,这个铺子里卖东西收下的钱里面总有一张烧纸钱坨坨子,开店的伙计就想钱里面哪来的烧纸钱呢?他就主意观察买货物的顾客,经他很长时间观察,觉着有个身穿白汗褂子,青裌裌的...
8367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清朝康熙年间,武威城北乡有户极为贫寒人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穷家里无有隔夜食粮,身无两件破衣裳。儿子张义老实本分,母亲张董氏心地善良,在自己的家门上无意中救下了一个逃荒要饭的姑娘,询问其女家中再无任何亲人,也是一个穷人家的女子。张董氏对逃难...
8368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解放前,朱王堡镇董家堡村有户王姓人家,说这人家有位青年寡妇人生的坚强经历,人们称她是贞节夫人。那位贞节夫人姓赵,娘家是民勤县麻家湾人,出身于大家闺秀,为人聪惠。她嫁人后,夫妻二人同心同德,夫唱妇随,敬奉婆母尽心尽力,晨昏同详,家中内务缝补浆...
8369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这个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清河地区,一户贫苦农民家的事。 据人传说是一户家境很贫穷的农民人家,他在每年的夏初后,苣苣菜出土到中夏抽节前,他家挑挖苣苣菜调饭吃,也当主菜下饭吃。凭他多年一家人的生活经验,确认苣苣菜是个好野菜,能够养活人,遇...
8370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 类型: 传说、奇闻
上世纪八十年代,永昌县焦家庄乡红庙墩村有位姓张的大队干部,他为人忠厚老实,工作扎实细致,经常深入群众,大队的干部群众对他的为人有一定的好感。后到公社当农机干部,八十年代初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回家务农,在此期间村上干部缺人选,乡上领导到村上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