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是福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唯一号: 292034020220000476
专题名称: 吃亏是福
文件路径: 2920/01/object/PDF/292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76.pdf
专题类型: 传说、奇闻

专题描述

清朝康熙年间,武威城北乡有户极为贫寒人家,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穷家里无有隔夜食粮,身无两件破衣裳。儿子张义老实本分,母亲张董氏心地善良,在自己的家门上无意中救下了一个逃荒要饭的姑娘,询问其女家中再无任何亲人,也是一个穷人家的女子。张董氏对逃难女说:“你一个年轻的姑娘为了生存,抛头露面沿门乞讨,有很多的不便,这种讨要的事不是你姑娘做的,今天想你也没有住处就住在我家吧。”姑娘听张董氏妈妈留她住下,立即给张义的母亲磕了头,很是感谢妈妈的收留。 张义的母亲非常同情姑娘的处境,就对姑娘说:“你一个年轻姑娘出门在外讨吃要饭,有好多的困苦艰难,现在已是秋去冬来,你穿着这褡褡破衣服怎么过冬遮寒啊?我有句话不知对姑娘当讲不当讲?”姑娘感激老妈妈的收留,赶紧对妈妈说:“请妈妈放心说吧,我一个逃难要饭的叫花子,有什么不好说的,”张义母亲对其女说:“你若不嫌弃我这个穷家就留下吧,再不要流浪在外沿门乞讨了,讨要的这事不是你青年姑娘家干的事,我家虽穷还不至于饿死人,有我们吃的就有你吃的。”姑娘听妈妈说要把他留下,非常的感谢张妈妈收留她,紧忙跪在张妈妈面前说:“好妈妈,谢谢你,只要妈妈不嫌弃我这个要饭穷女子,可怜把我留下,我怎么嫌妈妈的家穷呢?” 这时的姑娘感动得泪流满面,自己想着我一个穷要饭的弱女子,怎么遇上了这么好的妈妈,姑娘激动着对张义的母亲说:“好妈妈!我的父母娘老子得下了瘟疫重病,家穷没钱请医生治疗,又加我一个弱女子,想不出什么法子救我的爹爹、妈妈,眼睁睁看着二老爹娘命丧黄泉,连棺材都没有,当房邻舍用席巴树条捲捆住,扛抬出去,草草埋葬了。我上无兄,下无弟,也没有姐妹,可怜我孤独之身一个苦命弱女子,父母去世后,家中穷的米无一把,面无一撮,为了活命不顾一切,逃出门来讨要求生,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啊!老妈妈,这些日月来,有些好心人可怜我,给一碗半碗剩饭残汤,遇上有的人家,特别是大富户人家不仅要不上一嘴吃的,不是恶言侮辱,就是放出恶狗伤人。有好几次想着,我这种人在人世上活什么着哩,不如死了好,好妈妈,你若能留我,叫我当丫鬟当佣人都行,好好侍奉妈妈到百年。”张董氏听了姑娘的一番哭诉话,大为感动,这是一个懂理的好姑娘,紧忙把姑娘拉起来坐在炕上,满口答应一定把姑娘留下。张董氏巴不得姑娘情愿留下,天赶地凑,正好符合了她的心愿,她想了想只要姑娘情愿留在我家,再的话了,过上一段时间说也不迟。 张董氏的儿子张义,给武威城北乡张定庄滩,一户姓勾的地主家扛长工。有一天在回家的半路上拾了个褡连袋子,不知什么人把褡连口袋撂在路上,袋子里装有不少的银钱,张义把褡连袋子背到家里,母亲问:“这是哪里来的,里面装的什么东西?”儿子给母亲说:“过来在刘家庄子的那个路上放着这么一个褡连袋子,周围都没人,我给拾上背来了,褡连里装有好多的银钱。”张董氏对儿子严肃的说:“儿子,我们人穷志不穷,穷是我们的本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在半路上拾来人家的钱财,这是一种不义之财,我们不能要,要上它是富是祸很难说。横财不富我们这种命穷人,你赶紧把褡连子背上送到原地方去,等着丢失了东西的人来,认者把褡连子拿上走了,你再走。”张义听了母亲的训教,背上褡连子出了门,三步并两步的急忙回到放了褡连袋的地方,把它放下,蹲在路旁等失主来找物。 张义在路上等了一顿饭的时辰,看见一个人赶着驴慌慌张张地过来了,到跟前赶紧去拿褡链子,张义忙问“这是你的东西吗?”来人急忙回答“这是我丢失的褡链子,”“你褡链子你装的是什么物件啊?”“褡链子里装的是银钱,”“那你掂摸卡,数字对着没有。”失主把褡链子解开数了一下说“对着哩,没有少下”“对了你拿上走吧,”失主赶紧对张义说:“你是个好人啊!这个褡链子若遇上别人,早就不见了,谢谢你。”紧忙掏出来了十两碎银子递给张义,“这点银两你拿上吧,以表我的谢意。”张义坚决不要,失主非给不可,张义看到施主一片诚心,就把十两银子收下了,失主高高兴兴地走了。张义拿的银子也很高兴地回家去了,到家里,张义母亲见儿子回来了,问儿子:“你把褡链子叫失主拿走了,还是撂到那个地方,就来了?”儿子对母亲说:“我等施主认清楚拿走后,我才回来的,人家还给了我十两银子的谢礼。”张义把银子递给母亲,母亲说:“人家如是真心诚意给你的,你收下是对的,”“我不要,人家很客气的非给我不行,我只好收下了。”张义母亲对儿子说:“好啊!今年我们家添人进财,这是双喜临门。” 儿子张义思想了半天,才又问母亲:“老娘,你说我们家添人进财是双喜临门,儿子还不太明白,喜在哪里?”“傻孩子,我们收留下的那个姑娘不是一喜吗?今天人家给了你十两银子不是二喜吗,十两银子在我们这个穷家里就是一份大财,你给勾财东家做上一年活,吃那么多的苦,受那么多的罪,叫掌柜的骂叨什么活都干,才挣着几个工钱啊,我正愁着没钱给你娶媳妇,今天有钱了,给了你这么多的礼钱,给你说媳妇子就有了希望了,你等着结婚入洞房吧。”张义半信半疑的在想,谁家的姑娘给我们这个穷家里当媳妇子呢? 张义再也没有问他的母亲,把这事也没有当回事,照常去给勾地主家做活去了。张义的母亲自从把那个逃难要饭的姑娘收留下后,心中就有了盘算,一心想着把那个姑娘给儿子当媳妇子,思谋着没有给姑娘穿件好些的衣裳正发愁,苍天爷有眼,那个有钱人送给了儿子十两银子,正好扯上些布来给姑娘缝套衣服。 张义的母亲,第二天拿了二两银子去武威城里扯布买东西去了,她家到城里不太远,十几里路。进城到了一个布店里扯了三丈粗布,又去了一个店铺里买了两双布鞋两双袜子,买了件头巾,到粮油店里称了五斤小米,五斤白面,高高兴兴地回来了。进了门把东西放下,就对姑娘说:“女儿,你看我今天买的东西对着没有?”姑娘到跟前看了一下说“妈妈,你买上的东西好着哩。”张董氏有意识的给姑娘买上那双鞋拿到姑娘面前,对姑娘说“你看这鞋怎么样?” “妈妈!你买上的好鞋啊!”“好了,你穿上试一下合适不合适?”姑娘赶紧说“妈妈,你不穿怎么让我试哩?” “我就是给你买的,”姑娘看着张义的母亲,顿觉一股暖流涌上了自己的心头,她在想,自从爹娘不在世了,谁又关心过我的饥苦冷暖,张董氏看到姑娘发愣的神情,急忙催促,“傻丫头楞什么着哩?还不穿上”这时的姑娘心情激动着,把自己露脚趾的那双破鞋脱了,穿上了新鞋,挺合适的,说不出的感激和高兴。她又督促姑娘脚洗净,拿来袜子把鞋袜都穿上。 晚上,她和姑娘在油灯下量尺寸裁做衣服,一边做衣服一边和姑娘喧谎儿拉家常。张董氏说:“几天来我还没有问姑娘姓啥,芳名叫什么?” “我家姓刘,我叫刘珠香,父亲刘仁义,母亲刘王氏,母亲19岁上生下了我,如果母亲在世时才36岁。” “那么姑娘你今年才17岁,你打算今后怎么办呢,终身托于何人?” “我也不知道,这几天我想,如果妈妈不嫌弃我,我给妈妈当个干女儿不知行不行,侍奉妈妈一辈子。” “傻丫头,你伺候我,我老死了,你又怎么办?与其给我当女儿的,不如给我当个儿媳妇子怎么样?”张董氏的一句话问的姑娘无言回答。“你是否看不上我的儿子” “不不不,张家哥挺好的,” “那么你是愿意了?” “我听妈妈的。” “那好!只要你情愿,我们这个穷人家衣服做着穿好了,等上个好日子我就给你们圆房。” 张董氏听了姑娘的话,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明白了姑娘的意愿,就积极的做准备工作,又跑了趟城里扯布缝被子,买了块白毡等等。儿子回家来,对儿子说明了结婚的事情,儿子听了母亲的话,内心里非常的高兴,不几天他们举行了简单而热闹的结婚典礼。 张义是勾地主家的长工,婚后没有什么假期就给勾家做活去了,那个勾地主当家掌柜的,相当可恶的一个恶霸地主。他家骡马成群,牛羊满圈,铁木车十几辆,不套车拉煤,非叫张义赶上驴去九条岭煤矿驮煤背煤,驴驮一口袋煤,人背一口袋煤,来去一百几十里山路。张义赤脚去上山背煤,脚巴骨绷开的裂子流血,脚指甲被石头碰掉,脚是个血棒榔。每当地主掌柜的出门坐车时,张义趴在地给当上车的板凳,骑马时给当上马墩子。每天早晨给端屎尿,刷洗马桶,就连几个大小老婆的血裤裆都由张义给洗干净,不管什么活,掌柜的发落给他,就得做去,脏活苦活累活都是他的,稍不注意做不好,打骂侮辱他得受。 人不转天转,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一个人的人生磨难到了一定的时节,苍天爷也会开眼的,张义一家人受了那么多的贫穷磨难。自从结婚后,艰辛的度过了七,八个春秋岁月,有了两个儿女,男的四、五岁,女儿两岁过,都生的气貌端正,英俊标致,男聪明女伶俐,十分讨人喜爱。但是家中再无经济来源,只有张义一个人扛长活,挣点食物养家糊口,儿子到五岁时无奈也去地主家放牛。离地主家不远的地方有处私塾学校,聪明的放牛娃张仁礼,每天把牛赶到学校附近放牧,他到学校教室的窗跟下听老师给学生讲课,听得日子长了,小娃娃学到了不少知识,晚上回到家里又用心复习功课。就这样用他的聪明努力,经过几年艰辛努力,经过多次考取最后考上进士,当了县官。女儿张仁芳,嫁给了个当地有名望的人家。从此,张义一家人苦尽甜来,再也不用给人家扛长工打短工了。 (讲述人:国槐,男,72岁,退休教师,现居金昌市。)

知识出处

永昌民间故事

《永昌民间故事》

本书中搜集、整理的民间故事共有13篇类198个。内容包罗万象,庞杂广泛。上至神话传说、历史演义,下到寻常百姓身边的生产劳动、婚恋悲欢、贤孝感恩、惩恶扬善、灵异怪诞等故事,无不深刻反映了自然万物、人类命运之变迁,无不揭示了社会人生、精神世界的轨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