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106 / 2677
1576
试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漳州电视台从筹建到正式开播的三年多时间里,共组织了六次比较大的试播,播出本台自己制作的新闻、专题节目共计1022分钟。第一次是1985年9月下旬,这次试播是漳州历史上第一次播出自办的电视节目。当时,局、台均未获准成立,是以漳州电视台筹备组的...
1577
开播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筹建漳州电视台工作一直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重视、关心和支持。1987年上半年,批准了电视台的机构和人员编制,1988年6月配齐了台的领导班子。别看这每周两个晚上节目,在当时电视台只有10名编制、每年10万元经费的情况下,难度是很大...
1578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龙师累计培养普师毕业生近一万人,培训六千多中师函授生。历届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年,各县区选送参加省市教学比赛的获奖者,绝大多数是龙师毕业生。1994年福建省表彰的首批小学教坛新秀,漳州市14名就有9人是龙师毕业...
1579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沈柔坚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画家。生前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版画家协会顾问、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沈柔坚先生为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幸的是,1998年7月10日,沈先生在一次书...
1580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沈柔坚原名沈耀琨,1919年10月26日出生在诏安县东城村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沈辉若开小杂货店,母亲吴叆是农村妇女,很支持儿子读书识字。在她的坚持下,沈柔坚才没有继承父业而升入龙溪师范。诏安县是书画艺术之乡,历代书画之风炽盛。少年的沈柔坚在这...
1581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38年3月1日,沈柔坚等从长汀出发,跋涉仙霞岭,辗转皖南,到达歙县岩寺新四军驻地时,已是4月中旬了。行军途中,他们用墨汁、红土、石灰等颜料写标语、画壁画,宣传抗日救国。在新四军,沈柔坚被分配在战地服务团绘画组,1939年任组长。此时,他...
1582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48年,济南解放。沈柔坚在华东局宣传部美术创造室工作。1949年5月,他随军解放上海,在上海军管会文艺处从事美术创作。建国后,历任美术室主任、华东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华东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创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协会秘书长。1962...
1583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文革”以后,中国文艺界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年近六旬的沈柔坚也焕发了青春。除了繁忙的政务,他还如饥似渴地探索追求,废寝忘餐地写生、创作,撰写文章。1983年,他因劳累过度,左眼患病几乎失明。医生不准他看书作画,他就偷偷地阅读碑帖,以手指书空...
1584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威镇阁,是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据史载,威镇阁始建于明隆庆六年。当时漳州知府罗青霄认为,漳州城西北高而东南低,需以高物镇住“风气”。于是他与同知罗拱辰共同在城东南隅,将原来的旧楼改造为八角形层阁,题名“威镇阁”。威镇阁依傍九龙江畔,望漳州...
1585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在“文革”中,“和尚赶出去,猴子抱进来”的千年古刹南山寺,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后,切实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寺庙进行百年来的首次大修整。这个传播千年佛教文化又是红军时代革命据点的古刹,金碧辉煌,光彩夺目,风光更再,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
1586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由于历史积淀和传统文化的延续,关帝(羽)忠义精神在弘扬,形成了关帝信仰文化。东山铜陵帝君庙是向台湾传播关帝文化的发祥地。在改革开放时代,铜陵帝君庙再度站到前沿汇流地的位置上,东山~台湾关帝文化的交流年益频繁。东山铜陵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
1587
封底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封底
1588
封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封面
1589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书名页
1590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出版说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