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40152条
基础文献
142条
析出资源
9526条
图表
1975条
人物
16042条
机构
474条
事件
6420条
地名
324条
专题
1774条
作品
2603条
实物
87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40152 条 181 / 2677
2701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龙溪县贯彻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宣传后,提出了要实现千斤县的宏大目标,各级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大积农家肥,大抓改良土壤。各乡农业生产社纷纷赶在大年初三即掀起大积肥运动。通过广辟肥源,做到“猪有圈、牛有棚、靠山割绿肥、靠海挖河泥、平原积塘土,家家户户...
2702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南特号稻种,表现耐肥、抗病力强,成熟期早、穗长粒饱、增产显著等特点。通过试验——多点实验——典型示范——大面积推广,广大群众在实践中逐渐熟悉和掌握了“南特号”品种的特性,并且创造出了新的丰产纪录。颜厝乡宅前村1955年早稻平均亩产仅400斤...
2703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适当密植能充分利用土地,增加单位面积株数、穗数和粒数。然而这一先进的栽培技术措施开始推行时,群众顾虑重重,难以接受。1953年开始着手搞试验,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海澄县即组织观摩学习,先后举办三期的农业技术训练班,培训农业技术员794人,农...
2704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1956年,不仅经历了战胜百日干旱的严重考验,还依靠集体力量的强大优势,多次组织开展防治二代三化螟的围歼战,组织抗洪抢险、排涝洗苗,组织抗击8级台风对晚稻扬花期的袭击,千方百计保粮保到丰收粮入仓。
2705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解放前的漳州船务报关行业,作为首批开放港口而设立的四大海关之一的闽海关——漳州海关,在漳州口岸纷纷涌现船务报关行业,船务报关行的设立和业务范围,曾在漳州市区和浦南设立二处海关分关卡,其报关手续是按海关统印的关单内容要求填写,这时各口岸相继办...
2706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为适应日益发展的内外贸易需要,清廷于康熙二十三年开放海禁,在东南沿海闽、粤两省设立漳州、广州二个口岸,第二年又在宁波、江南(上海)两处设口岸,称为“闽海关”、“粤海关”、“浙海关”、“江海关”四大海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次年厦门沦陷...
2707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船务报关行开设于有关口的县份,如石码镇、石美城(今石美)、漳州市区和浦南镇、东山城关等地,且大多由“船头行”演化而来。随着石码常关的设立,进出口海关手续日趋正规化和国际化,填报关单一律改用英文书写。至此,原来的船头行已不适应新情况的要求,于...
2708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石码船务报关行就是由船头行沿变的。自康熙年间,石码设口后,外贸运输蓬勃发展,以承揽海运业务和服务的船头行相继开设。当时,“有曾连生经营的五美行、义记行,曾开福经营的裕孚行,陈茂坤经营的义发行,张义经营的协泉行等家竟相招揽生意,专营介绍船号,...
2709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民国二年,石美增设海关分支机构,由海关在其关址旁网头尾设立报关行。由福州人陈甲祺担任行长。该行经营至抗战后石美海关停办而关闭。
2710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抗战期间,厦门海关一度在漳州汀观道33号设立分支机构。于是,漳州市区的船务报关行因而兴起,其行户先后共有9家,均座落在新桥头北岸汀观道的漳州海关左右,成一字毗连。为彻底弄清漳州市区报关行的情况,笔者特地走访了曾在报关行中工作过的几个知情者⑩...
2711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抗战后期,因石码交通船的影响,位于九龙江北溪下游的浦南镇水运日趋繁盛。华安、漳平等地的杉竹、闽西内陆的纸品,沿江各地的水果、红糖等土产品,都需经由此处转北溪出口,浦南纸品行、杉炭行、米谷行、糖行纷纷设立。因此,1942年在浦南设立海关分支机...
2712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东山的船务报关行和石码一样,其前身也是船头行,海关开设后转为报关行的。全部集中在铜陵镇打铁街一带。由东山海关创办的东山报关行,址在今铜陵镇打铁街597号,行长黄振国,伙计3人。
2713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金箔业是一种特种手工业。它以黄金为原料,手工操作,将黄金制为薄片,用以装饰古建筑物、家俱、神像、牌匾、楹联等。我国制作金箔的手工业,历史悠久,早在商代就有这种技艺。唐朝高僧鉴真法师东渡日本时,即随带一批金箔技工同行,以后这种技艺就在日本流传...
2714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随之漳属一带居民南渡谋生,金箔成为出口商品,销路畅盛,漳州金箔业蓬勃发展。据老人传说,在1864年太平军李世贤部入漳前,府城约有金箔业户200家左右。以后由于漳州遭受多次兵燹以及外销减少,从事金箔业的户数和工人不断减少。以陈耀记派下陈荣芳一...
2715
知识出处: 漳州文史资料 | 类型: 正文
店东购进黄金后,将9成半黄金熔成整块,放在胚盘上。将胚分成7块,每块约半市尺见方;再由单人执3市斤重铁锤捶打,这道工序称“打开”。“打开”后改用双人执3斤重铁锤对打,待金箔面积逐渐变薄扩大后进行“炕火”。火力根据季节气温的不同,燃烧热度要适...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