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厦门海关一度在漳州汀观道33号设立分支机构。于是,漳州市区的船务报关行因而兴起,其行户先后共有9家,均座落在新桥头北岸汀观道的漳州海关左右,成一字毗连。
为彻底弄清漳州市区报关行的情况,笔者特地走访了曾在报关行中工作过的几个知情者⑩,现据其口述整理如下:
联达行:址在现汀观道32号,老板蓝菜舍(即蓝星六)。股东有戴秀彬、阮振万、吴仔鑫、吴绸、冯永聪等,有伙计10余人,为漳州报关行中实力最雄厚者。伙计月薪最高可达银元20多元。(其时1元可买米3斗计45公斤)
利商行:址在现汀观道41号,属石码联长号驻漳分理机构。老板人称“豆粒仔”,姓名待查。伙计约5人。
永年行:址于现汀观道45号,老板王松年,伙计约5人。
捷敏行:址在现汀观道47号,由永年号拆股分出,由王井海等人重新合股开办,伙计4—5人。永兴行:址在现汀观道49号,由股东阮振万等人经营。惠通行:址在现汀观道46号,老板系惠安人颜水金,有伙计6—7人。
商民行:址在汀观道44号,老板陈毓光,陈为漳州军统一头目:“汀漳通讯社”、《大刀报》社长,这是当时漳州市区唯一的一家国民党人员创办的船务报关行。有伙计10余人。该行于抗战后在浦南派驻分行。
此外,还有航昌行等号,规模较小。这些报关行,除商民行外,均为合股经营性质,股金每股百元左右。因为行址彼此毗
邻,竟争十分激烈,小本经营者往往遭淘汰,也有因内部矛盾而拆股重立旗号者如捷敏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