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5473 条 219 / 365
3271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清咸丰二年七月(1852年9月),太平军围攻长沙,江西各府戒严。分巡赣南道周玉衡令县城绅士设局,团练乡勇。三年。赣州知府觉罗耆龄令再增设义勇局,筹军饷,备器械,立十家牌法,准备负隅顽抗。五年秋,周玉衡升按察使,带兵援吉安。六年正月(1856...
3272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光绪三十三年(1907),受全国义和团运动的影响,赣南各县群众纷纷开展神拳活动,以设厂练拳、刀枪不入为号召,组织群众,矛头指向教会和官府。五、六月间神拳活动由南康传至赣县、南河一带,后又传至沙地周围。开始官府认为是宗教迷信活动不甚注意,听其...
3273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11年(1922)5月,粤军自广东韶关出发,一路经大余、南康、信丰,一路经寻乌、会昌、于都,会师赣县城。攻城东楼梯岭的为粤军第二军许汝全及粤军第一军梁鸿楷师李福林部。攻城西朱家村(与南康界)的为滇军朱培德部。接应部队则有赣军第一和第二旅...
3274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16年(1927)10月,中共赣南特委在县城南门外柴火坪农民王荣华家召开扩大会议。汪群在会上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特委、县委决定组织暴动。会后负责南区工作的李灿春、赖传珠、朱如红、钟正泉,在峰山崆峒小学设立“招生委员会”,开展党的秘密...
3275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1930年3月,红军到达白鹭、田村一带,先后建立起县、区、乡苏维埃政府,同时组建游击队、赤卫队等地方武装,展开了与国民党地主豪绅武装靖卫团的斗争。当时靖卫团有七坊团、五坊团、江口团、潋西守望队,中以七坊团活动最猖狂。
3276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19年(1930)3月上旬,红军四、五、六军总前委在吉水县南岸召开军事会议。会议根据国民党军队已在吉水、吉安、乐安、永丰一线集结,以优势兵力阻挠红军北进和防渡赣江的形势,决定红四、六军移师南下袭取赣县。3月14日,红四军从吉安东固出发,...
3277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27年(1938)南外机场首遭日机轰炸。民国28年后,不断狂炸市区,尤其是31年1月15日的轰炸,县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阳明路、中正路、天后宫、华兴街等处均成焦土。
3278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民国38年(1949)7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第四十八军,从樟树一带出发沿赣江南下。7月27日解放泰和后兵分东、西两路迂回指向赣县。东路一四三师和一四四师沿赣江东侧进攻,8月8日解放兴国县,再分两路,一路指向于都,一路沿...
3279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第二十四篇 教育 赣县教育隋唐以前无考。至宋赵抃、周敦颐,在赣讲学后,始有县学、书院、私塾,至明清时大盛,但贫家子弟为生计所迫,往往就读一二年面辍学,因此大部分县民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
3280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儒学书院
3281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乾隆《赣县志》载:旧与府学俱建于紫极宫(今赣州市阳明路西端)。宋大中祥符中废。皇祐二年(1050)始于故址东南隅创建文庙,即庙庑为学舍。绍兴二十年(1150)火焚。淳熙五年(1178)重建。明成化四年(1468)与府学并,迁于景德寺(即慈云...
3282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北宋,理学代表人物周郭颐(称濂溪先生)从南安改判虔州时,在水东玉虚观左讲学,始有书院。
3283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私塾俗称“蒙馆”,历史悠久,城乡皆设。私塾设馆的基本形式有:一、由豪门、官家、巨商、富户聘师来家办塾,教其子女或至亲子弟读书;二、私塾先生设馆招生,学生家长出学费或学谷;三、宗祠公产设馆聘师,同姓子弟就读;四、村落合办,首事为东收集学费(学...
3284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幼儿教育
3285
知识出处: 赣縣志 | 类型: 正文
宣统二年(1910)赣州幼女公学开学,为县幼儿教育之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