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列表

共 4562 条 33 / 305
48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58年始用拖拉机配套的1-3吨农用挂车。80年代后,农户自购农用挂车增多,至1989年全县有农用挂车2005台。1995年全县各类拖拉机配套农用挂车2316台。
48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80年代中期,县内开始使用浙江产的天目山牌后三机和福建平和产的龙溪牌农用车。1995年全县有农用车968辆。此外,农村运输专业户拥有私人汽车48辆,主要用于农村运输和农业运输。
48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封建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农业生产互助组、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等。
48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明清时期,土地权属主要有官田、民田。官田中有为官吏掌握的“职分田”以及学田;民田多为自耕农和地主或小土地出租者所有,部分为公轮田、寺庙田。乾隆十一年(1746年)实有官、民田71426亩。清末,官田常被豪绅侵占,又将其转租农民...
48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50年12月在敖东、芬尾、东坑等乡进行土改试点。1951年8月,县委组织9个工作组在农区9个基点乡开展土改工作,然后全面铺开,划分农村阶级成分,没收、征收和分配土地。
486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农业合作社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情况。
487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53年3月,苏澳镇深坑底村吴正英带头办起全县第一个农业初级社,人社农民24户。1954年3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全县试办10个农业初级社和6个渔业初级社。
488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55年11月,县委在苏澳镇深坑底村和北f镇湖西村试办两个农业高级社,人社180户。1956年2月,全县共办农业高级社45个,人社农户13802户,占总农户98%。
489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发表后,全县加快公社化步伐,16个大乡的69个农渔业生产高级社,合并成立为政社合一的平潭县人民公社,下设潭城、平原、流水、敖东4个分社,辖45个生产大队,540个生产...
490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全县先后出现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双重经营的多种形式生产责任制。
491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对农田进行的垦荒、水土保持、改造低产田、建立农田保护区。
492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民国32年(1943年),福建省农林处开垦芦洋荒埔,由于投入人力有限,且缺乏有效的防风固沙措施,开发成效甚微。
493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境内丘陵、台地、平原相间,由于受大风、暴雨、海潮的侵袭,加上山坡开垦,挖草取薪,开山采石,导致植被稀疏,土质松散,水土流失严重。
494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全县耕地以旱地居多,有机质及氮、磷、钾等有效养分含量低,属低肥短效型的低产土壤,且常受到风、雨、水的冲刷侵蚀,表土流失严重,在靠近海边的地方还受海潮侵蚀切割。由于地表植被稀疏,缺少阻滞,流失严重的地方每年要减少1厘米以上的耕作...
495
知识出处: 平潭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段介绍了平潭农业的灌溉方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