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01条
析出资源
150条
图表
5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201 条 9 / 14
121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清朝末年,野竹李村的杂技活动曾出现过一段全盛时期。当时,这个不足百十户的小村,能出百十个“大把式”和六十多付“挑子”。也就是说,以野竹李村的艺人为首,组织起百余个杂技班团,分赴各地演出。这部分艺人被称之为“底包把式”。凡“大把式...
122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野竹李的“艺人会”是野竹李杂技艺人的一个自发的群众性组织。“艺人会”的领导成员均由本村年龄大、威望高、棚底厚的艺人组成。“艺人会”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好杂技艺人的节目演出,技艺交流,各班团下一步的演出路线、区域、防止一下全涌到一块“...
123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在京要大摆“七十二道皇会”。所谓“七十二道皇会”,即皇宫内举办盛大的典礼检阅仪式。七十二道代表七十二行。第一道就是野竹李艺人张的“顶竹竿过城门”。从此,“顶竹竿过城门”的表演定名为“古老中幡”。清末民初,野竹...
124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据老艺人传说,这个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一勾勾”的流传地域很广,随流传地区的不同,又...
125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哈哈腔”,又叫“喝喝腔”、“拉拉调”、“合儿腔”,是我国北方稀有的古老地方剧种之一,发源于涿州、沧县一带,由民间秧歌发展而成。一说起源于山东柳子腔,传始于明末,实流行于清乾隆年间。哈哈腔有东、西两路之分,流传于河北保定地区的为...
126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据《武城县志》记载,在武城境内有一座秋胡墓,因年代久远,现已成为平地。据史书载,秋胡是春秋时期鲁国大夫(相职),京剧《桑园会》就是根据他的故事编写而成的。京剧《桑园会》,又名《秋胡戏妻》,也有叫《马蹄金》的。鲁秋洁妇者,鲁秋胡之...
127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千载失传古乐器今朝旧貌换新颜记一家三代人恢复革新古陶埙的事迹情况。
128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德州市乡风民俗情况包括德州满族旧式习俗、禹城民间婚丧礼俗、正月初二请女婿——平原县恩城一带世俗一瞥。
129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德州满族旧式习俗情况包括旗藉习俗、姓氏满语为“哈拉”,约有600多个姓氏、服饰、发式 清代旗人的服饰、发式至民国初期仍沿袭旧制、婚姻关系、婚嫁习俗。
130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是笔者根据所掌握的有限资料,仅是对我县一般婚、丧民俗的简单记述,有误之处请指正。
131
婚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德州市婚俗五道程序:说媒、换帖、传柬、婚娶、回门情况。
132
丧葬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禹城民俗丧葬情况包括丧葬准备工作、送终、上“到头庙”、布灵堂、破白与报丧、入殓、发讣告、上庙、.烧门火,也称送盘缠、出丧,也叫出殡,这才是丧葬的主要仪式。
133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平原县恩城一带,有正月初二请女婿的传统习俗。不过,这一天宴请的女婿,必须是姑娘出嫁后第一年的新女婿,所以,凡新婚男子,都要在正月初二去岳丈家拜年赴宴。
134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德州市文史长廊情况包括隋唐时期的长河、漫话德州城垣、禹城市名溯源、晏城·晏婴与《晏子春秋》、德州名饭庄鸿盛楼、骆宾王和他的《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135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的是隋唐时期的长河情况包括长河县之始末、长河县治的三次变移、长河县时期的几大历史事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