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出处: | 《德州文史》 图书 |
唯一号: | 150020020220003157 |
颗粒名称: | 2.杂技的繁荣 |
分类号: | J828 |
页数: | 2 |
页码: | 396-397 |
摘要: | 本文记述的是清朝末年,野竹李村的杂技活动曾出现过一段全盛时期。当时,这个不足百十户的小村,能出百十个“大把式”和六十多付“挑子”。也就是说,以野竹李村的艺人为首,组织起百余个杂技班团,分赴各地演出。这部分艺人被称之为“底包把式”。凡“大把式”一般都有“棚底”,会大活,而且威望高、善管理。而“挑子”投资少,底子薄,道具简单,行动灵活。这也是“挑子”名称的由来。“挑子”的人员组成大都是一家一户,或父子,或兄弟,或夫妇携子带女。多则三、五人,少则一、二人。“挑子”表演的节目大都是戏法、驯兽、气功。每逢遇上年景不好,天灾人祸,兵荒马乱,“挑挑子的”携儿带女全家外出。全部家当一担挑走,常年不归,浪迹天涯。 |
关键词: | 野竹李村 杂技 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