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老中幡”的殊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德州文史》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03159
颗粒名称: 4.“古老中幡”的殊荣
分类号: J828
页数: 2
页码: 399-400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在京要大摆“七十二道皇会”。所谓“七十二道皇会”,即皇宫内举办盛大的典礼检阅仪式。七十二道代表七十二行。第一道就是野竹李艺人张的“顶竹竿过城门”。从此,“顶竹竿过城门”的表演定名为“古老中幡”。清末民初,野竹李村的张氏传人,号称“张十爷”的,以表演“古老中幡”而著称杂技界。清末民初,张十爷常住南京夫子庙,每天只演一场中幡,一场下来便到茶馆、饭庄结交来访的江湖中人。为此,杨宝林、杨宝俊、杨宝合被誉为杨氏三杰,名扬杂技之林。杨宝俊辞世后,这套中幡道具由其徒杨春升留存使用。杂技艺术,野竹李人的自豪。
关键词: 野竹李村 杂技 “古老中幡”

内容

清光绪年间,慈禧太后在京要大摆“七十二道皇会”。所谓“七十二道皇会”,即皇宫内举办盛大的典礼检阅仪式。七十二道代表七十二行。第一道就是野竹李艺人张的“顶竹竿过城门”。
  野竹李的艺人张在七十二道皇会上,肩扛高三丈余的竹竿,竿顶扎大红锦旗一面,借助惯性,冲过数丈宽的城门,过后而竿不倒,然后在各种表演动作中,沿城门台阶拾级而上,再在城门楼上作“十字大秧歌”、“苏秦背剑”、“张飞骗马”、“大小背花”表演。艺人张舞起大竿,上下翻飞,呼呼作响。竿底忽而落在额头,忽而砸在脚尖,忽而用拇指的指尖托住,连慈禧太后看了都瞠目结舌。从此,“顶竹竿过城门”的表演定名为“古老中幡”。
  清末民初,野竹李村的张氏传人,号称“张十爷”的,以表演“古老中幡”而著称杂技界。张十爷会气功、善武术,并有一串又一串的好跟头。他用的中幡竿子高近四丈,粗如碗口,但使起中幡来犹如戏耍长枪,潇洒自然,动静得当,一招一式干净利落。张十爷不但中幡使得好,且为人仗义,乐善好施,常慷慨解囊,接济江湖上遇难的人士,无论是打把式卖艺的,还是镖行的镖头等,“三教九流”常有人上门造访。张十爷举止潇洒,谈吐文雅,在江湖上称得起是一位人物。清末民初,张十爷常住南京夫子庙,每天只演一场中幡,一场下来便到茶馆、饭庄结交来访的江湖中人。
  继张十爷之后,野竹李的杂技艺人杨宝林、杨宝合,在“古老中幡”的表演上,提高了难度、险度。对“童子拜佛”、“二郎担山”、“张飞骗马”、“怀中抱月”、“李天王托塔”、“秦王倒立碑”、“旱地拔葱”、“鲤鱼打挺”等招式进行了重新的组合编排,使“古老中幡”的表演更加符合艺术规律,表演者也得心应手。为此,杨宝林、杨宝俊、杨宝合被誉为杨氏三杰,名扬杂技之林。三十年代,杨宝俊驻北京天桥打把式卖艺时,参加了京城“八大怪堂会”比武演出,因其功力深厚、技艺超人,表演起来给人以惊险卓绝之感。八大怪堂会赠他中幡道具一套,上有大幅的红底金字双层锦旗一面。“古老中幡”四个大字熠熠生辉。杨宝俊辞世后,这套中幡道具由其徒杨春升留存使用。
  “古老中幡”的殊荣,为杂技界带来了一股“中幡热”。各路艺人、班团纷纷争练“中幡”。民国初年,曾有过“没有中幡不成班”之说。中幡的殊荣,不但为自己带来了提高、发展,而且对野竹李杂技的提高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纵观野竹李的历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着十分丰厚的杂技历史文化积淀。野竹李人视杂技艺术如同自己的子孙,使其繁衍生息,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杂技艺术也养育了这里的人们,肥沃了这方土地。打开野竹李的史册,张张页页,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野竹李人与杂技艺术休戚相关。
  杂技艺术,野竹李人的自豪。

知识出处

德州文史

《德州文史》

本书德州文史第三辑记述的是今日德州、委员撷英、历史足音、英模风采、往事追怀、人物春秋、名人轶事、史海勾沉、血泪史痕、艺苑史话、乡风民俗、文史长廊、德州农业发展概述、繁荣的德州商贸流通、蓬勃发展的德州个体私营经济、京福高速公路德州南联接线工程建设纪实、激流奋进勇争先——记德州市政协委员德棉集团总经理王加毅、刘秉章与他的“四字经”和“四部曲”、勇在潮头竞风流——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苗建中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慈禧
相关人物
杨宝林
相关人物
杨宝合
相关人物
杨宝俊
相关人物
野竹李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