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02条
人物
4条
机构
1条
地名
26条
作品
7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102 条 7 / 7
9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 类型: 遗址
南窑村位于乐平市接渡镇南窑村东北(原接渡乡南窑村东南侧)。1964年,南窑遗址由江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调查发现,1983年乐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和2013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对其进行调查和考古发掘。...
9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 类型: 遗址
“新平治陶,始于汉世”。这是《浮梁县志》(清·道光版)对景德镇瓷器起源时间的记载,但没有发现任何佐证的实物。近年来,乐平南窑的考古发掘,将景德镇地区有考古实物支撑的陶瓷生产起源向前推进到唐代中叶。那么,在唐代之前,景德镇地区有瓷器生产吗?或...
9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 类型: 遗址
华家窑址位于乐平城东郊约4千米的接渡镇华家窑上村,乐安江水自东而西流经村侧,窑址即位于乐安江北岸的冲积平原上,与翥山隔河相望。翥山盛产瓷土和瓷釉矿原料,瓷窑烧造原料取自该地。 华家村古称永靖镇,旧名上窑、下窑村,传说古代有18大窑场。在上窑...
9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 类型: 遗址
张家桥古称嘉兴镇,旧名窑上村。张家桥窑址坐落在乐平市西南郊2千米的张家桥村边,此处西北石山耸立,乐安江从西侧流过,窑址位于近山临水的一个冲积平原上,又名潘家窑。窑场分布在近江约500米的条形地带。由于烧造时间短,规模小,加之平整耕地的关系,...
9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 类型: 遗址
丰源窑址位于离乐平市城区45千米的十里岗垦殖场丰源村东南侧灯盏下,西侧是“三八”水库,东侧是瓷土矿场,再往东是长乐河。1981年,丰源瓷土矿厂在勘察过程中,开掘土坑数处,从露出的窑色断面观察,堆积层达2~3米。1982年9月上旬,乐平博物馆...
9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 类型: 遗址
闵口古瓷窑址位于乐平市涌山镇北3千米许,离景德镇市15千米,距乐平城区33千米。此地古为浮乐通衢,历代都有市面,故有“闵口街”之称。1982年,景德镇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坐落于涌山河东岸的闵口村,村后“五幢庙山”即为窑址所在地,面积1...
9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 类型: 遗址
匣厂窑址位于乐平市城东郊约4千米的坎上乡匣厂村,村后岗峦起伏,乐安江自东而西流经村前,窑址就位于乐安江南岸的冲积平原上,隔河与华家窑对望。据当地群众说,该地名之所以为匣厂,即因当年主要生产为烧窑制匣钵之地,供应对岸华家瓷窑之窑具。当年窑场即...
9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 类型: 其他
镇窑为景德镇清代广泛使用的烧瓷窑炉,现存的镇窑始建于清代康熙初年,1980年由景德镇老城区窑里弄天后宫迁建于昌江区枫树山蟠龙岗,坐落在一个以陶瓷文化旅游为主题的AAAAA级景区(古窑民俗博览区)内。按照天后宫原型布局重新组合的这座镇窑,是景...
9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 类型: 其他
瓷业发展进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烧造工艺的进步。宋、元时期,景德镇瓷器烧造使用的是龙窑和馒头窑,并且龙窑的形制由长而斜向短而陡发展,并最终被馒头窑取代。而在明朝,葫芦窑成为景德镇瓷器烧造的主要窑炉,前后使用了近300年,它兼备了龙窑和馒头窑...
10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 类型: 其他
2011年10月,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复烧元代馒头窑,消失了800年的元代馒头窑再度燃起窑火。复烧品种包括元青花大罐、高温釉里红等典型元朝瓷器,重现“元青花”与元釉里红瓷的惊世魅力。经过30个小时的烧造,10月24日开窑验证复烧成功。 馒头...
10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 类型: 其他
2016年11月,徐家窑停烧38年后,在其原址上成功完成复建工程,这是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11月8日,徐家窑举办复烧仪式,经过窑工宣读祭文、向火神敬香的程序后点火开烧。11月12日开窑,瓷器烧出来的效果非常好,优质品率很高...
10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 类型: 其他
天宝现属浮梁县鹅湖镇辖。这里四面环山,盆地内地势平坦。据传,唐代黄巢起义时,两次由婺源途经此地,俯瞰盆地,见上空云雾弥漫,宛如水塘,便誉之天之宝塘,后人称天宝堂,简称天宝。自古天宝盛产水稻,产量高,品质好,在南安坦(今湘湖)米市上赢得“金天...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