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口古瓷窑址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唯一号: 140435020210003468
作品名称: 闵口古瓷窑址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7/001
起始页: 0188.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8.5
主题词: 窑址(考古)-文化遗址-中国

作品简介

闵口古瓷窑址位于乐平市涌山镇北3千米许,离景德镇市15千米,距乐平城区33千米。此地古为浮乐通衢,历代都有市面,故有“闵口街”之称。1982年,景德镇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中发现,坐落于涌山河东岸的闵口村,村后“五幢庙山”即为窑址所在地,面积18000平方米,坡面平缓,林木茂密,山南麓因修筑公路被挖掘,断面上可见遗物堆积层,厚处可达1.5米。 窑址未经发掘,从拣选的部分遗物标本来看,器物以碗、盘、碟、盏为大宗,其中以碗最多,都是青白瓷,胎质洁白,纯细。 碗可分六式。 I式:敞口,唇外卷,直壁,鼓腹,高圈足,内外满釉及底,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带水绿色,光泽度强,胎薄而纯细,器内底宽而微外凸,圈底有垫饼痕迹,高9厘米,口径15厘米,底径6.5厘米。 Ⅱ式:敞口,唇外卷,弧腹,中圈足,内外壁满釉及底,内底平釉面开细冰裂纹。圈底有垫饼痕迹,高7.5厘米,口径14.5厘米,底径7厘米。 Ⅲ式:敞口,沿外侈,斜壁、高圈足、倒置呈“斗笠形”,足小,体型小,胎薄,器壁平滑,釉面开细冰裂纹,圈底有垫饼痕迹,器型有大小之异。大者,高5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3.2厘米;小者,高4.3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3厘米。 Ⅳ式:直唇,口微内敛,弧腹,内外壁满釉及底,釉色润亮,开细冰裂纹,胎极薄,纯细,低圈足,体型小,圈底有垫饼痕迹,高4.3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3.5厘米。 V式:敞口,直沿、斜壁、内外壁满釉及底,釉面开细冰裂纹,低圈足,圈底有垫饼痕迹,高8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6厘米。 Ⅵ式:敞口,唇外卷,鼓腹、高圈足,足外撇,呈喇叭状,内外壁满釉及底,釉面开细冰裂纹,胎薄,圈底有垫饼痕迹,高8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6.2厘米。 碟可分二式。 I式:敞口,直沿、浅弧壁,胎极薄,小圈足,釉内略呈豆青色,开细冰裂纹,圈沿有垫饼痕迹,高3.5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3厘米。 Ⅱ式:敞口,直沿、浅弧壁,无足,底部微内凹,凹处有垫饼痕迹,胎极薄,纯细,内外壁釉及底,釉色极光亮,釉内有小气泡,高1.8厘米,口径3.5厘米。 高足盏:敞口,弧壁,高圈足,底宽而平,内底沿折,釉面开细冰裂纹,圈底有垫饼痕迹,口径约9厘米,足高3厘米,足径5厘米。 窑具包括匣钵和垫饼。 匣钵:用黏土,细沙混合烧成,内壁斜,呈锅形,外壁上半部为厚直沿,下半部骤折而收成小平底,上重下轻,器型大小因装烧的器物而异。 垫饼:用黏土烧成,部分混合有细砂,有环形,亦有圆形,规格大小因器物而异,烧造时,一般嵌入圈底故小于圈足。 此窑器皿系采用单体装匣钵的仰烧法装烧,瓷片上均不见任何纹饰,具有明显的宋代早期青白瓷特征,应属宋代青白瓷窑址。此外,在当地还流传着一段宋徽宗下令烧造御床的故事传说。这一窑址为研究景德镇市宋代制瓷业提供了资料。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景德镇古窑址》

出版者:江西高校出版社

本书讲述的是景德镇陶瓷窑炉发展史在陶瓷产业发展史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制瓷业的发展都与窑炉的革新进步密不可分,瓷窑的形制结构随着烧造工艺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唐宋多为龙窑,一般依山而建,具有容量大、对燃料要求低的特点。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窑址中,乐平南窑为唐代中期的土拱龙窑,而浮梁南田窑为唐代中晚期的砖拱龙窑。宋代之后,龙窑呈变短趋势,为了提升窑尾的抽风能力,龙窑选择建造在更陡的山坡上。如进坑的仓坞窑虽然依山而建,可以看到排烟孔、窑壁,但非常短小。元代,为适应精细瓷器烧造,单窑规模变小、火候更易掌控的马蹄窑和葫芦窑逐渐得到推广。到明代,葫芦窑完全代替了龙窑。清代,景德镇在葫芦窑的基础上,发明了镇窑,具有容量大、温度控制准确的特点,为景德镇大规模的瓷器烧造奠定了基础。各个时期窑炉结构的演变、烧造地点的变迁、窑业遗存的特色,展示了景德镇瓷业不同时期的烧造水平、工艺发展的脉络,反映了景德镇瓷业发展进步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闵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