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葫芦窑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唯一号: 140435020210003471
作品名称: 明代葫芦窑
文件路径: 1404/01/object/PDF/140410020210000027/001
起始页: 0200.pdf
分类: 其他
分类号: K875.1
主题词: 古代生产工具-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瓷业发展进步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烧造工艺的进步。宋、元时期,景德镇瓷器烧造使用的是龙窑和馒头窑,并且龙窑的形制由长而斜向短而陡发展,并最终被馒头窑取代。而在明朝,葫芦窑成为景德镇瓷器烧造的主要窑炉,前后使用了近300年,它兼备了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在烧成技艺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葫芦窑由前后两窑组成,因前短后长形似葫芦而得名。葫芦窑前端设窑门和火膛,后室尾部建一独立的烟囱,窑顶两侧各设有六对投柴孔。整个窑底前低后高,坡度约为1000,在一定的程度上保留了龙窑的遗风。 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景德镇葫芦窑“似卧地葫芦”,窑顶有12个圆眼,烧窑时先将窑柴投入前室火膛,烧20个小时左右,然后将窑柴从投柴孔中投入窑内,续烧4个小时左右,整个制作过程“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在御窑厂北麓的考古发掘中,考古队竟发现了六七个葫芦窑,可见景德镇明代葫芦窑的使用规模。 在考古研究对比测量数据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窑址的后室有长有短,大小不一,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对各窑周围出土后修复瓷器的比对,专家们终于破解了这个秘密。原来,葫芦窑后室长短与它的热能利用息息相关。皇宫定制的瓷器器型有大有小,导致瓷坯薄厚不一,它们所需的升温速度也不相同。大的器物成瓷较慢,一般采用后室长的葫芦窑,这样能够充分利用窑内热能;反之,烧造小器物的葫芦窑后室较短。 为了提高烧成率,明代御窑厂工匠们根据所烧器物大小来量身定制葫芦窑,不同的瓷器要在不同尺寸的窑中烧造。不难想象,当时的景德镇布满了不同形制的葫芦窑,以满足各种不同规格瓷器的烧造需求。专家们认为,不能同时烧造不同规格的瓷器,或许是葫芦窑最终销声匿迹的原因之一。 2010年6月18日,一座承载着人们梦想的明代“葫芦窑”终于破土动工。复建葫芦窑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窑房。窑房不仅可以保护窑体不受风雨侵蚀,同时还可以保证在任何天气下烧窑作业都能顺利进行。 景德镇历代窑炉的砌筑和烧造,都有着一整套异常严格、繁复的工艺,这种古老的工艺,本身就是国宝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目前,挛窑匠师仅有古窑瓷厂的余云山、余和柱两人,而且他们也只是对建造镇窑经验丰富,建造葫芦窑也是平生第一次。和清代镇窑不同,葫芦窑中间有一个收口,把窑体分成了前后两个空间。窑体从什么地方开始弯曲?弯曲度多大?拱顶多高?一切有关葫芦窑的数据都没有记载。 由挛窑师傅和把桩师傅胡家旺等组成的复烧团队,仔细研究御窑厂等处的葫芦窑遗址,仔细推敲着收口的角度和未来烧造时火焰流动的方向,凭借以往镇窑的烧造经验,最终完成了窑内工程设计。没有使用任何现代科技材料,也不用任何支撑架,挛窑师傅就这样把窑砖一圈圈砌起来,就形成了完美的弧线,而且还可以保证高温下不会变形坍塌。建成的葫芦窑窑长9.2米,最高点达2.95米,最宽处3.48米,烟囱高9.2米。成为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觅区历代窑炉的重要组成部分。

知识出处

景德镇古窑址

《景德镇古窑址》

出版者:江西高校出版社

本书讲述的是景德镇陶瓷窑炉发展史在陶瓷产业发展史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地位,历朝历代制瓷业的发展都与窑炉的革新进步密不可分,瓷窑的形制结构随着烧造工艺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唐宋多为龙窑,一般依山而建,具有容量大、对燃料要求低的特点。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窑址中,乐平南窑为唐代中期的土拱龙窑,而浮梁南田窑为唐代中晚期的砖拱龙窑。宋代之后,龙窑呈变短趋势,为了提升窑尾的抽风能力,龙窑选择建造在更陡的山坡上。如进坑的仓坞窑虽然依山而建,可以看到排烟孔、窑壁,但非常短小。元代,为适应精细瓷器烧造,单窑规模变小、火候更易掌控的马蹄窑和葫芦窑逐渐得到推广。到明代,葫芦窑完全代替了龙窑。清代,景德镇在葫芦窑的基础上,发明了镇窑,具有容量大、温度控制准确的特点,为景德镇大规模的瓷器烧造奠定了基础。各个时期窑炉结构的演变、烧造地点的变迁、窑业遗存的特色,展示了景德镇瓷业不同时期的烧造水平、工艺发展的脉络,反映了景德镇瓷业发展进步的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景德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