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668条
人物
119条
机构
147条
事件
327条
专题
75条

检索条件

共 668 条 41 / 45
60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福建民间使用白银作货币,有银两和银元两类。 银两属秤量货(①指秤量计算的货币。)币因形状和时代不同,有不同的称谓。隋唐以前称饼、笏、铤。宋称银锭。元又改称元宝。明清银锭形状改为马蹄形。 福建开矿冶银始于宋代。其时,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市场...
60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福建最早出现的是外国银饼,称重计算,大的称“马钱”,是海马形,中的称“花边钱”,小的称“十字钱”。“花边钱”有大中小三等,大的重七钱三分左右,中的重三钱有奇,小的重一钱有奇。民间通称为“洋番”或“番钱”。明末,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外商到本省...
60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光绪十六年(1890年),福建官局开始铸造银角,币面铸有“台湾省”字样,二角币重1.44钱,一角币重0.72钱,半角(五分)币重0.36钱,含银量都是82%,至光绪二十九年停铸。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本省绅士孙宝王f呈官批准,在福州...
60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清末在钱币铸造技术上与铸造形制上有一次改革,即把用手工业生产方式铸造的方孔钱改为用机器铸造没有方孔的铜元。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8月,闽浙总督许应骙提出用福建银元局机器,仿照广东办法开铸机制铜元,每枚当十文铜钱使用,按照湖北省办法由...
60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民国3年(1914年)2月8日,国民政府公布发行1种五分镇币。民国24年又发行五分、十分、二十分3种镍币。当时本省市场流通使用镍币较少。至民国25年3月,中央银行运到第一批镍币1万元。因数量不多,不敷分配。后运到第二批镍币5万元,币值有五分...
60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福建历史上使用黄金作为财富贮藏或大额支付之用。黄金的计量一般16小两为1斤,20小两为1镒。有方形、元饼、马蹄形、铤形、元宝多种形状,其名称和计量在各地各个时期并不划一。 民国时期福州钱庄所使用的金块,称“足赤”,也称“烚赤”,一般是长方形...
60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咸丰三年(1853年)7月,闽浙总督王懿德奉令在福州南台设立永丰官钱局,经营省库款,开始发行“官银票”和“大清宝钞”(钱票)。 咸丰八年(1858年)2月,永丰官钱局发生舞弊案,御史陈濬提出严究。总督下令将南台永丰官钱局管事缉拿到案,管事供...
60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10月,福建官钱局成立于福州,发行银元票,包括大洋票和小洋票。该局光绪三十三年改名为福建官银行,后因滥发官票,发生挤兑,无力应付而倒闭,停发官票,最后余额为3088元,合台平银2161.60两。
60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清同治二年(1863年),福建省各地钱庄、银号、商行发行的直式大票,有庄票(①庄票指钱庄签发的本票。采用不记名式,在市面流通,视同现金。)、本票(②本票一般为银行所签发,用以代替现金,又分为定期本票和即期本票。)、期票(③期票是商业票据的一...
61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福建省钱庄或银号开给客户的本票或期票,以银两为计算单位的直式大票,通称银票。 道光年间,福州银票和钱票相辅使用。咸丰二年(1852年)因太平天国革命爆发,连年战争,军需浩繁,清廷授命福建官钱局发行“银票”。其时,本省各地的一些钱庄、银号、汇...
61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福建省各地钱庄和银号开出的直式大票,以银元为计算单位,通称“银元票”。在福州地区又称“台伏票”,后改制为“大洋票”,也称“划洋”。银元票有即期和远期之分,市场贸易往来凭以代替银元使用。
61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全省各地除银钱业外的公司、行号、汇兑庄、当铺等组织,未经政府批准,以代价券或流通票名义所发出的私票,种类繁多,情况复杂,流弊不少。 私票发行时,都鼓吹信誉好,准备金充足,凭票兑现等,但倒风时起,人民受害无穷。如尤溪、闽清等地的广豫汇兑庄发行...
61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是英国在华最有势力的一家,总行设在香港。该行于同治五年(1866年)成立福州分理处,同治七年(1868年)改为分行,发行以西班牙本洋为单位的银元票,面额有一元、五元、十元、二十五元、一百元5种,发行纸币总额从不公布。光绪四年...
61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该行成立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总行设在台北市,是日本政府的殖民地银行。该行在福建厦门和福州先后成立分支机构,曾发行面额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等多种银行券,流通于福州、厦门等地。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该行...
61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 类型: 其他
该行系中美商人合办,民国11年(1922年)开业,总行在福州,厦门设分行,发行一元、五元、十元3种纸币。民国14年12月止,共发行205万余元,流通于福州、厦门等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