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历史上流通使用的其他金属币简介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唯一号: 130034020220000171
专题名称: 福建历史上流通使用的其他金属币简介
文件路径: 1300/01/object/PDF/1300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073.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福建历史上使用黄金作为财富贮藏或大额支付之用。黄金的计量一般16小两为1斤,20小两为1镒。有方形、元饼、马蹄形、铤形、元宝多种形状,其名称和计量在各地各个时期并不划一。 民国时期福州钱庄所使用的金块,称“足赤”,也称“烚赤”,一般是长方形,重量为新议平6两、10两等。钱庄的金块铸有牌号及重量,6两以下都以小块出售。另有一种20两的金块,外形、成色和10两同,非福州钱庄所铸。当时台湾银行基隆支行分析福州钱庄所铸的1两金块,按日本秤量为9.68钱,成色含纯金0.9857,含银0.014,杂耗0.0003。福州也有中央造币局所铸的999%成色金块,在市场上最受欢迎。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金融志

《福建省志·金融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上限不限,下限至1988年,以本省金融活动的主要客体、主体、服务方式、管理方法为纲,采取篇、章、节、目的结构形式。各篇同一层次的分类标准力求统一,特殊情况,酌设其他标准辅助。为突出重点和特色,它综合反映志书断限以内福建省货币金融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为领导机关、科研单位和其他有关部门提供历史资料和现实情况,将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金融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积极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