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黄东” 相关
共 12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武夷精舍建成之后从学于朱熹的门人有:潘柄、潘植、滕珙、包扬、周明仲、陈文蔚、包定、董铢、林成季、宋之源、宋之润、宋之汪、吕道一、赵师渊、林鼒、窦从周、窦澄、方壬、吴寿昌、吴浩、蔡渊、郭浩、黄东、潘履孙、杨楫、张巽、陈孔硕、陈孔夙、...
2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熹考亭沧洲精舍的朱子门人163人,其中包含于寒泉、云谷、蔡元定、林用中、詹体仁、刘炳、方士繇、廖德明、周谟、黄干、滕璘、梁瑑、饶干、陈埴、徐昭然、吴必大等。
3
知识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黄氏是中国姓氏中历史悠久的显姓之一。根据黄榦后裔黄兆麟的断言,黄氏源自高阳之子卷章,经过几代传承和分支,最终形成了江夏黄氏。黄氏家族中出现了许多杰出人物,其中著名理学家黄榦对家族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探讨黄氏的源流、江夏黄氏...
4
知识出处: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自觉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邓广铭在评价陈来所著《朱子书信编年考证》时指出:“在南宋中叶,朱熹在学术思想界享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当时的学者士大夫与他具有学术思想上的联系的,实繁有徒。因此,朱子书信的涉及面便极为广泛。唯有像陈来之具有深厚的功力,才能进行博洽的稽...
5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章详细描述了黄榦的出身和家族传承,包括他的父亲、祖父和曾祖父的事迹,还介绍了黄榦的家乡青山村和福州的历史背景。文章还提及了黄榦的早期教育和受到的启蒙,以及他父亲黄瑀在地方任职时的廉政治绩。
6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黄榦的成长经历、家庭教育和为官清廉,以及他对父亲黄瑀的怀念和为父亲守孝的经历。文章还介绍了黄榦的哥哥们回乡丁忧守制的情况,以及黄榦专心攻读、守墓庐读的经历。文章通过描述黄榦在守孝期间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了他对父亲的怀念和对学问的...
7
知识出处: 黄榦:朱子学第一传人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黄榦在求学过程中得到刘清之的赏识并被推荐到朱熹门下深造的经历。文章详细描述了黄榦在刘清之处展现的才思敏捷和悟性,以及他得到刘清之推荐前往朱熹门下学习的过程。
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黄榦(1152—1221),字季直,一字直卿,号勉斋。福州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区)人。父黄瑀,宋高宗时曾官至朝散郎,任监察御史,甚有政绩。逝世后,朱子应黄榦之请为撰《朝散黄公墓志铭》。 乾道四年(1168),黄榦十七岁时,曾游学闽县学者淡斋...
9
知识出处: 大儒世泽——朱子传 | 时代: 南宋
黄榦,闽县(今福州)人,字直卿,号勉斋,父亲黄瑀——朱子任职同安时,奉檄往永春,曾造访永春县令黄瑀。黄榦天资聪颖,少年之时勇猛有力,敢于担当,有任重道远的决心。黄榦的兄长黄东在吉州当官,黄榦也随兄长到了吉州,因而认识了朱子的学生刘子澄。 特...
10
知识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 时代: 不详
长兄黄杲(1140—1179),字升卿,又字教卿。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官至宣教郎,曾历任湖北漕司、江西提刑司检法官。居家孝友,从政廉洁,“挺挺有父凤。”
11
知识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 时代: 不详
黄查(1147—?),字明甫,未仕。晚年由黄榦奉养。嘉定十三年(1220)九月,黄榦《辞知潮州复郑知院》书中云:“家兄见存者,年七十有五,饥穷至骨。向来从官,分俸以养。”(《勉斋集》卷十)黄榦排行第四。五弟黄栒(1155—1169),字良卿...
12
知识出处: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自觉 | 时代: 南宋
黄榦(1152—1221年),字直卿,学者称勉斋先生,谥文肃,福州闽县(今属福建)人,历知州县,官至安庆知府,有政声。黄杲、黄东之弟,朱子女婿。师事朱子近三十年,朱子极为器重。有著作多种,并广收门徒,光大师传,影响深远。《语类》载其所录一百...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