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陆九渊” 相关
共 26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清代临川文学家李结在《南园答问》一文中对江西历代文化的繁盛原因作了精辟独到的分析。其中在谈到文化思想相互承传及发展的关系时,特别提到临川才子是“晏临川开荆国文公,李盱江传南丰子固;古今大家,七有其三,文鉴佳篇,十居其五。”形象地说明了临川思...
2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江西是理学之乡,南宋时它的积极结果是使庐陵出现许多犯颜敢谏,英勇抗敌的慷慨忠烈之士,而陆九渊的“心学”却发展了临川文化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
3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 类型: 正文
因家族渊源而组成一家几代人的作家网是宋代临川作家队伍形成的一个突出特点
4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月石》宋·陆九韶;《将往鹅湖作》 宋·陆九龄;《鹅湖和教授兄韵》宋·陆九渊;《疎山》宋·陆九渊等。
5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三陆祠遗址明天顺六年,巡按江西御史吕洪在原槐堂书院废址建祠,祀梭山(陆九韶)、复斋(陆九龄)、象山(陆九渊)三先生。正德十二年重修。正德十六年建造牌坊。清咸丰六年祠被毁坏,十年又经修葺,十一年尽毁,后又重建。祠今无存,原址现建有县招待所。
6
知识出处: 金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宋陆梭山墓在陆坊乡青田桥罗首峰南麓,与象山墓相距很近。墓葬大小与民间同,面积约6平方米,墓面为石砌,保存尚好。名九韶,陆九渊的四兄,与弟九龄、九渊同为著名学者,世称金溪“三陆”。
7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当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仰望抚州历史星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壮丽画卷,凝固了历史的记忆,倾注着人们对未来的愿景。驻足回望处,中国梦飞翔。在历史的尘嚣之上,抚州人民的幸福梦正渐行渐近、熠熠生辉,新的光荣与梦想将由我们续写辉煌篇章!
8
概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从地形图上看抚州,巍巍武夷盘亘于东南,绵绵雩山逶迤于西南,似两片金叶镶嵌着赣抚大地;抚河则像一条银链贯通境域南北。
9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初唐大诗人王勃写下“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名句,但当时抚州著名才士尚不多。晚唐时,国家经济重心南移,抚州在全国地位上升,“人杰地灵”优势初露端倪。
10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人历来富有创新精神。宋代中期,李觏就曾大胆提出“言利”“言欲”的合理性,反对虚伪道学。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精神变法图新,成为11世纪中国杰出的政治改革家。陆九渊突破朱熹僵化的“格物”理论,创立肯定人...
11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金溪古今著名人物有理学家、教育家陆九渊及其兄陆九韶、陆九龄,历史学家、文学家危素,文学家曾坚和冯咏,女诗人何师韫,明开科状元、天文学家吴伯宗,名臣吴悌、蔡国用、杨蘸,抗倭名将黄朝聘和傅良桥,医学家龚廷贤和龚居中,方志学家王有年,画家吴宏,书...
12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据考古发现,区域内最迟在新石器晚期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先秦时期,赣东的土著居民是山越人,后随着中原汉人陆续迁入,山越人逐渐被汉族人同化。西晋太康初年(公元281),抚州始有人口数量记载,当时临川郡辖10个县,有人口8500户。
13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隋代始定“抚州”之名。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残暴和隋末的大规模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痛苦至极,史称“率土百姓,零落殆尽,州里萧条,十不存一”“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而抚州境域则不断吸纳北方士人定居,包括今福建...
14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81年—1983年,域内社科工作者李嘉祥、江淮、罗传奇等人对王安石、曾巩、汤显祖等抚州历史文化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撰写出一批论文。1985年—1988年,罗传奇、吴林抒、傅林辉、陈圣、杨佐经、万斌生、黄铭锡和吴凤雏等一批论文和专著先后发表...
15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1981年—1983年,域内社科工作者李嘉祥、江淮、罗传奇等人对王安石、曾巩、汤显祖等抚州历史文化名人进行深入研究,撰写出一批论文。1985年—1988年,罗传奇、吴林抒、傅林辉、陈圣、杨佐经、万斌生、黄铭锡和吴凤雏等一批论文和专著先后发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