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的宗教、思想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047
颗粒名称: 临川的宗教、思想文化
分类号: I0
页数: 2
摘要: 清代临川文学家李结在《南园答问》一文中对江西历代文化的繁盛原因作了精辟独到的分析。其中在谈到文化思想相互承传及发展的关系时,特别提到临川才子是“晏临川开荆国文公,李盱江传南丰子固;古今大家,七有其三,文鉴佳篇,十居其五。”形象地说明了临川思想家互相启迪,继承发展的渊源关系。临川文化的思想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在多种文化关系相互撞击,相互借鉴,相互汲取的过程中走向博大精深的。临川文化思想是一个丰富的结构体系,它是在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发展的背景下,以自身独特的精神构架和心理内涵独树一帜,是有独特演变规律和旺盛生命力的区域文化系统。
关键词: 宗教文学 文学理论

内容

再次是作用于人们精神构架的临川宗教文化、思想文化结构。疏山寺、麻姑山、曹山寺是临川宗教文化活动比较集中的名山和名寺。处金溪浒湾疏山群岭之中的疏山寺史载为唐朝隐士何仙舟隐居之地。唐中和二年(882)始创白云寺,后抚州刺史危全讽邀请园照大师为主持,南唐时改名疏山寺。地处宜黄城南乡的曹山寺,由唐代僧人本寂禅师创立,为佛教禅宗曹洞宗发脉地之一,在佛教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南城的麻姑山,是江南名山,唐时皇帝为之立庙,于是道士争相讲道,麻姑山成为江南一带道教胜地。 临川是思想文化非常发达的地区之一。李觏是北宋中期一位重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也是临川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既是范仲淹所领导的“庆历新政”的积极拥护者,又是王安石所推行新法的思想先驱者。王安石在哲学思想方面,表现了唯物主义所固有的战斗风格,“荆公新学”在中国思想界统治长达60余年,对后来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发生了重大影响。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是中国思想宝库中一笔珍贵的遗产。陆九渊是临川哲学史上最为重要的哲学家,他建立了一个与程朱“道学”相抗衡的“心学”哲学体系。他所强调的主观能动作用和注重思考精神,给程朱“道学”是一个冲击,在客观上起了解放思想作用,成为临川文化相当重要的精神动力。江西为理学之乡。临川同样具有十分丰富系统的理学体系。元代著名理学家吴澄的哲学思想渊源于陆九渊,但又参以朱熹的思想特点。他的思想可以说是从宋代程、朱理学至明代王学的过渡,具有承先启后作用。明代中叶泰州学派大师罗汝芳,是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启蒙老师,是著名思想家李贽十分推崇的前辈,他是明代中叶思想家中很有影响的人物。 清代临川文学家李结在《南园答问》一文中对江西历代文化的繁盛原因作了精辟独到的分析。其中在谈到文化思想相互承传及发展的关系时,特别提到临川才子是“晏临川开荆国文公,李盱江传南丰子固;古今大家,七有其三,文鉴佳篇,十居其五。”形象地说明了临川思想家互相启迪,继承发展的渊源关系。临川文化的思想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在多种文化关系相互撞击,相互借鉴,相互汲取的过程中走向博大精深的。临川文化思想是一个丰富的结构体系,它是在中华民族文化思想发展的背景下,以自身独特的精神构架和心理内涵独树一帜,是有独特演变规律和旺盛生命力的区域文化系统。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觏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陆九渊
相关人物
李结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曹山寺
相关地名
疏山寺
相关地名
麻姑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