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之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临川文化史》 图书
唯一号: 140220020210000092
颗粒名称: 理学之乡
分类号: B2
页数: 4
摘要: 江西是理学之乡,南宋时它的积极结果是使庐陵出现许多犯颜敢谏,英勇抗敌的慷慨忠烈之士,而陆九渊的“心学”却发展了临川文化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
关键词: 心学 陆九渊

内容

第二,江西是理学之乡,南宋时它的积极结果是使庐陵出现许多犯颜敢谏,英勇抗敌的慷慨忠烈之士,而陆九渊的“心学”却发展了临川文化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
  《吉安府志》曾云:“欧阳修一代大儒开宋文章之盛,士相继起者,必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敢谏为忠,家诵诗书,人怀慷慨……。”庐陵虽然是彬彬才子之乡,但庐陵君子与义士同风,有着嫉恶如仇,耿直敢谏的优秀品质。或许是颜真卿不附奸相,守全大节的忠烈壮举的深刻影响,庐陵人对颜真卿有着特殊的感情。曾主持著名的白鹭州书院的欧阳守道曾说:“此州之君子皆颜鲁公之流风遗俗也。鲁公事君有犯无隐,愠于群小,之死不回,此州之君子立朝不如此乎?鲁公远谪,所至安之,流落复归,终不惩艾;此州之君子去国不如此乎?鲁公八十元老,殒于贼手,高风劲节,谁其俪之……以鲁公为比,此州俗化,受鲁公赐多矣。”①为世人仰慕的庐陵人胡铨,系南宋名臣,被人称之为“忠诚贯金石,节义凌冰霜。”他一生忠义,与秦桧不共戴天,曾上疏《戊午上高宗封事》,反对议和,规讽高宗,乞斩王伦、秦桧、孙近3人,以谢天下,使朝庭上下为之大震。他不仅慷慨激昂,痛快淋漓,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为世人感叹仰慕,而且文章也汪洋恣肆,为文人传诵。秦桧诬胡铨“狂妄凶悖,鼓众劫持” 他却正义凛然,书“以身去国故求死,抗疏犯颜今独难”,表示自己与卖国贼誓不两立。特别是南宋亡国前后,庐陵地区出现了一大批爱国者和民族英雄,其中以文天祥为代表,在他周围集聚了一批忠烈之士。民国年间的《吉安县志·序》云:“吉州自宋明迄今,人物之盛,炬烨天下,其当夫国家颠危之会,树大节、立大义者踵起。宋明季世,捍御外侮,风动一方。或转战南服,或规复郡邑,此间万千忠臣义士,烈妇贞女,其正气垂于无穷。”曾创造白鹭洲书院的吉州知府江万里,元兵陷落饶州(今波阳)时,率其妻子赴水而死,保持了自己的高尚节气。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代表南宋朝庭去与元军谈判时,被元军扣押,历尽艰难九死一生,逃出元营后继续坚持抗元,并收复赣南许多失地,后寡不敌众,在率兵突围时与家室离散,妻女被俘。家破人亡的巨大悲痛没有挫伤他的斗志。被元军俘虏后,热情不减,斗志不变,气节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诗句,慷慨赴死。与文天祥同庚同乡同窗的邓光荐,家中12口老幼死于元军屠刀之下,与文天祥患难与共,深得文天祥信任,文天祥就义前,表示死后要由邓光荐来写《墓志铭》,为了纪念当时跟随文天祥英勇抗元的英雄人物,邓光荐写下了著名的《文丞相督府忠义传》。庐陵人王炎午,响应文天祥募兵抗元,元兵攻陷临安,王炎午毁家产以供军饷,文天祥就义后,他从此隐居不仕,闭门在家,致力诗文,抒发忧国情怀。这些庐陵豪杰,为救亡国,英勇斗争,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同时也留下许多抒写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文天祥,把自己跋涉鲸波,辗转斗争,万难不屈,万死不辞的经历都熔铸成诗,抒其忠怀之情,发惨恸悲愤之思,慷慨沉雄,韵调天成,为宋诗留下最后的光辉诗篇。包括文天祥在内的庐陵抗元志士中,出现了一批爱国词人,如刘辰翁、罗志仁等,作品收在《名儒草堂诗集》里,后世称“凤林书院体”。清人厉鹗在《论词绝句》中说:“不读凤林书院体,岂知词派有江西!”另外,明代东林党“三君子”之一、著名诗人、吉水邹元标,为官清廉耿直,因忤丞相张居正,廷杖八十,谪戍贵州;张居正病殁,元标奉诏复官,但又奏疏万言,力陈民瘼,再遭贬谪; 30年后,又进刑部右侍郎,时宦官魏忠贤揽政,邹元标属东林党人,又以耿直敢言著称,为魏忠贤所不容,辞官归里。像这样一身正气,狷介敢谏的官吏,在庐陵为数不少。明末庐陵还出现了“志寄剑锋,诗成风骨”的抗清女诗人刘淑英,她起兵复家仇,雪国耻,其志虽未遂,却造成了刚烈雄豪之诗风,一扫闺秀诗脂粉气。专记反清志士的《江人事》一书特为她立《女贞传》,赞扬她“一时文士,无出其右。” 而陆九渊的“心学”,发挥了孟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十分注重人的独立意识和自主精神。这与临川文化内涵中的独立自守,勤奋进取思想是很吻合的。陆九渊反复讲人要立志,要振作精神,“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①他对学生说:“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少缺,不必他求,在乎自立而立”。又说:“正坐拱手,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缺?”他告诫学生要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趋炎附势。“自立最难,一人力抵当流俗不去,须是高眼看破流俗方可。②正是有了这种精神境界,就能大义勇为,自觉奋斗,在国家民族的危亡之秋和个人生活的关键时刻,临危不惧,大义凛然,捍卫国家和自身的尊严和人格。临川才子的自尊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很强的。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使临川才子脱颖而出。他们心怀大志,废寝忘食,勤于积累,勇于突破。朱熹在《进士题名记》中称赞建昌府,“其民气刚而才武,其士多以经术论议文章致大名。”著名诗人黄庭坚称赞东乡县“处士有岩穴之雍容,文章有江山之秀发。”①明初崇仁县杰出的哲学家吴与弼,年轻时即抛弃功名利禄,谢绝世俗交往,潜心学问。他讲学乡间,躬耕食力,粗衣敝履,饭粝蔬豆,一生清贫,即使家境窘困,也矢志不移,并以“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的诗句鼓舞自己,表现了极其顽强的奋斗精神。临川才子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也化作一种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斗争精神。明代宜黄著名爱国将领、抗倭名将谭纶,与戚继光共抗倭寇,威振东南。清代宜黄著名禁烟将领黄爵滋,处清王朝国运衰微的封建社会晚期,奉朝廷之命,多次往返浙闽沿海视察禁烟情况,他频繁上奏,请求增设饱台,招募船勇,积极备战,整个鸦片战争期间,始终主战,反对妥协,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附注

① 《吉安府志·艺文志》《颜鲁公祠礼》 ① 《陆九渊集》卷35 ② 转引自王炳照、郭齐家《中国教育家评传》 ① 《东乡县志》

知识出处

临川文化史

《临川文化史》

出版者: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地:1993年11月

该书上起远古,下迄近代,共19章,约35万字。全书以中华文化为总体背景,观照赣文化的发展态势,论述了临川文化的生态环境,界说了临川文化的概念涵义及该文化的结构、特征,阐述了临川文化发展的脉络及其分期,在此基础上,系统全面地描述了临川文化在哲学、文学、史学、教育、戏剧、艺术、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科学技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繁荣景象,评说了有关代表人物的业绩和成就,分析了临川文化兴盛的原因、地位和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视野广阔的地方文化史佳作。

阅读

相关人物

陆九渊
相关人物
颜真卿
相关人物
胡铨
相关人物
文天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