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绍兴市” 相关
共 16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 类型: 正文
本文为按全国行政区划排列的部分制浆造纸单位名录。
2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2006年举办的多个与造纸行业相关的研讨会和技术交流会,包括全国造纸化学品及造纸工艺装备应用技术研讨会、中国非木浆造纸可持续性发展项目研讨会、中国造纸学会第八届造纸化学品应用技术与推广研讨会、中国林纸企业家俱乐部研讨会、中国造纸化...
3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7 | 类型: 正文
本文收录了国内相关产业企业的名录,其中包含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恒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红星淀粉厂、北京华伦造纸脱水器材有限公司、北京华伦纸业有限公司、北京汇森纸制品有限公司、北京吉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
4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8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全国26个省的多家造纸及相关行业公司情况,列举了包括北京信汇科技有限公司、ABB制浆造纸部、FAG中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NDC红外技术公司、奥地利GAW集团总代理捷汉造纸设备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公司,涵盖了制浆造纸、自动化技术、...
5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9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介绍了位于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庄市的多家造纸及相关企业。这些企业涵盖了生活用纸、工业纸板、卫生巾、卫生纸、面巾纸、瓦楞纸、棉浆纸等各类纸品的生产,以及一些特殊工业用纸的生产。
6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相较于汉代有了显著进步。
7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隋唐时期,全国统一促进了造纸技术的传播与发展,使得产纸区域迅速扩大,从业人员剧增。据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研究,主要造纸生产集中地分布于陕西、北京、山西、甘肃、新疆、山东、江苏、湖南、湖北、广东、四川、浙江、安徽、江西、西藏及福建等1...
8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竹纸以整根竹茎制造,是造纸技术重要进步。北宋后,长江流域丰富的竹资源推动竹纸发展。竹纸纤维丰富,古人受其纺织用途启发用于造纸。北宋文人喜用,质量提升成名品。南宋苏州也产竹纸,与蜀纸齐名。竹纸因平滑受墨、价廉受喜爱。
9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元时,纸在原料与加工上超越前代,各地纸品各具特色。加工纸如澄心堂纸等广受欢迎。徽州楮皮纸因水质清澈而著名,宋代进贡的麦光、白滑纸备受赞誉。明代后,内府改用他处纸。
10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唐代后期印刷特点多样化,除宗教印刷品外,还出现了字典、音韵等语言文字方面的工具书、相宅、算命书及历书等。民间刻书商为追求利润,有时提前印出历书投放市场,挑战皇权。唐末中央政权削弱,为私历的出现提供了机会。民间造印私历岁岁如此,四川...
11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宋代雕版印刷技术进入黄金时代,这得益于从中央到地方再到民间的广泛刻书活动。中央政府各部门如国子监、崇文院等,以及地方政府机构和私人书坊、寺院等,都积极参与刻书事业,出版了大量种类齐全的书籍。其中,国子监刊本质量上乘,成为印刻的最高...
12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 类型: 正文
据《虬川黄氏宗谱》记载,黄氏一世祖黄文炳于唐末迁至歙县虬村务农。徽州作为文房四宝产地及印刷中心,工商业发达。明代起,黄氏家族转向刻书行业,经世代相传,万历年后进入雕刻版画黄金时代。黄氏所刻版画能忠实再现复杂画稿,备受专业画家青睐。
13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澄心堂纸是南唐特产,极佳,后世多有仿制。以其坚韧光润、帘纹美观闻名,规格较窄,多用于书画。
14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代竹纸发展迅猛,产量多,尤以浙江、四川最盛。竹纸用于书写、印刷,工艺不断革新,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化载体。
15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元朝统一全中国后,大力发展官手工业,造纸业得以兴盛。印刷术的创新和纸钞的大量发行促进了造纸业的发展。元代印刷中心多在造纸业发达地区,尤其是南方竹纸、皮纸产量丰富,印刷业更为兴旺。木活字和套版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元代印刷技术的巨大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