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宋代纸品种的综合介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56
颗粒名称: 一 关于宋代纸品种的综合介绍
分类号: TS761.1
页数: 2
页码: 193-19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宋元时,纸在原料与加工上超越前代,各地纸品各具特色。加工纸如澄心堂纸等广受欢迎。徽州楮皮纸因水质清澈而著名,宋代进贡的麦光、白滑纸备受赞誉。明代后,内府改用他处纸。
关键词: 宋元时期 造纸原料 品种介绍

内容

宋元时不但在造纸原料方面,而且在纸的加工和品种方面都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南宋人
  陈槱(1150~1201年在世)《负暄野录》卷下《论纸品》中介绍说:
  布缕为纸,今蜀牋尤多用之,其纸遇水滴则深作窠臼,然厚者乃尔,故薄而清莹者乃可贵。古称剡藤,本以越溪为胜。今越之竹纸甲于他处,而藤[纸]乃独推抚[州]之清江,青江佳处在于坚滑而不留墨。新安玉版[纸]色理极腻白,然纸颇易软弱,今士大夫多糨(糊)而后用,既光且坚,以梅天水淋,晾令稍干,反复捶之,使浮葺去尽,筋骨莹沏,是谓之春膏,其色如蜡。若以佳墨作字,其光可鉴。故吴笺近出,而遂与蜀产抗衡。江南旧称澄心堂纸,刘贡父诗所谓百金售一幅,其贵如此。然为吴、蜀所掩,遂不盛行于时。
  此处所说的刘贡父为刘攽(1023~1089)之字,我们疑心当为刘敞(1019~1068)之字刘原父。从这段记载中可知宋代各产地及纸的品种与特点,有四川的厚、薄麻纸、浙江剡溪的藤纸、江西抚州的清江纸(藤纸)、浙江绍兴的竹纸、安徽新安的玉版纸(皮纸)、苏州的竹纸和安徽歙州的宋仿澄心堂纸(楮皮纸)。北宋人苏易简《文房四谱》卷四《纸谱》云:“蜀中多以麻为纸,有玉屑、屑骨之号。江浙(浙江)间多以嫩竹为纸,北土以桑皮为纸,剡溪以藤为纸,海人以苔为纸。浙人以麦茎、稻秆为之者脆薄焉,以麦藁、油藤为之者尤佳②。因而对陈槱的上述记载,又补充了浙江稻草纸及麦杆纸、北方的桑皮纸,且指出川麻纸有玉屑纸及屑骨纸之名号。
  明人屠隆(1542~1605)《纸墨笔砚笺·纸笺》谈到宋纸时指出:
  有澄心堂纸极佳,宋诸名公写字及李伯时(李公麟)[作]画,多用此纸。……有歙纸,今徽州地名龙须者,纸出其间,光滑莹白可爱。有黄、白经牋,可揭开用之。有碧云[笺]、春树笺、龙凤笺、团花笺、金花笺。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陶榖(903~970)家藏数幅,长如匹练,名鄱阳白。有藤白纸、观音帘纸、鹄白纸、蚕茧纸、竹纸、大笺纸。有彩色粉笺,其色光滑,东坡(苏轼)、山谷(黄庭坚)多用之作画、写字①。此外所提到的澄心堂纸、黄经笺、白经笺、碧云笺、春树笺、龙凤笺、团花笺、金花笺
  及彩色粉笺,都是宋代的加工纸名称。澄心堂纸是仿制五代澄心堂纸而制成,其他名目的纸或经染色、加蜡、添粉,或以泥金绘成图案,或兼而有之。巨幅匹纸、鄱阳白、观音帘纸、鹄白纸及大笺纸,应均为细白精细的皮纸,供作高级文化用纸。
  《宋史·地理志》(1345)更载徽州府贡白苧纸,池州贡红白纸,成都府贡笺纸。关于徽州贡纸情况,还见于淳熙《新安志》(1114)卷二《贡纸》条,其中提到宋代新安(今安徽徽州)向朝廷解运的贡纸时写道:“贡表纸、麦光、白滑、冰翼纸。..熙宁(1068~1077)中,贡白滑纸千张、大龙凤墨十斤。元丰(1078~1085)中,贡白苧十匹,纸如熙宁,而无墨。”同书更载北宋时新安“上供七色(种)纸,岁百四十四万八千六百三十二张(44.8万余张)。七色者:常样、降样、大抄、京连、三抄、京抄、小抄。自三抄以下,折买奏纸是为七。外有年额折银纸。..大中祥符四年(1011),以歙州岁供大纸数多,颇劳民,思有以宽之。”大抄纸是作榜纸用的,表纸即奏本纸,麦光纸、白滑纸、冰翼纸和凝霜纸,都是指洁白平滑而细薄的楮皮纸。常样、降样、大抄、京抄、京连、三抄、小抄等名目,是就纸的规格尺寸而言者,共有七个尺寸的纸,故称“七色纸”,不是指七种颜色的纸。
  弘治《徽州府志》(1502)卷二《物产志》进一步解释说:
  旧(宋)有麦光、白滑、冰翼、凝霜之目,歙绩溪界中有地名龙须山,纸出其间,名龙须纸。大抵新安之水清澈见底,利以沤楮,故纸如玉雪者,水色所为也。其岁晏敲冰为之者,益坚韧而佳。宋时纸名则有所谓进昇、殿昇、玉版、观音、京帘、堂昇之类,亦出休宁之水南及虞芮、良安、和睦三乡,余见《拾遗忘》。按旧志(淳熙《新安志》)虽载此,然今新安纸绝无佳名,惟市于常山、开化二县者乃佳②。
  由此我们知道宋代徽州地区楮皮纸产地及当地水质情况。这一带的纸在五代南唐时便供内府使用,宋代时一仍其旧,明代起内府才改用别处纸。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槱
相关人物
刘攽
相关人物
李伯时
相关人物
陶榖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新安市
相关地名
歙州市
相关地名
绍兴市
相关地名
成都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