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竹纸的崛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051
颗粒名称: 一 竹纸的崛起
分类号: TS75
页数: 5
页码: 185-18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竹纸以整根竹茎制造,是造纸技术重要进步。北宋后,长江流域丰富的竹资源推动竹纸发展。竹纸纤维丰富,古人受其纺织用途启发用于造纸。北宋文人喜用,质量提升成名品。南宋苏州也产竹纸,与蜀纸齐名。竹纸因平滑受墨、价廉受喜爱。
关键词: 宋元时期 竹纸 崛起

内容

前已指出,从用麻料破布过渡到用树皮纤维造纸,是一大进步。而从用木本植物茎杆的韧皮部到利用整个茎杆造纸,又是一大进步。竹纸就是用竹的整个茎杆,经一系列复杂工序处理后最终成纸的。麦杆纸、稻草纸也是按竹纸原理制造的。古代人虽不知道这中间的科学奥妙,却从实践中通过试验认识到,竹茎含有适用于造纸所需的纤维,对竹茎施以强力的机械-化学作用能使其硬质软化为纸浆,再荡帘抄造。所施加的机械-化学作用即舂捣、沤制和蒸煮,都是早已行之有效的传统技术,问题在于将这些技术用于新型原料上,这中间需要有一种突破传统的新的思路,是带有改变观念性的大胆创举,因而可以认为是一种发明。我们认为竹纸的制成就属于这种情况。
  前一章谈到9~10世纪的唐末竹纸已初露头角,但产地不广、产量有限,还没有引起人们更大的注意和普及。竹纸的真正发展是在北宋以后,迄今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竹纸实物也是从北宋开始的。这是北宋开发江南自然资源运动中的一个产物。中国长江流域和江南许多省份都盛产各种竹类,据不完全统计,适于造纸用的竹至少多达50种,产量很大、分布很广,山区平野几乎到处都有。竹料含维管束和基本组织,而维管束及其内部导管、筛管、细胞孔管壁,均由纤维细胞所组成,纤维细胞含量占细胞总面积比的60~70%,这就提供了丰富的纤维来源①。竹纸显然是在皮纸技术达到相当程度的发展之后才出现的。使人们产生用竹造纸的想法,还可能由于发现用嫩竹可作绳索,甚至用竹纤维可作鞋或织成布②,从而联想以其造纸。而古人早就掌握一条规律:凡可供纺织或搓绳的纤维均可造纸。
  北宋文人苏轼(1036~1101)《东坡志林》(约1101)卷九云:
  昔人以海苔为纸,今无复有;今人以竹为纸,亦古所无有也③。
  比这还早的记载见于苏易简(958~996)《文房四谱》(986)卷四《纸谱》,其中说:
  今江浙间有以嫩竹为纸。如作密书,无人敢拆发之,盖随手便裂,不复粘也④。此处“江浙”指浙江,不可理解为今江苏及浙江。从北宋初苏易简的记载看,这时浙江所造竹纸已用于书写,但纸质仍不够坚韧。如果用它写密信,封后,便无人敢偷拆,因一拆就破,不能恢复原状。但这也许是就苏易简所见者而言,其他纸坊所产,未必如此。施宿(1147?~1213)嘉泰《会稽志》(1202)《物产志》写道:“东坡先生(苏轼)自海外(今海南省)归,与程德儒书云,告为买杭州程奕笔百枚,越州纸二千番。……汪圣锡尚书在成都集故家藏东坡帖刻为十卷,大抵竹纸十[之]七、八”①。汪圣锡为汪应辰(1119~1176)之字,应辰为绍兴状元(1135),孝宗时(1163~1189)为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有惠政,后为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
  由上述可知,苏东坡被贬至海南岛儋州后,元符三年(1100)遇赦内徙时托人买二千枚
  越州纸,其中十之七八为竹纸,产于今浙江绍兴。
  施宿又写道:
  然今独竹纸名天下,他方效之,莫能彷佛,遂淹藤纸矣。竹纸上品有三,曰姚黄,曰学士,曰邵公(学士以太守直诏文馆陆公轸所制得名,邵公以提刑邵公〓所制得名),三等皆佳。……士大夫翕然效之。建炎(1127~1130)、绍兴(1131~1162)以前,书简往来率多用焉。
  北宋文人中除苏东坡外,王安石也喜欢以竹纸写字,而且制成小幅,以写诗及信件。王安石(1021~1086)为北宋政治家兼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神宗(1068~1085)时出任宰相,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于是称其所用小幅竹笺为荆公笺,人多仿之。会稽竹纸至南宋初,质量已大有改进,因此诏文馆直学士陆轸,提刑官邵〓仿荆公笺式样用竹纸制成书笺,流行一时,人称学士笺、邵公笺。再加上姚黄笺,成为竹纸三大上品,因而独竹纸名冠天下,使过去著名的越州藤纸退居其后。施宿著的这部地方志具有重大史料价值,该书卷17谈到当地所产竹纸时,指出其五大优点:“惟工书者独喜之。滑,一也。发墨色,二也。宜笔锋,三也。卷舒虽久,墨终不渝,四也。惟不蠹,五也。”“惟不蠹”可能夸张了一些,因为在所有纸中竹纸最易蛀蚀。
  南宋人陈槱《负暄野录》(约1210)卷下写道:“又吴人取越竹以梅天水淋……反复硾之,使浮茸去尽,筋骨莹彻,是谓春膏,其色如蜡。若以佳墨作字,其光可鉴。故吴笺近出,而遂与蜀产抗衡”。
  从这里我们知道,南宋时吴郡(苏州)一带也产竹纸,在春天梅雨季节砍伐青竹沤制,蒸煮后反复捣细,去掉一切杂物,作出的纸发墨可爱,可以与著名的蜀纸抗衡。此处所说蜀纸,可能指四川麻纸,因为四川人苏东坡在《东坡志林》卷11说:“川纸,取布头机余,经不受纬者治作之,故名布头笺。此纸冠天下,六合人亦作,终不及尔”②。六合人即扬州六合县人,他们的麻纸可能不及四川麻纸,但陈槱认为苏州竹纸可与蜀中麻纸抗衡。其最优越之处在于表面更平滑受墨,而又价廉易得。
  北宋著名书法家和画家米芾(字元章,1050~1107)在《评纸帖》(1100)中说:
  越筠(竹)万杵,在油掌上,紧薄可爱。余年五十,始作此纸,谓之金版也。这是说,浙江会稽所造的竹纸,对竹料加以反复舂捣,所产纸紧薄可爱,在油拳纸之上。米芾五十岁(1100)时始用以挥毫,因本色竹纸呈浅黄色,遂美称为金版纸。米芾用竹纸时间几乎与苏轼同时,均在哲宗元符三年(1100)。在宋诸名公中,看来王安石用竹纸时间最早,大约在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由拳纸可能指由藤,即绍兴府由拳县的藤纸,米芾也认为竹纸比藤纸好。这可从米芾《越州竹纸诗》中得到说明:
  越筠万杵如金版,安用杭由与池茧。
  高压巴郡乌丝栏,平欺泽国清华练。
  老无长物适心目,天使残年司笔砚①。
  诗的大意是说,浙江绍兴竹纸纸料捣得很细,纸平滑如金板。有了它,就不必再用杭州由拳村出的藤纸和池州(今安徽贵池)的“蚕茧纸(实为楮皮纸)了。诗中的“泽国”可能指苏州,因沈括《梦溪笔谈》(1086)《权智》条云:“久欲为长堤,但苏州皆泽国,无处求土”。因此诗人还认为竹纸比蜀纸和苏州姑苏纸还好。他在老年时得此竹纸用以写字,感到快乐。
  与米芾齐名的北宋书法家薛绍彭(字道祖,1041~1106年在世)按米诗原韵也和了一首
  咏竹纸诗,诗句如下:
  书便莹滑如碑板,古来精纸惟闻茧。
  杵成剡竹光凌乱,何用区区书素练。
  薛绍彭也对竹纸给予较高评价。而曾文清的《竹纸三绝句》所谈更有意思:
  会稽竹箭东南美,来伴陶泓任管城。
  可惜不逢韩吏部,相从但说楮先生;
  会稽竹箭东南美,化作经黄纸叠层。
  旧日工毛无处用,剡中老却一溪藤;
  会稽竹箭东南美,研席之间见此君。
  为问溪工底方法,杀青书字有前闻。
  诗中的“韩吏部”指唐代的韩愈(768~824),他曾在《毛颖传》中说“颖素与会稽楮先生善”,称楮皮纸为楮先生。“会稽竹箭”指矛竹或毛竹。
  米芾《书史》(约1100)说:“予尝捶越竹[纸],光滑如金板,在油拳[纸]上。短截作轴,入籍番覆,十日数十纸,学书作诗”②。这类竹纸一般较小,周密(1232~1298)《癸辛杂识·前集》说竹“淳熙末(1189)始用竹纸,阔尺余者”③
  关于竹纸所用竹类,《嘉泰会稽志》载:“会稽竹有为矢者”,即禾本科的矛竹或毛竹(Phyl-lostachysedulis)。《乾隆绍兴府志》(1792)《物产志》提到同科的苦竹(Arundinariadensiflora)及淡竹(Phyl
  ostachyspuberula)等,并称“今会稽煮以为纸者,皆此竹也。”竹纸深得两宋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的青睐,而且这类作品还传世于今日,使我们能一睹其形制。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米芾真迹《珊瑚帖》(图5-1),直高26.5、横长47厘米,与周密所说尺寸相当。经我们检验为会稽竹纸,淡黄色,表面平滑,经砑光。米芾除在纸上写字外,还画了个珊瑚,故称《珊瑚帖》。但这类纸上未打碎的纤维束比皮纸多些,也许文人们反倒以此为美。而宋人摹本王羲之(321~379)《雨后帖》、王献之(344~386)《中秋帖》也都是宋代竹纸。
  印刷术发展后,宋元很多印本书也以竹纸印刷。如北京图书馆藏北宋无祐五年(1090)福州刻本梵夹装《鼓山大藏》中的《菩萨璎珞经》即用竹纸。宋元刻本以浙江杭州、福建建阳、四川成都和眉山、江西吉州等地为中心,所需之纸,多取自本地区。宋刻本中保存到现在的多是福建刻本,因为建本当时流传最广,所用纸多为竹纸。如北京图书馆藏南宋乾道七年(1171)《史记集解索隐》、绍兴戊辰(1148)《毗庐大藏》、元代至元六年(1269)建阳郑氏积诚堂刻《事林广记》(图5-2)、元代天历庚午(1330)刻《王氏脉经》、至顺壬申(1332)《唐律疏议》,都是建本,其用纸经笔者检验皆为竹纸①。可见福建是宋代新起的造纸生产基地,产纸区集中于建阳、崇安及闽西武夷山地区,这一带盛产毛竹。在宋刻本中,北宋明道二年(1033)兵部尚书胡则印施的《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较精良的竹纸刻本,每纸直长39.4、横长55厘米。咸淳二年(1266)碛砂藏本《波罗蜜经》也以较好竹纸刊印。除建本外,元大德三年(1299)江西信州刻本《稼轩长短句》(宋人辛弃疾词选)、广州刻本《大德南海志》(1304),也印以竹纸,而赣刻本《稼轩长短句》用纸较好。
  宋元时期还将竹料与其他原料混合制浆造纸,这又是个新的创举。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米芾的《公议帖》、《新恩帖》,经笔者检验为竹、麻混料纸,米芾的《寒光帖》为竹与楮皮混料纸,米芾的《破羌帖跋》用纸含有竹料,也含有其余原料。我们知道,由于竹纸原料为野生竹,故造纸成本最低,但竹纤维平均长(1~2毫米)不及麻纤维及树皮纤维,而后两者的供应则不及竹类充足。因此把竹纤维与其余植物纤维混合起来制浆,所造之纸兼具竹纸及皮纸之优点,成本又适中,是个合乎技术经济学原则的生产模式。
  关于竹纸生产的具体技术过程,拟留待下一章中陈述。

知识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

出版者:科学出版社

本书利用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对出土文物的检验、传统工艺的调查研究和中外文献的考证,系统论述中国造纸及印刷技术的起源发展以及外传的历史,从而揭示出中国“四大发明”中两项发明的系统历史。全书共三编十七章,内容深入浅出,资料翔实,别具特色。

阅读

相关人物

苏轼
相关人物
苏易简
相关人物
汪应辰
相关人物
王安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北京故宫博物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绍兴市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成都市
相关地名
建阳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吉州市
相关地名
信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