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福建” 相关
共 336 条 14 / 23
196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本文所涉材料、数据主要来自历年的三都澳贸易报告和三都澳口华洋贸易情况论略。
197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宁德县近代教育发轫于十九世纪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在宁德城西创办毓秀女子学校,开了境内兴办新式学校和女子上学的先河。
198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民国临时政府9月颁布的《小学校令》规定,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与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由城、镇、乡设立,学制4年,凡学龄儿童,应送入受教,可男女同校。
199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1912年9月,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中学校令》,12月又公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初步形成了新的中学教育体制。《中学校令》规定,中学校定为省立。
200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宁德县公私立幼稚园极少,教师来自中等师范幼师科毕业生。据1996年版《宁德市教育志》记载:“宁德境内最早的幼儿园是民国9年由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在北门萃贤堂内创办的养正幼稚园。其后,私立毓秀女子学校也曾附设幼稚园。民国22年,宁德县实验...
201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深受反动势力的压迫和歧视。宁德畲族村始终未获准设置国民学校。多数村仍旧办私塾供子弟入学,尤以金涵的上金贝、八都的新楼、猴盾、南门冈、闽坑以及漳湾的雷东等地办的私塾较为巩固,常年聘请宁德、古田、福安、周宁等地品学兼优者执教。
202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民国时期,宁德县职业学校寥寥无几。民国11年(1922年),宁德县妇幼医院(院长阮琼珠)开办附设护士职业班,这是宁德职业教育的发端。当时学制为单科(护士班)3年,双科(护士加助产士)4年至5年。从1922年到1925年,该职业班共招收21批...
203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民国的成人教育主要是民众业余教育。民国25年,国民政府推行民众义务教育,全县共开办约50所一年制短期小学,用于扫除文盲。
204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我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回忆往事,童年、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尚留印象。
205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在黄树荣从出生到去世的60年间,即通常所说的从洋务活动兴起到护法战争失败的60年间,中国一方面内外战争连绵,边疆危机严峻,不平等条约纷至沓来,另一方面异质文化冲突激烈,“教案”频起,政团党派、书局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勃发涌动,“维新”、“新政”...
206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1895年他33岁时考中进士(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骆成骧榜《,宁德市志》《宁德地区志》的《人物传》均误作1892年中进士,而两志的《人名表》或《人物表》均不误),在京城当过户部江南司主事,兼山东司行走,实际是个闲官,很难有所作为,便以养亲(父...
207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黄树荣一生勤于写作,少量遗稿由其孙女黄国英(原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民盟工委秘书长)保留下来,并于1995年捐献给宁德市(今蕉城区)政协。这个材料的主体部分,是《先君沧海道人遗稿》(以下简称《遗稿》)。据黄国英的捐献说明,《遗稿》四分之一为...
208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初,国门开放已久,欧美许多进步思想也渗透到闽东大地,林振翰就是在这种时代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风云人物。
209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某人,你老婆又给你生一个‘壮嫚’啰”,“感谢主,生丈满(男孩)吃番薯米,生‘壮嫚,(女孩)吃白饭。”正在番薯园里锄杂草的太公随口回答报信者。这是1893年7月20日我婆婆(祖母,她要我们姐弟这样称呼她)出生时的事。我父亲说,这就是一个父亲...
210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 类型: 正文
闽东才女、民国女画家潘玉珂,福建省宁德市霍童镇洞天街道人。她生于清朝末年,前半生从青少年到“而立”“不惑”之年都生活工作在民国时期,其艺术上的练就和成熟、成名也在这个时期。她一生坎坷,颇具传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