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618
颗粒名称: 小学教育
分类号: G62
页数: 2
页码: 275-276
摘要: 民国临时政府9月颁布的《小学校令》规定,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与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由城、镇、乡设立,学制4年,凡学龄儿童,应送入受教,可男女同校。
关键词: 福建 宁德县 教育

内容

民国临时政府9月颁布的《小学校令》规定,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与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由城、镇、乡设立,学制4年,凡学龄儿童,应送入受教,可男女同校。
  高等小学校由县设立,11岁入学,学制3年。
  据1996年版《宁德市教育志》(以下简称《教育志》)资料显示,民国元年(1912),宁德县城内官立莲峰小学堂(今宁德十中内)改称为宁德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三都小学堂改为宁德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其后,又在周墩(民国34年以前属宁德县辖境)设立宁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民国2年,宁德共有学校27所,在校学生990人。民国4年教育部训令,初等小学一律改称国民学校。这时,宁德除了上述3所高等小学外,共有36所国民学校,其中县城5所,分设于各乡的有31所。由于是从旧学堂改造设立,所以绝大多数国民学校还是利用旧学堂所在的宫庙祠堂进行办学,而且规模都不大。这一点可以从当时县城的5所国民学校得到验证。据《教育志》记载,第一国民学校设址于状元里张氏宗祠,校长蔡汝梅,有学生38人,共编为3个年级;第二国民学校设于东门外土主宫,又称鳌口小学,校长黄式陵;第三国民学校设在小东门王氏宗祠,校长刘开杰;第四国民学校设于南门外鹤成境,校长周玉堂;第五国民学校设于北门节孝祠,又称鲤湖小学,校长陈常菁。县城的国民学校都设立于宫庙祠堂,乡村的大概也是如此了。
  从民国6年至18年,全县新增学校不多,主要有:麟屿国民学校(后为云淡小学);养正小学(在城北,英国圣公会兴办);琢玉小学(后为八都中心校);浦源小学(后为七都中心校)。青田小学(后为洋中中心校);明伦小学(后为蕉城中心小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安全,蕉城中心小学、莲峰小学、三都松岐小学于民国28年内迁七都,合并成立蕉莲松临时小学;私立毓秀小学迁校金溪村,后又迁洋中东山村。翌年6月,三都松岐小学迁回三都澳;莲峰小学、蕉城中心小学迁回城关。
  同时,莲峰小学并入蕉城中心小学,其校舍留给县立初级中学使用。
  民国29年1月实行保甲制后,全县有24个乡镇296保,之后经过行政区域并编,全县为14个乡镇135保。当时福建省政府训令,各乡镇设立中心国民学校(即示范性完全小学),各保设立国民学校(即初级小学)。据民国34年统计,全县共有14所中心国民学校和47所国民学校。此外,在县城西门外还有1所私立毓秀学校。
  民国37年,由于咸村乡于划归周宁县,咸杉中心国民学校及川中、玛田、杉宝等国民学校也划归周宁县管辖,全县的中心国民学校及国民学校数量也相应减少一些。
  到了民国38年,全县共有50所小学(其中中心国民学校13所,国民学校36所,私立小学1所),在校小学生3980人(小学教职员140人)。比民国初年只增加约10所小学,学生数增加3倍,这可算是民国宁德初等教育历经30多年发展的主要成果。还有一个成果是普及国民教育。民国24年(1935年),福建省开始推行《福建省义务教育实施计划》,大办短期小学和简易小学,普及国民教育。这时,全县共开办约50所一年制短期小学。翌年,对各类小学校进行调整。多数短期小学转为简易小学,少数升为初级小学,办学条件差的被撤销。
  值得一提的是,遍布全县的私塾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补充。由于公办学校不多,仅占全县乡镇和各保总数的百分之十五左右(民国29年1月实行保甲制后,全县有24个乡镇296保,而国民小学只有51所,约占百分之十五),加上连年战乱,兵匪骚扰和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社会动荡,经济凋敝 ,大部分学校普遍存在规模小、条件差、经费短缺等问题,甚至时兴时废,时办时停。此时,在相当多没有开办国民小学的乡村尤其是边远之地,传统的私塾以其办学经济,形式灵活,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填补了不少边远地区没有公办学校的空白。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初,据县教育科综合资料,1950年6月全县还有32所私塾,学生739人。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