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少儿时代的求学经历与见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1624
颗粒名称: 我少儿时代的求学经历与见闻
分类号: K250.657
页数: 6
页码: 282-287
摘要: 我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回忆往事,童年、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尚留印象。
关键词: 福建 宁德县 求学

内容

我是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回忆往事,童年、少年时期的求学经历,尚留印象。
  我八岁(1929年)入私塾读书。当时私塾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以自己住房作书斋授徒,有的租借宫庙祠堂开书馆招生,有的由几个家长主持,找场所,集资请先生教书。城里巨绅殷商还兴“家庭教师”,讲高价,供住宿,无形中成了一种“东家西席”的特殊关系。
  我就读的是黄仲开先生的家塾,地点在城里西山境一带(今区机关幼儿园附近)。这算是我启蒙时期的第一个“学校”了。
  私塾的课堂就设在黄先生房屋大厅,摆上十多张学生自带的桌櫈。大厅上位几桌的屏风上贴一红纸条,写着“大成至圣孔夫子神位”。先生书案有石砚,内装朱丹作圈点书句用。桌上放一个醒目的木头惊拍,一条竹片子,维持课堂秩序用。
  私塾用的教材是当时社会上流传的非常浅易的识字课本及《五言杂字》、《千字文》、《三字经》、《幼学琼林》、“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左传》等。
  学生按初、中、高不同程度分别选用相应的教材进行教授。刚入学的,先学浅易的识字课本,一年以后就开始学习《五言杂字》、《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二、三年后就学“四书”、《左传》里的一些文章。不同程度的学生同在一个课堂里学习,塾师轮流指导,分别教授。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教学场面:一部分学生在埋头练字(毛笔字),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跟着塾师摇头晃脑的诵读……。
  私塾没有课间休息,塾师课讲好了才放学。有时塾师因事离开,学生便趁机休课嬉戏一番。私塾也没有考试制度,每日下午塾师叫学生背书,不能背的要罚“禁闭”,也就是比别人迟放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式学校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好评,我小小心灵也感到读书塾的压抑和苦闷,没有读新式学校的活泼和舒畅。在征得父母同意后,我十岁左右,就换到莲峰小学读书。
  莲峰小学位于西门外的“西湖”湖畔(今宁德十中校址),据志书记载,其前身是乾隆十年(1745)县令周天福以南门外按按察分司地建立的鹤峰书院,乾隆二十二年县令楚文景迁鹤峰书院至西门外西湖东,修建院舍,更名莲峰书院。这里是旧时秀才、举人讲学的场所。我县著名的林圭甫、黄以褒等先生都曾经在此讲学过。
  关于西湖的来历,传说因白鹤峰(白岩鼻)高耸突兀,属火,对面瑞峰(在三都岛)属木,火木相触,易引火灾,石堂先生(陈普)在西门外凿池储水,名叫“压星池”。
  其方围东西12丈,南北24丈。因位于西门外,所以又叫“西湖”。湖中依北斗星座型竖立七根石板条,用来镇住白鹤峰的火星,名叫“七星石”。
  西湖中间还砌有长约30-40米的东西走向的石桥,桥头建有亭子。于是,在巍峨的白鹤峰下,西湖中的石、桥、亭等景点,与湖畔的莲峰小学校舍及周边的田野构成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我记忆中,当时的西门外是宁德的风景区,又是新式教育、卫生机构的集结地,有许多风格独特的西洋式建筑,令我十分好奇。而且莲峰小学优美的校园也是当时闽东地区各县少有的,所以留下深刻印象。
  在莲峰小学西侧的隔壁有一座花园式的别墅名叫“乐天居”,当时宁德西医的奠基人阮琼珠女士曾一度居住过。
  与“乐天居”西边为邻的是“永生医院”。永生医院的西侧是英国教会(圣公会)创办的“毓秀女子学校”。教学楼是西洋式建筑,有三层楼,还附设有宿舍、厨房等,是当时宁德乃至闽东最早也是最好的新式学校。首任校长是英国人,继任校长刘玉荣。
  莲峰小学是六年制学校,大约也只有6-7个班级。一、二年级学生会多一些。
  校长是本县月爿坪黄厝里人,名叫黄孝超,莲峰小学是他手上开办的。黄校长德才兼备,甚得教育界人士尊敬,他那温文尔雅的容貌,给人印象至深。
  莲峰小学建筑物主要集中在“西湖”的东南方。东面是莲峰书院时期的建筑物,有礼堂、行政办公室。“西湖”的南岸是新建的教学楼,单层,有七、八间教室,每间大约30平方米左右。学校还利用桥头(桥东)的一座宫庙(魁星阁),拦起来,做教师办公室和音乐室。西湖的北面围一段土墙,墙外是操场。
  当时由家长带去注册,看到教室门口挂的玻璃框上有每周课程表,科目很多,有国语、作文、算术、自然、体育、音乐、美术等,与书塾相比,内容十分丰富,我也很担心自己能否学的来。
  莲峰小学每天上午三节,下午三节,其中下午第一节为写字课,时间比正课短,主要练习毛笔正楷。当时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内容比较简单。上音乐课时,先由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要唱的歌曲(简谱),让学生照抄,而后集体教唱,教师以风琴伴奏。上美术课,也是由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简易的图形,学生依样画葫芦。体育课就利用“西湖”边的砂砾地坪,辟个排球场,挖个沙坑。三铁(铁球、铁饼、铁枪)因无场地投掷,为安全,也没运用。沙坑只上课练跳高、跳远用。打排球是当时最流行的活动,城内不少爱好者,如机关干部、邮电、银行职员,星期六下午常到学校相约打排球,由体育老师吹哨子当裁判。
  莲峰小学在每年的春秋季节都有组织旅行活动。由级任教师带领学生去城郊景点,如南漈、天王寺、镜台山等地,一路踏青揽胜,领略春光或秋色之美,同时享受垒石灶,煮野炊,边吃边唱的乐趣。平时周末,学生或三五成群,在白鹤峰下嬉游,高年级的同学则为能攀登峰顶而洋洋得意。
  我在莲峰小学念完二年级后就转学到明伦实验学校读三年级。因为当时明伦学校比较新式,设备也比较洋气。在参加全县统一游行时,全校学生身着白衬衫蓝裤子的校服,以洋鼓队为前导,队列整齐,形象突出,我很羡慕。于是,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父母也同意我转学明伦学校。
  明伦小学座落城内的学前街。学校开办于民国18年(1929),民国21年改名实验小学。校舍以明伦堂为主体,用大殿改作礼堂,在东西两廊建新式教室,各三、四间,教室前面植花木,将旧门改为宽阔的校门。明伦堂东墙外有一块空坪,辟为操场。面积与明伦堂、孔庙差不多。孔庙、明伦堂和操场自西而东排列 ,各有小门相通,连成一体,场面极其广阔壮观。
  孔庙、明伦堂的建筑巍峨宽阔。课外,学生们爱穿门过殿,自由参加文体活动。
  当时,打乒乓球很时尚,在孔庙或明伦堂的大殿里摆有三、四张乒乓桌供学生使用。
  此外,踢毽、跳绳还有女生舞哑铃等活动也时常在大殿举行。课余,大殿里常常挤满了娱乐的人群。
  孔庙大殿门外,一对石狮雄列两旁,半月型的池塘上架一座石拱桥,池塘的围栏与拱桥两旁的护栏都是用洁白的花岗加工制作,工艺精致美观。池塘及周围的绿草地也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冬午有师生围坐桥畔晒日,夏晚有师生散步乘凉。
  庙后面有一座土山,高约五十米,俗叫“学生头”(一说是何家山又称何仙头),传说上有白猴,狐仙,学样当局不辨真伪,竟把大殿后门封闭。有一些大胆的同学暗登学山头放风筝,据说山上是青草层、黄土坡,极易开发,如辟为校园,太理想了。
  实验小学师资力量较强,教学水平也较高。校长是本县濂坑人,名叫王克权。
  每星期一上午第一节课前,全校师生集中操场或礼堂开“总理纪念周”。晨会仪式,先是全体师生唱三民主义国歌,念“总理遗嘱”,然后由校长训话,报告学校教学与管理情况或讲些时事。
  这时,实验小学已开始提倡讲“普通话”(时称“国语”),班际时常举行“普通话”食堂一座,都是单层的土木楼房。每间宿舍摆设二层的床架8张,可容纳16人住宿,还配有一张书桌供自修之用。教师宿舍是单人房间。
  当时,在学校宿舍附近盖有一座私人的小别墅,很讲究 ,小巧玲珑的。是在三都中学当教员的本县濂坑人王克鸿先生与王永廉先生共住的。
  三都中学当时是省领导的重点学校,经费由省政府划拔,比较充足。学校食堂庞大,纵横摆开20多张饭桌(八仙桌),可同时供200多人就餐。整个学校全是寄宿生,是个大集体,又象个大家庭。学校当局教学、生活两手抓,管理有一定制度,又纤细照顾,住宿宜居,膳食适体。学校每学期学费10多元,但每月的伙食费7-8元,再加其他开支,每月约10元左右。因花费大,所以各县能来入学的都是经济比较富裕的人家子弟。记得总务处门口墙上挂的布质邮信招领栏前,每日中午公布新到的信件。等待的同学如收到挂号信(家里汇款到了),则喜上眉梢,旁观的同学一边争夺一边闹着要“请客”。
  当时三都初级中学还开办一个简易师范班,专门培养初小教师。由于是免学费的,学员大多来自各地农村。他们勤俭好学,堪为我们初中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三都中学校长是由省教育厅督学孙承烈担任,他是霞浦人。人比较和蔼。记得我当时喜欢养松鼠,但孙校长发现后不让养,我因生气,突然将松鼠扔向孙校长,他虽受惊吓,并未发火责怪,只是耐心对我批评教育一下,这事至今仍记得。
  三都中学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员都是师范院校毕业。其中有一个留学日本的教师教数学;还有一位福州较有名气的文学家何祐生教语文;教体育的是北京体育专科的毕业生。教美术的王永廉老师(福安人,上海美术毕业)来上课,同学要求他作速写示范。他抬出画架,铺上图纸,叫全班30多个同学坐着。他一边巡视,一边捕捉每个同学的特征和气质,随后执炭精条作画。一节课30分钟,下课铃声还未响,他已画成。叫同学上台自认或互认。个个核对无误,形象惟妙惟肖。全班掌声雷动,同学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
  三都中学的校纪严肃,要求师生衣着整齐。教员一律身着西装,系领带,穿皮鞋,而且很多是穿香港、上海等地的名牌产品,服装笔挺,皮鞋铮亮。初中每个学生一律身穿黄色的童子军服。戴军帽,脚穿靴子。课间操时,各班级以级任教师为领队,带领学生集中操场,听校长训话。此时,放眼望去,队列匀称,服装整齐划一,给人美好印象。
  初级中学学习的科目有国语、作文、数学、英文、历史、地理、植物、体育、音乐、图画等。当时推行“新生活”运动,各中学实行军事化管理,初中增设童子军课。
  三都中学教学重视教具的运用。理化课,老师组织同学进化验室进行化学实验,研究元素,动用机械,探求力学,对照课本定律、公式,有所辨证;动植物课,老师夹着标本,动员学生共同采集标本,如简易的蝴蝶标本、树叶标本,使学生初步领略自然界的动植物王国;史地课,老师携地球仪,挂中、外地图 ,让学生探索宇宙空间,山海资源;美术课,有许多供学生临摹用的人体石膏模型以及各式几何图案的模型,让学生自由选择。此外,学校还购置一批辞典、珠算大算盘助教。这些教具,对推进教学起到直观的作用。
  三都中学的图书馆藏书较多,那时我爱看小说,如《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经常一边上课一边看小说,因此影响功课,尤其是英语和数学受影响比较大,甚至考试不及格,但这些古典文学书籍对提高我的文学素养很有帮助。尤其是这些古书中有人物的插图,我也喜欢描摹,对以后我喜好并擅长美术图画也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
  三都岛风景优美,海关前是一块操场,连着埠头及海滩,操场四周植有白杨树。
  夏季的早晨,空气清新,海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晚上,月光下的渔舟飘荡海上,渔女一边划船,一边唱着《红莲歌》,一幅“渔舟唱晚”的美景,更令人流连忘返。
  星期天,学校的师生大多换上新衣服,成群结伴到三都街游玩。三都街长约百米,宽四、五米,店面不很多,主要是百货、饮食、南杂一类的,但街面繁华热闹。由于水运便利,商贸发达,往来旅客多,街上开有很多的酒店、旅馆。
  在码头,经常看见巨大的外轮进进出出。教师讲课介绍三都港的地位和发展前景,常常引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来教育学生:三都港是中国的良港,将来一定会成为世界名港。外国很多人知道三都,不一定知道福建,更不一定知道宁德。所以你们要珍惜在三都中学学习的机会,努力用功,将来一定会有成就。这些情景,至今历历如在目前。
  在三都中学时,我喜欢看小说的兴趣在念更大了。一次,我在三都街百货商店中看到了一个书柜,摆放有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书籍,这正是我所兴趣的,就用零花钱买一些来阅读。有时,别的同学去逛街,我就留校看小说;有时晚自习熄灯后,我还点着蜡烛在看,甚至发展到上课时,尤其是英语、数学课也在看,被人称为“小说迷”。因此,对功课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以至于留级一年。
  入学一年之后,有一天早上晨会课,孙校长做报告,介绍北京爆发卢沟桥事变,讲到日本军队武装侵略中国时,声泪俱下,全校师生听后,大家纷纷低头哽咽。我那时的心情也是十分沉重。
  抗战爆发后,一方面由于日本侵略者的飞机、炮艇时常侵扰三都岛,三都中学准备疏散内迁,一方面由于我的英语、数学期考不及格,留级。于是我仅在三都中学学习两年之后,就辍学回家了。

知识出处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闽东文史资料-第十辑-闽东民初社会》

出版者:宁德市政协文史委

本辑文史资料遂以“闽东民初社会”为题,广泛征稿,从中遴选92篇,裒为一帙,略以展示辛亥革命前后闽东传统社会之现代转型的初步表现。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继佑
责任者
郑贻雄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