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37条
析出资源
293条
图表
196条
人物
68条
事件
183条
地名
12条
专题
29条
作品
3条
实物
52条

检索条件

与 “玛曲县” 相关
共 837 条 19 / 56
271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以游牧为主的地区,自古就以部落的社会形式存在,相互依存,抱成牢不可破的特殊群体,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在漫长的岁月中,广大的牧民群众为了生存,抵御外部落的入侵、抢掠,保护各自部落的生命财产的需要,遂之产生了部落民兵武装...
272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县境内发生过的重大军事行动有:拉卜楞寺院与“果洛三部”争夺河曲的军事行动、玛曲各部落民兵参加抗击宁海军的军事行动、欧拉、卓格尼玛部落民兵支援喀尔部落的军事行动。
273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9月20日,夏河宣布解放后,玛曲地区随之解放,成为夏河县的第七行政区,但由于地处偏远,地域辽阔,交通闭塞,加之玛曲为甘、青、川三省交界地带,依然实行着“政教合一”的地方部落统治,社情地情十分复杂,以及历代反动统治阶级制造的民族歧视...
274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7年冬,随着牧区各项工作的深入人心,尤其是“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广大贫苦牧民的心中,极大的动摇了千百年来的半封建半奴隶制的社会统治,少数分裂分子和不甘心就此失去统治地位的封建牧主,在美国和国民党蒋介石特务的挑唆下,...
275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玛曲的征兵工作,是从1963年开始的。在历年的征兵工作中,一直采取特殊照顾的政策。1984年,修改和补充的新《兵役法》颁布以来,甘南州制定了“关于碌曲、玛曲、夏河三县纯牧区实行征兵全员退伍回乡后安置的政策”后,极大的增强了少数民族青年参军的...
276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玛曲县境内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277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寺院作为玛曲牧区广大牧民群众信仰和唯一传播文化的中心,相继在卓格尼玛、欧拉、乔科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采日玛各部落落户扎根,至此,玛曲的寺院教育基本形成。截至1957年,全县有格鲁派寺院10座,学僧1287人,其教程...
278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玛曲县总结20年的办学经验,提出“集中为主、寄宿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藏语授课为主”的办学形式,到1983年全部撤去大队、生产队办的民办小学,一律归并到乡中心小学办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79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5年6月30日,玛曲县社文教卫生科,具体管理全县的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方面工作。当时,工作人员2人。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合并为洗江县后,业务归洮江县文卫科。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碌曲、玛曲建置后,恢复...
280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从1982年3月建园初期为民办公助性质,幼儿活动费用及办公费用主要靠社会各单位捐款,保教人员的工资由地方财政、文教局和卫生局等分别承担。1988年转为公办后除1名保教人员和园医的工资由原单位承担外,其余均由地方财政包干,经费由文教局拨付。
281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玛曲县委、县革命委员会总结20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教训,根据牧区民族、交通、地理、经济、文化等特点,提出以“集中为主,寄宿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藏语授课为主"的办学形式。1980年以后大队、生产队学校陆续停办,...
282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为了彻底解决玛曲县牧民子女的中学教育断层问题,中共玛曲县委、县革命委员会根据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民族牧区的特点,于1980年3月19日设立玛曲县藏族中学,当时称为县民族中学,为全日制寄宿独立初中,实行以藏文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的“双语”教学。1...
283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1969年开始,玛曲县各生产队先后成立政治夜校,利用大队学校教室和生产队文化室,由大队和生产队领导负责,组织青壮年牧民学习毛泽东主席著作(藏文版)和文化课(汉文或藏文)扫盲。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后,在社教队和各乡党委的领导下,...
284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教育经费在1975年以前,玛曲县财政拨给县人民政府,由政府会计室安排分拨。城关小学和县中学为会计单位,设专帐专人管理;各乡小学由乡政府会计分帐户代管。1976年开始国拨教育经费直接下达到县文教局,由文教局统筹安排。乡级学校设立兼职会计专帐管...
285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 类型: 正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玛曲县总结20年的办学经验,提出“集中为主、寄宿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藏语授课为主”的办学形式,到1983年全部撤去大队、生产队办的民办小学,一律归并到乡中心小学办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