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教育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189
颗粒名称: 第二十卷 教育志
分类号: K294.2
页数: 48
页码: 683-730
摘要: 本文介绍玛曲县境内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玛曲县 教育志

内容

第一章寺院教育
  第一节格鲁派寺院教育
  1735年第二世交巴仓•益西慈成木在卓格尼玛根据觉宇派教法创建泽乎寺院(后改为格鲁派)开始,玛曲的寺院教育艰难起步。之后,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寺院作为玛曲牧区广大牧民群众信仰和唯一传播文化的中心,相继在卓格尼玛、欧拉、乔科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采日玛各部落落户扎根,至此,玛曲的寺院教育基本形成。截至1957年,全县有格鲁派寺院10座,学僧1287人,其教程多以夏河县拉卜楞寺院教程为主,内容涉及显宗、密宗、时轮等诸多方面。
  一、显宗学院教育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一般都注重显密双修,而显宗学院则是格鲁派僧人学习的根本,所以显宗学院在格鲁派寺院中,占极重要的地位。
  (一)学制
  显宗学院主要习究三藏,即论藏、律藏和经藏;三学,即戒律、禅定、胜慧;四大教义,即毗婆沙、经部师、唯识师、中观师为主。通过师授、背诵和辩论的形式,达到通晓五部大论,即《因明》(释正量论)、《般若》、《中观论》、《俱舍》、《律学》。五部经典,分十三级学习,一般最少需十五年才能学完。
  1、因明部
  全部学程五年,分为五年五级。所谓因明,即佛学的逻辑学和认识论。主要内容是,着重解释“正确认识”与“不正确认识”之间的区别和如何建立正确的见解,攻破错误的观点等。五年学程,第一年学“辩红白下”;第二年学“辩红白上”;第三年学“集类中品”;第四年学“集类上品”,较有辩论规模;第五年学“因明论”。入学前两年为入门之学,并间以辩论方式;后两年稍有辩论规模;至第五年开始涉及原理。
  学习的著作主要以印度法称著的《释量正论》和宗喀巴、甲曹杰、凯珠杰(此二人系宗喀巴的大弟子)以及第一世嘉木样等撰写的《因明论》、《因明大疏》为主,旁及印度有关著作和西藏各大寺院著名学者的著作等。赛•俄旺扎喜所著的《集类论》也是主修课程。
  因明部学僧,在升至第五学级时,必须学习背诵《入中观论》和《现观庄严论》二经,为升入第二学级打好基础。在第一学级毕业前,要熟读二经,必须是自首至尾,不掉一字地背诵岀来方为合格,才能进入般若部学习,才可继续做寺院之僧人;不合格者,除受斥责外,派为经堂的勤杂。
  2、般若部
  即波罗密多,四年学程,分四年四级。所谓般若,意译为“智慧”。“智”,指通晓一切法;“慧”,指断惑证理。就是通过智慧到达涅槃之彼岸。般若部于佛教深观、广行两大派中,属于广行派。是说该部经广闻大乘六度(布施、持戒、忍受、精进、禅定、智慧)和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无量无边广大法门。因“广行”而积福德、智慧二资粮,便证无上菩提(正觉)。
  般若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着重阐明证得解脱次第的方法。第一年学“论新下”,第二年学“论新上”。第三年学“第一品至第三品”,第四年学“第四品至第八品在学“论新下”时,即开始学第一品上半部,为升入高年级奠定基础。
  学习的著作主要以印度弥勒著的《现观庄严本颂》,宗喀巴著的《现观庄严广论》、《金珠善说论》,甲曹杰著的《现观庄严名义释广解》,第一世嘉木样著的《现观庄严论大疏》为主,旁及印度传译之名著和西藏各大寺著名学者的著作等。僧人般若部毕业后,可担任“华盖哇”(刻经版者)。
  3、中观部
  二年学程,分二年二级。所谓中观论,系佛教宗派之一,为格鲁派的主见。它取佛家常说的“断见”和“常见”两种见解之中间的观点,即不断不常之折衷观点,所以又叫中观学派。主要内容阐明一个信徒从发菩提心说起,一直到佛果功德完后为至。第一年学《中观新论》,第二年学《中观旧论》。
  学习的著作主要以印度龙树著的《中观本颂》,月称著的《中观明句论》,佛护著的《中观佛护释》,以及宗喀巴著的《入中论广释》和《入中论摄义》,甲曹杰著的《中观广论摄义》,第一世嘉木样著的《中论大疏》等,旁及印度传译和西藏各大寺著名学者之名著等。
  4、俱舍部
  四年学程,为一学级。所谓俱舍,意为对法藏论,包括“颂”与“论”两种。论为颂之解释,皆世亲所著。藏传佛教徒称二种为本颂及本颂自解,指解说和论证佛经义理的一种体裁,成就佛教智慧的手段。颂分八品(即界品、业品、世间品、根品、惑品、贤圣品、定品、智品);释颂之论,即所谓“俱舍论”,亦分品,依次第解释。第一年学初四品,第二年学后四品,第三、四年总复习。
  学习的著作主要以印度世亲著的《俱舍颂》和《俱舍自解》为主,还有宗喀巴著的《俱舍论》和第一世嘉木样著的《俱舍大疏》、《教灯俱舍摄义》等,旁及印度传译和其他著作。
  5、律学部
  只此一级,修业期限不定。所谓律,亦译作“调伏”、“化度”、“善治”,是佛教对比丘、比丘尼所制定的禁戒,谓能制伏诸恶,故名。律学部是在学习理论之后,以修行持戒为主的学部。戒有小乘的《别解脱戒》和大乘的《饶益有情戒》以及属大小二乘的《摄善法戒》。
  学习的著作主要以印度功德光著的《戒律本有》,该书分作两部,解释戒律十七事。又分作三科,即未得戒前如何得戒;得戒后如何守戒;违戒后如何还净为主。还有宗喀巴、甲曹杰、凯珠杰师徒三人所著的《菩萨戒释》和《比丘戒释》,以及第一世嘉木样著的《律部大疏》等。
  律学部为一级,没有一定年限,许多僧人到此为至。有的到此终老一生;有的另谋发展;有的转入其他部门。只有极少数具有高深学问的人,才能考取 “格西”学位。十三学级各有自己的名称:
  在因明部第一至第四年者,称“都扎哇”,意为集类论士;在般若部者,称为“帕欣巴”,意为般若论士;在中观部者,称“乌玛巴”,意为中观论士;在俱舍部者,称为“左巴哇”,意为俱舍论士;在律学部(即戒律部)者,称为“嚼仁巴”,意为经硕士。显宗学院的学习时间,一年分为九个学期:即四大学期(每学期为一月),二中学期(每学期二十天),三小学期(每学期十五天)。各学期之间,初、中学级僧人白天自学和请老师讲授,傍晚在屋顶背经。每个学期中所规定的课程,一定要学完。对于春秋季两次背诵不及格者,要挨打,还要在脖子上挂茶桶,令其站立或让磕头,以示惩罚。
  (二)学习方法
  显宗学院学经的方法:主要是以背诵与辩论相结合的方法。
  辩论分三种:第一种在讲经院进行,这是最普通的一种。它分三种情况:一为本级僧人互相问答,答辩者一至二人,提问者不限;二为答辩者二人到上级班中去辩论,由上级班僧人提问;三为答辩者二人到下级班中去辩论,由下级级长或学习优秀者提问,其他僧人也可发问。辩论时,答辩者盘膝而坐,.仰面目视提问者,聚精会神,准备应战。提问者站立,可以随意活动。
  第二种是每年农历四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举行的辩论大会,一般由寺院活佛亲自主持,所有显宗学院高僧和全体僧人都必须参加。答辩者为五年级至十二年级的僧人,提问者为各级级长和有地位的活佛,以及推选出的优秀僧人。辩论程序:由级长、活佛、优秀僧人依次提问,答辩者由各级逐级轮流,该级僧人全体负责答辩,谁会谁答。辩论时,主辩者树立一种观点,提出一系列维护观点的论据。提问者提出问题时,拍掌高呼,挥舞念珠,显示出各种傲慢的姿态。在辩论过程中,如答辩者答错时,僧众则手背相击,呼喊:“嚓嚓嚓”!答辩者答不上来,或者提问者提不出问题时,全体僧众则鸣掌高呼:“噢哈哈”!喝倒采。如答辩者或提问者得胜时,僧众随时给以喝彩,表示赞赏和钦佩。胜利者则兴高采烈;失败者则羞愧难堪。
  第三种叫做“磋朗”,意为会上辩论。时间在七月法会和重大的喜庆节日里在大经堂举行,由两人行走辩论。一人行中排道中,另一人行左排道中。一人发问,一人答辩。经过一个阶段后,则倒过来由后者发问,前者答辩。辩论者为僧人之中优秀者,两旁高僧也可帮助提问者提出疑难问题。此种答辩只是作为一种仪式,并无前两种那样热烈。
  显宗学院学习的僧人,通过广闻博学,多方思考,反复辩论,融会贯通“五部大论”,然后禅坐修行。
  (三)升、降级与考试制度
  学僧自入显宗因明部开始,每年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方能升级。时间为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试前学僧对自己的学业水平,要作充分的估计,如无把握,可自动申请降级;如无根底,愿意从头学起者亦可。但学习优异而欲越级者则不允许。凡参加考试的学僧,必须熟读该科学业,深通经奥,口辩无误,方可升级,否则即遭革斥。佛学哲理玄奥难懂,不易领悟,再加上著述广泛,难于精通,只有在各学级勤奋学习,精通本学级的课程,取得良好成绩,方能逐级晋升。
  考试前,由“赤哇”(即法台)通知寺院的“格西”(藏语音译,意为学者)和众僧在试期莅会。考试时,考生坐中间,任凭格西和僧人们问难。对提出的问题,考生必须一一作答,解答的问题必须明了详细,不漏点滴。考生的解答获得格西一致的默认后,方为及格。倘若对答有错误或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时,则会引起大家的哄笑。
  二、密宗学院教育
  密宗学院以修持秘密真言而得名。在修持上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必须经过轨范师的授记。传授时,设坛举行灌顶仪式,才开始口授。
  密宗学院修习仪轨,系根据后藏喜饶桑盖传续而来,主奉密宗集密、怖畏九首、大自在、三大金刚、六臂和法王护法。该学院一般设三个学级。修业年限要看每个人的勤惰与智慧而定。又因僧徒来源,有由闻思学院中途转来者,有结业后转来者,也有一进寺便修习者,所以修业年限不一样。但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级,学修生起次第。学僧主要背诵《怖畏九首金刚经》、《六臂护法经》、《法王护法经》、《集密经》、《大自在经》、《续部经》等。升级时,必须背诵《大自在生起与圆满次第经》、《集密生起与圆满次第经》、《怖畏九首金刚生起与圆满次第经》三部经中之一部,方可升入中级。
  (二)中级,要求学僧必须背诵《集密自入经》、《大自在自入经》、《怖畏九首金刚自入经》、《烧坛经》、《续部经》、《佛赞》八十卷,并要求学会用彩色细砂制造坛城。升入高级时,必须背诵《四注合解经》。
  (三)高级,依据《生起与圆满次第经》中规定的程序修行。拉卜楞寺院每年农历二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通过密宗教义的辩论考试,取得“俄仁巴”(为密宗最高学位)学位。每年只录取一人。既时玛曲各密宗寺院派学僧前往参加。
  密宗学院主要法会有
  1、农历三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的“大自在自入法会”。
  2、农历六月四日至六日“开光仪轨”。开光仪轨结束,接着按“集密自入法会”、“大自在自入法会”、“怖畏九首金刚自入法会”的次序,每年轮流举行一次法会。3、农历九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的“集密自入法会”和九月二十八日开始共五天的“怖畏九首金刚自入法会”。
  4、每年分四大学期,每学期举行“施食迥遮法会” 一次。
  密宗学院的教规比较严格,僧人必须按《密宗道次第广论》所示的方向,遵循一定的程序,结合修观,以求证验。但必须经过发誓保证,才能传续。密宗戒律繁多。例如:僧人不能穿绸缎;袈裟不准迭披;不能饱腹;嚼食物不能出声;吃饭必须持钵;外出必须持锡杖;走路不准仰头;睡觉只能曲腿蜷伏于一米见方的垫子上等。研究密宗教义,广授法师之灌顶,教化善根弟子入密宗金刚乘门,立于成立解脱之道,是密宗学院的主要教授。
  三、时轮学院教育
  时轮学院,系密宗学院。它除学习有关的时轮密乘外,着重对时轮天文历算进行学习研究。
  早在唐代,汉藏文化就得到较快的发展。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先后入藏,促进了汉藏文化的交流。同时,佛教传入西藏。佛教文化也随之在西藏流传。以后佛教的《时轮经》传入,被译成藏文,随即产生了以《时轮经》为基础的 “理论派”和“作用派”两个历算学派。
  现代时轮派,是以《时轮派历算精要》为基本教材。它的主要依据是《日光论》和《白琉璃论》。该两论同属于时轮派的浦巴派(亦称山洞派)。
  时轮学院分三个学级,年限无定。学期与显宗学院相同。
  初级:主要学习《妙吉祥名号经》、《无上供养经》、诸佛赞、五大护法的《满足心愿经》、《普济经简释》。能背诵上述经者,方可升入中级班。
  中级:学习和背诵《时轮金刚经》、《证菩提经》,学会彩色细砂制时轮金刚坛城、普济佛坛城、证菩提佛坛城。升高级班时,必须背诵《时轮金刚生起与圆满次第经》。
  高级:主要学习声明、诗词、天文历算、梵文和藏文的正草书法,并研究时轮金刚和怖畏九首金刚的生起与圆满之道,广授灌顶,修行禅坐,以求成果。
  时轮学院每年的主要法会有:三月六日的“奠基法舞”和三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时轮自入法会”。会期内三月十五日为“时轮金刚根续法舞”等法事活动。
  1957年玛曲县格鲁派寺院教育情况一览表
  第二节宁玛派寺院教育
  一、教育形成
  玛曲地区宁玛派寺院教育始于1692年木拉帐篷寺,其教程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的厲陀寺教程为主。1834年阿万仓娘玛寺建立,其教程遵循康区多知钦寺教程,从而宁玛派教育基本定形。截至1957年,木拉寺院有学僧80人,活佛6人;阿万仓娘玛寺有学僧80人,活佛3人。
  二、教学内容
  根据《土观宗派源流》记载:“(宁玛派)传承的次序有诸佛密意传,持明表示传,常人耳闻传三种;又有亲承语旨的授记传,有缘的据藏传,发愿的印付传三种,共分为六种传承。”同时将宁玛派的法要总分为三类:“远传则为经典传承,近传则为伏藏传承,甚深则净相传承”。实际上将宁玛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分成三个方面:一是早期传下来的经典,二是中期掘出的伏藏经典,三是亲口所说的教授。远传经典有《幻变经》、《心品》等三部;近传经典有《十万宝训》、《莲花生遗教》等;亲口所说的教授属密法。
  木拉宁玛寺和阿万仓娘玛寺在寺内主要传授“南藏”教法,附带传授三素尔传承的宁玛派经典等。
  第二章全民教育
  第一节机构
  1955年6月30日始设,称文教卫生科,具体管理全县的文化、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方面工作。当时,工作人员2人。1959年1月1日,碌曲、玛曲合并为洮江县后,业务归洮江县文卫科。1962年1月1日,撤销洮江县,恢复碌曲、玛曲建置后,恢复文卫科,工作人员为5人。不久,在精简中缩编为3人。
  1990年玛曲县文教系统隶属关系示意图
  1968年1月14日“造反派”非法夺权后,文卫科一度瘫痪。8月22日县革命委员会成立,8月29日撤销文卫科,9月4日业务归口县革委会政治部文教组。1971年10月22日恢复文卫科后改称文教局。1976年2月,文教局设立专职会计,各学校经费开始由教育局分拨。1980年设立招生办公室。1981年3月,文教系统人事归文教局管理。文化管理方面,由一名副局长分管文化工作,下属单位有文化馆、电影公司。同年文教局在县城团结西路北侧中学院内修建办公房4幢,占地3.5亩,建筑面积480平方米的院落,从县政府大院正式迁出。
  1984年12月设人秘股、财会股、总务股、督导室,全局工作人员10人。1988年,增设教研室、勤工俭学办公室和电教站。截至1990年底,县文教局下设人秘股,财会股、总务股、督导股,教研室、勤工俭学办公室和电教站等7个股室,工作人员15人。
  第二节幼儿教育
  —、幼儿园
  1982年3月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幼儿园工作筹备领导小组”,中共玛曲县委副书记陈有信任组长、县妇联主任宏原、县文教局局长省维礼任副组长,派仲考为园长,具体负责幼儿园的筹备工作。3月15日,借县民政局6间房屋作园舍,从职工家属中择优选聘3名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保育员,从卫生局抽调1名医生为园医,招收县城干部职工3〜6岁的幼儿60名,正式办起玛曲县第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幼儿园。幼儿园开办之初,以县宜各企事业单位所捐助的1.54万元(其中职工个人捐款296元)作为开办费。与此同时,县财政局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拨专项基建款3万元,建成园舍10间,同年5月底竣工搬入。1988年幼儿园正式改为公办后,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是年招收幼儿57名,教职工发展到10人,其中园长2人,教师5人,保健员3人,1989年有幼儿62名。1990年有幼儿65名,按年龄分大、中、小3个班。课程按《幼儿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设置,开设语言、计算、游戏、体育等课。据统计,从1983年至1990年向城关小学共输送新生252名。
  (一)管理
  1982年3月幼儿园建立时隶属县妇联直接管辖。1988年6月正式划归县文教局管理。内部严格实行《保教人员岗位责任制》、《园长职责》、《保教人员道德品质手册》、《幼儿工作条例》、《优秀保教人员评选条例》、《好孩子评选条件》等。同时在各班开办《红花园地》,鼓励幼儿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因此,1983年被甘肃省妇联树立为“先进集体”;1985年被甘南州妇联树立为 “先进集体”。
  (二)经费
  从1982年3月建园初期为民办公助性质,幼儿活动费用及办公费用主要靠社会各单位捐款,保教人员的工资由地方财政、文教局和卫生局等分别承担。1988年转为公办后除1名保教人员和园医的工资由原单位承担外,其余均由地方财政包干,经费由文教局拨付。
  (三)园舍及设备
  幼儿园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校舍238平方米。建园初期教学设备有滑梯1架、转椅1架、桌子10张、小凳子60条。以后逐年有所增加。1984年甘肃省幼托办拨款5000元购置部分教育设备和演出文艺节目用的服装。截至1990年有幼儿床30付、办公桌3张、幻灯机1架、脚踏琴3架、手风琴2架。
  (四)收费和饮食
  民办公助时,入园幼儿收费不分大、中、小班平均收费,数额为每人每月5元,主要解决早餐喝牛奶问题,不足开支由社会捐款中补助。转为公办后,停止社会捐款。大中班每人每月收费3元,伙食费4元(早餐);小班每人每月收费5.5元,伙食费3元。
  二、学前班
  1983年以后,玛曲县城关小学招收的一年级新生,一小部分是幼儿园输送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而大部分新生没有受过系统的幼儿学前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出现新生教育程度相差悬殊等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素质,使学龄儿童都能受到同等学前教育,从而提高新生学习起点岀发,城关小学从1987年秋季开始,招收学龄前5周岁以上儿童入学前班学习。当年招收23名。选配两名教师带班任课。1988年全部升入一年级独立编班,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另一个新招一年级班。1988年招收46名,1989年招收49名,1990年招收50名,效果一直较好。
  学前班招收5岁半〜6岁半儿童。每人每学期交纳学费20元。
  学前班开设语文、算术、说话、音乐、游戏等课程。语文要求学会拼音和常见独体字。数学要求学会20以内数的读写和加减。课本采用省编学前班教材,一学期进行两次考试,由学校教导处组织。
  作息时间:上午9点〜11点40分。下午2点30分〜4点50分。上、下学由家长护送孩子上学和回家。1956年玛曲县第一所学校一一城关小学创建,1958年后相继建立各乡小学,至1963年全县有小学8所,即城关小学、尼玛小学、欧拉小学、阿万仓小学、曼日玛小学、采日玛小学、齐哈玛小学、群强(现木西合)小学。其中完全小学2所。1969年以后各大队和有些生产队开办帐篷小学,州属企业河曲种畜场、玛曲渔场、大水军牧场、八。八三军马场也建立了场办小学。学校数达到28所。是年,由于学校大量增加,师资不足,开始招收民办教师、招聘社请教师到大队、生产队小学任教。1972年全县学校数达到47所,其中公办学校9所,民办学校38所,教师150人,其中民办教师77人,占教师总数的51%。到1976年全县有小学54所,其中公办小学8所,民办小学40所,场办小学6所,在校学生3384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共玛曲县委、县革命委员会总结20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教训,根据牧区民族、交通、地理、经济、文化等特点,提出以“集中为主,寄宿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藏语授课为主"的办学形式。1980年以后大队、生产队学校陆续停办,逐渐归并到公社中心小学集中办学。实行以藏语为主的“双语”教学。是年曼日玛、阿万仓小学改建为寄宿制小学,学生的助学金标准从以前每生每年9元增加到每月6元。1981年采日玛小学改办为寄宿制小学。:1984年尼玛、欧拉、齐哈玛、木西合小学亦改办为寄宿制小学,同时欧拉秀玛建立寄宿制小学,但学生助学金标准仍是每年9元。至此全县9所小学,其中普通类小学1所,乡寄宿制藏族小学8所。同时辞退部分不适应“双语”教学的民办教师,招聘一批以藏为主的双语教师,改变了教师结构。是年藏中正式附设小学部(未在小学校数中统计)。1986年木西合乡木拉村委会为解决该村适龄儿童的就近入学问题,自筹资金办起村学。1988年玛曲渔场、大水军牧场小学停办。1989年在尼玛乡寄宿制小学的基础上合并藏中小学部成立玛曲县寄宿制藏族小学。校址迁到县城。同年采日玛乡麦科村群众亦因解决该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捐资办起村学。截至1990年,全县共有小学12所。其中普通小学1所,即城关小学;寄宿制小学8所,即县藏族小学、曼日玛小学、阿万仓小学、欧拉小学、采日玛小学、齐哈玛小学、欧拉秀玛小学、木西合小学;场办小学1所,即河曲马场小学;村学2所,即木西合乡木拉村学、采日玛乡麦科村学,各级各类小学共有在校学生1739名,入学率57.8%,教职工148人。全县各小学共占地231亩(不含两所村学和马场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2848平方米。国家下达教育事业费46万元。生均约258.7元。据统计1980年〜1990年全县共毕业小学生1748人。
  一、玛曲城关小学
  1956年县文教卫生科派杨德祥在县人民委员会所在地创办城关小学,当时招收6名儿童入学,支一顶黑牛毛帐篷作校舍,没有教材,自己编写。1957年在县人民委员会西侧建起校舍1栋6间(108平方米)。1962年学校发展为六年制完全小学。有5个教学年级,53名学生,教师4人。1964年3月,学校更名为“玛曲县民族小学”,当时,学校有6个教学班,90名学生,教师7人,校舍4栋27间(612平方米)。6月1日玛曲县第一个少先队大队成立。同年首届高小毕业2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批判”、“斗批改”风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同年11月学校改名为“玛曲县红卫小学“。1968年4月学校革命委员会成立,学校一切工作在革命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9月,经上级批准小学开始附设初中,学制7年。初中有学生6名,教师2人;小学有学生143名,教师7人。1969年遵照上级指示改为春季招生,学制实行九年一贯制(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不久,县革命委员会派工宣队进驻学校,进行“斗批改”运动。1970年3月在附设初中的基础上增设高中班,当时学校发展到9个年级班,在校学生高中8名,初中26名,小学146名;有中小学教职工16人;是年,该校初中毕业7人。1971年更名为“玛曲县红卫学校”。是年初中毕业6人,高中毕业1人,有教职工17人。1973年11月中学独立另建,小学正式更名为“玛曲县城关小学\1974年2月县革命委员会再次派工宣队进驻学校,接收学校领导工作。1976年全校有5个年级,9个教学班,有学生353名,教职工13人。1978年工宣队撤出学校。是年底,学校占地13350平方米,建筑面积770平方米,藏书1000余册。翌年学校发展到12个教学班,563名学生,17名公办教师,11名代课教师。1980年设立教导处,下设3个教研组,开展听课观摩等教研活动。教导处通过组织统考、设立教学质量奖励制度等,学校工作的重点很快转移到教学工作上,学校一度发展到5个年级15个教学班,596名学生。1981年学校在教学质量奖的基础上制定《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评选办法》、《班主任工作任务和模范班级评定标准》、《文明礼貌教师准则》,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1983年在全省小学毕业统考中合格率名列全省第六,全州第一。同年学校大力开展学雷锋、学解放军活动,除坚持一年一度元旦节拥军慰问外,还开展了军民共建活动,聘请县中队指战员担任校外辅导员。1984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制定了《教职工岗位职责》,领导分工明确,教师责任到人,学校少先队活动成绩显著,被评为全县优秀少先队大队,受到团县委和文教局的表彰。1985年学制从新招一年级开始逐年向六年制过渡。继续试行提前一月招收一年级新生进行学前教育和训练。同年与兰州七里河小学取得联系订购“期中期末统考试题”进行统考,对教学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1986年在校学生385名,教职工25人,其中公办教师23人,民办教师2人,党员7人;6月学校被评为“卫生先进”,受到县文教局的表彰。10月校党支部被评为“党风工作先进集体”,受到中共甘南州委的表彰。同年国家拨专款25万元,投资修建教学楼,10月中旬竣工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162平方米,极大的改善了教学条件。1987年初,县文教局在城关小学试行校长负责制,初次制定《教师工作考核细则》,完善了教师考核制度,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城关小学在全州小学毕业统考中合格率获得第三名。1988年在校学生368名,教师23人,其中民办教师3人,招聘2人。县文教局配备电视机、放像机各1台,正式开设中师电教班,组织学历不合格的教师上电教课补习。同年学校聘任小教高级职称的3人,小教一级职称的9人,小教二级职称的4人,聘任16人,占教师总数的70%。截至1990年全校有学生309名,入学率100%。校园占地26.5亩,共有建筑面积2786平方米,有教学楼1栋,教室9座及会议室、教研室、办公室、图书室、库房、水房、教工宿舍等;体育设施有足球场1个,篮球场2个,并配有联合器械、双杠、单杠、滑梯、跳箱等;图书室3间,藏书1000余册,生均约3册;仪器有数学教具5箱,自然教具1箱、显微镜、电子琴、手风琴、脚踏琴各1架,课桌凳双人180套。据统计城关小学从1964年至1990年共毕业27期1306名学生。
  二、玛曲县藏族小学(也称尼玛寄宿制小学)
  原名尼玛寄宿制小学,始建于1958年9月,教师2人,由郭世荣负责学校工作。当时全乡有适龄儿童120名,入学37名,入学率为31.7%。学生在校集体食宿。1959年有教师3人,学龄儿童150名,入学110名,占73%。1961年全乡设3个教学点,学生数大幅度下降,在校学生32名,教师5人。1962年上半年3个教学点有学生90名,教师6人;下半年由于寺院开放等原因,全县9所学校有多半关门,尼玛小学仍坚持办学,有学生35名,5个教学班,首届毕业小学生1名。1963年6月有学生38名,5个年级,毕业2名,教师4人,有图书100册。全年发放少数民族助学金3081元,每生每月12元。1965年2月学校有学生55名,教师9人(其中民办3人),土木结构校舍6间,另有简易宿舍6间。1968年教师下放开办牧读学校7所,公社小学停办,全社有教师12人,学生163名。1971年恢复公社中心小学,大队三年级以上学生集中到公社中心小学上学,全社(乡)7所小学,有学生180名,其中中心小学有学生43人;教师19人。1973年有学生201名,适龄儿童入学183名,入学率97.6%;高小毕业8名。1974年学生达到247名,毕业4名。1975年县革命委员会为了解决牧民子女的中学教育问题,在尼玛小学开办戴帽初中,当时招收8名初中学生。是年,全社5所学校共有中小学生214名,其中一年级88名,二年级56名,三年级21名,四年级35名,五年级14名。1976年全社5所学校,共有中小学生338名,小学毕业29名;校内外有适龄儿童211名,到校204名,入学率96.7%;有教师17人,其中公办8人,民办9人。1977年9月全社5所学校有教师22人,学生324名,入学率88%。公社学校报到120人,巩固率为50%。1979年9月,因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尼玛公社戴帽初中撤销。当时,全社有学生125名。1981年3月全公社5所小学,有教师17人,其中民办教师7人;共有学生132名,有校舍21间。中心小学有5个教学班,68名学生,毕业7名。1982年8月县文教局为了解决学生的吃奶喝茶问题,购牛45头(其中奶牛33头),办起学校牧场。是年,小学毕业学生6名。1983年大队小学全部撤销,归并到乡中心小学上学。当时学校设4个教学班上课,在校学生44名,入学率18%,毕业2名;教职工20人,专任教师19人;具有中专、高中学历的10人;民办6人,党员3人。1984年县文教局根据20多年的办学经验,正式改办为尼玛寄宿制小学。教材采用五省区协编教材。从二年级起开始加授汉语文。因此,学生人数有所增加,达到123名。同时,扩建砖木结构校舍12间。1986年3月学校有教师15人,其中公办12人,民办1人,招教2人;临时工25人;牧场有牛77头。学校5个教学班,有学生84名,毕业3名。1988年有学生92名,毕业6名,教师15人,其中公办教师10人。学校占地17.65亩,建筑面积1251平方米。1989年4月底,县人民政府拨款4.5万元购买84888部队雷达站房舍作为校舍,并迁建校舍1056平方米,将尼玛寄宿制小学从尼玛乡原址搬迁到县城,合并藏中附设的小学部成立县藏族小学;9月份正式开学,有教师19人,学生170名。1990年县人民政府拨专款24万元,建成面积为730平方米的太阳能采暖教学大楼1栋和砖石结构围墙、大门等,与学生宿舍、食堂、操场建设基本实现配套,截至同年底县藏族小学有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54名,其中男209名,女145名;尼玛乡学生170名,全乡适龄儿童340名,入学率50%;共有教职工20人,专任教师19名。其中藏族17人,汉族2人;男12人,女7人;共产党员3人;大专1人,中专10人,高中5人,初中以下程度4人;小教高级1人,小教一级3人,小教二、三级7人;学校占地73亩,校舍建筑面积1786平方米,课桌凳单人370套,数学教具2箱,文体器材有手风琴1架,篮球架1副,联合器械1套。
  据统计从建校至1989年尼玛寄宿制小学共毕业高小学生124名(从第一届毕业后有9届无法査岀毕业生数)。
  三、曼日玛寄宿制小学
  1958年9月县文教卫生科派教师宁万国开办,当时称为乔科小学,以没收的参智合寺院房屋作校舍。经动员有356名青少年儿童来上学,入学率达84.5%,全部在校食宿,食宿费用全部由社队包干。1959年学校迁至曼日玛公社所在地,有教师5人,学生265名。1960年入学儿童有所增加达315名,教师6人。1961年在校学生数下降到61名,教师9人。年底乔科学校正式分为曼日玛小学和采日玛小学。1962年,学校分设为农业点、畜群点和寺院点3个教学点。是年,由于寺院开放等原因大部分学生失学,不少少年儿童入寺当和尚,学生由年初的105名,减少至19名,使学校濒临关门的程度。1963年将农业和畜群教学点归并入乡政府点学校。当时有学生29名,分3个年级。1966年建成完全小学,1967年1月校名随乡政府名称更名为“东风乡民族完小”,有教职工4人,学生22名,分5个班。是年,全乡共有小学6所,其中每个大队有小学1所,有教职工32人,其中公办11人,民办6人,社请15人;全部开始按普通类模式开设课程,不顾民族特点中断了藏文教学。1969年贫下中牧管理委员会成立,参与发动学生和管理学生,全公社适龄儿童298名,入学183名,入学率达到61%,有教师8人(公办)。同年六年制改为五年制,秋季招生改为春季招生,实际上四季都招生。1974年9月,全社6所学校,共有学生400多名,入学率在90%以上;有教职工34人,公办7人,民办8人,社请19人。1975年学校有教室18间,教师宿舍13间,“六一国际儿童节”派体育代表队参加了全县中小学运动会。1976年又派代表队参加在阿万仓举办的全县小学文艺汇演。是年全社有小学6所,在校学生488名,其中一年级303名,二年级113名,三年级51名,四年级17名,五年级3名,适龄儿童315名,已入学277名,入学率87.9%;共有教师33人,公办8人,民办14人,社请10人,代课1人,藏族教师18人。1977年全社6所小学有学生514名,小学毕业16名,学龄儿童入学226名,入学率81.9%;有教职工42人。1978年3月贫下中牧管理学校代表退出学校。1979年9月聘请曼日玛夏休寺董仓•东藏成来为藏文代课教师,开始排演藏戏,深受牧民群众欢迎。1980年撤销大队小学和生产队小学,改分散办学为公社集中办学,学校体制改为寄宿制,国家给每生每月发助学金6元,学制仍是五年制,课程开设以藏文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是年有教师19人,其中公办12人,民办6人,学生80多名,每30名学生配备1名炊事员负责学生食宿。同时,县文教局和曼日玛公社为了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大胆聘任采藏成来为名誉校长。1981年由于充分发挥了名誉校长的办学积极性,经他走村串户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在校学生大幅度增加,达到200多名。是年学校被甘南州树立为“全州民族教育先进单位”。1982年县文教局拨款5000元,以每头100元的优惠价从该公社生产队购买奶牛50头,由公社划拨一定的草场,办起学校牧场,并配备挤奶员和放牧员,极大地改善了学生与教职工的生活。9月底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视察玛曲到曼日玛公社,给曼日玛小学捐赠5000元。是年学校被评为“甘肃省民族教育先进单位”。1984年初名誉校长东藏成来负责学校工作,采用西北五省区协编教材,在校学生185名,毕业24名,有教职工20人,根据县文教局制定的《教学质量奖颁发试行意见》,经年终检査考核曼日玛学校获得乡级学校第一名,获奖金500元。1985年在校学生191名,毕业22名,并开办了职业缝纫班,创造出一条牧区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早期结合的新路子。1986年10月学校经过多方筹措办起学生大灶,茶藏成来为大灶捐款1000元,添置灶具,寄宿生每生每月享受国家补助6元,社队补助10元,勤工俭学补助9元,计25元的伙食费,1984年〜1986年,曼日玛乡从公益金、公积金中拿出4.6万元增发助学金。1987年5月有教职工22人,其中公办12人,民办1人,招聘9人,学生214名,学校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17平方米(48间)。7月甘肃省副省长刘恕、甘南州副州长赵振业等全州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代表专程来曼日玛小学视察。9月,学校被甘肃省授于“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年学校广开财源,牧场收入2000多元,小卖部收入750元,接待室收入270元,演藏戏收入300元,拖拉机运费收入237元,缝纫收入142元,学生参加劳动收入250元,共计学校勤工俭学收入2963元。
  1988年上级拨款37.5万元,修建1栋太阳能采暖教学楼,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同年7月,参加合作召开的全国藏族教育研讨会的代表专程来曼日玛小学视察,学校受到视察代表的高度赞扬。1989年有学生224名,8个教学班,教师20人,在全县集资办学的高潮中,曼日玛小学率先实现“一无两有”和“五配套”建设。截至1990年,学校占地22.5亩,建筑面积2781平方米,其中教室1052平方米,宿舍(包括学生宿舍)790平方米,其它用房240平方米,大灶、围墙、大门、厕所和操场齐全;有教职工26人,其中公办18人,招聘8人,教学辅助人员(炊事、放牧)8人,教师中有专业技术职务的11人,其中小教一级4人,二级2人,三级5人;有教学班7个,在籍学生259名,全是藏族,全乡有适龄儿童506名,入学率51.2%;有单人课桌凳400套,职业技术操作室3间,有缝纫机16台,编织机4台,图书室3间,藏书800余册,数学、自然教具各一箱;体育器材有篮球架1副,联合器械1副;电教器材有电视机、录像机各1台;校办牧场牛已发展到120头,年产值1200元;勤工俭学总收入4505元,生均17.74元;是年国家拨给教育事业费78528元。据统计从1980年至1990年小学毕业256名。
  四、阿万仓寄宿制小学
  1958年9月在阿万仓乡政府所在地建立,招收阿万仓和群强(现木西合)两地的牧民子弟就读。当时,教师2人,学生最多时达180名。1959年教师增加到5人。1960年3月群强和阿万仓分社另建学校时,阿万仓学校有学生103名,帐篷3顶,留3名教师任教。1961年学校分设农业点、牧业点和公社3个教学点。是年秋季撤销农业点和牧业点归并到公社小学,学生只有19名。不久,平叛部队撤离时,部队将临时修建的营房(土皮平房)18间留给学校做校舍,学生在校住宿,同时借公社两间房子为教室,课程安排根据全县文卫扩大会议以“藏文为主,汉文为辅”的精神,藏汉对照进行教学。1962年由于寺院开放等原因,大部分学生失学,学校濒临关门境地。1963年,有学生74名,4个年级,教师3人。1966年“四清”运动后期,校名随乡政府名称(红旗)改为“红旗小学”。是时,学校有5个教学班,36名学生,教师5人,其中聘请的代课教师1名。下半年学校发展为六年制完全小学,同时县上拨款2万元建起校舍1栋7间。1967年有教职工6人,建起瓦顶土木结构校舍14间,校舍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不久乡政府指派2名教师,过黄河在俄后滩前进大队(原名吉擦若)办起1所帐篷小学,全公社两所小学有60多名学生。1968年前进大队划分加入其它大队,前进小学也随之撤销并入乡政府小学。是年有教职工7人,学生32名,首届完小毕业4名。9月,学校“文革小组”成立,负责学校工作。1969年随着全国教育形势的发展,派教师在五星(贡乃)、红旗(贡赛尔)大队同时办起两所民办公助性质的帐篷小学,两个大队的牧民子弟就近走读,全天上课。是年全公社有157名学龄儿童,已入学97名,占学龄儿童总数的62%;在校学生250名,有教师10人,公办6人,民办3人,社请1人。1970年贫下中牧管理学校委员会成立,其中2名委员进驻学校参与管理。同年学制改为五年制,实行春季招生。:1971年开办第一期会计训练班,有学员10人。同时开办红原、红星(洛隆)两个大队帐篷小学,规定大队小学三年级以上到公社中心小学上学。是年5所小学共有教师14人,其中公办7人,民办7人,在校学生270名。1973年会计训练班结业。1975年公社中心小学在校学生118名,其中牧民子女86名,高小毕业8名。校舍扩建8间、共29间,其中教室14间,教师宿舍15间,同时修建30间简易土平房作为学生宿舍。1976年秋季,县革命委员会为了解决牧民子女的中学教育问题,将阿万仓公社中心小学改办为戴帽初中。是年,全公社5所学校(七年制1所,五年制1所,初小3所),在校学生共有402名,其中男213名,女189名;教师共有23人,其中公办10人,民办12人,代课教师1人;少数民族教师13人;公社学校有学生107名,初中生6名;教师10人。全社适龄儿童280名,已入学268名,入学率达到96%。初中开设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藏文、体育、音乐;小学开设课程:政治、语文、算术、藏文、体育、音乐、图画;文艺班开设课程:文艺、语文、政治、珠算、藏文、体育。公社学校能完成教学任务和期终考核及格率占70%,大队小学教材只能完成三分之二。1977年全社在校学生445名,男224名,女221名;藏族425名;一年级198名,二年级71名,三年级80名,四年级58名,五年级20名,初一11名,初二7名。学龄儿童275名,已入学256名,入学率93%。有教师28人,其中民办19人。公社小学各年级开设语文、算术、藏文、科学常识、音乐、图画和体育。当年高小毕业9名,初中毕业7名。1978年小学毕业32名,初中毕业10名,但由于师资缺乏,财力不足,初中理、化、生、史、地等课无法开设,初中停办。全社有学龄儿童272名,已入学240名,入学率98%,在校学生417名。是年公社学校有校舍42间,乘马8匹;大队小学共有校舍36间,桌凳90套。全社有教师31人,其中民办17人,能用藏语教学的公、民办教师13人,占教师总数的40%。1980年县文教局拨专项经费8万元扩建校舍,并将学校正式更名为阿万仓寄宿制小学。1981年由于牲畜承包到户,学生大部分回家放牧,有3所大队小学被迫停办,师生归并到公社寄宿小学教学。是年,全社有教师21人,学生共有99名,公社小学毕业2名。1982年9月县文教局和阿万仓公社,为了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聘任第五世开仓•罗桑嘉华加措为名誉校长,全校有教师16人,其中民办4人,学生63名,分9个教学班教学。1984年3月教材采用五省区协编教材课本,教学以藏语文为主,从三年级起始授汉语文。1985年有教师15人,其中民办1人;学生119名,毕业7名,升入县藏中1名。1986年,学校牧场有牛104头,乘马4匹。1987年有学生110名,毕业9名;校办牧场有牛113头,收入1684元,其中接种牛黄收入1362元,生均32元。1988年9月有教师12人,其中招聘5人,有学生73名,5个教学班,毕业5名。1989年有教师12人,其中招聘4人,另外有临时工7人,有学生7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23.18%,毕业8名,升入县藏中7人。截至1990年,全校有教职工13人,其中公办11人,招聘2人;中专6人,高中4人,初中以下3人;藏族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的84.6%;教师中聘任专业职务的有6人,其中小教高级1人,一级1人,二级4人;在校学生146名(其中女生63名),入学率为40.8%;学校占地23.4亩,建筑面积1288平方米,其中教室384平方米,学生宿舍308平方米,教工宿舍288平方米,公房158平方米,其它150平方米;有课桌凳110套;图书室藏书400余册;电视机、放像机、压面机各1台;校办牧场耗牛从原来的48头,发展到118头,产值1670元。
  据统计从1968一1990年,小学共毕业19期244人,初中2期17人,会计培训班1期10人。
  五、欧拉寄宿制小学
  1958年9月始建于欧拉乡安茂沟口,当时由马如华负责学校工作,有学生130名,教师4人,校舍只有3顶牛毛帐篷。年底随乡政府迁至欧拉寺院附近,招收欧拉与藏科两乡的牧民子女入学。1959年藏科学校兴办,隶属欧拉学区管理,两校有学生100名,教师7人。1960年有教师8名,学生24名。1961年9月有学生39名。1962年6月由于寺院开放等原因,学生一度下降到10名。年底,藏科学校跟随藏科乡划归青海省甘德县。1963年学生增加到53名,学校有教师3人,入学率只有20%;乡人民委员会为了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的积极性,补助学生单衣、绒衣各50套,书包50个。1965年有教师5人,学生人数进一步增加,达到104名,其中一年级92名,二、三年级为复试班10名,四年级2名,1966年学生人数急骤下降,只有24名,平均每名教师有4名学生。1967年学校发展为完全小学,校名更改为“红湖小学”。1968年全乡3所小学,有教师7人,学生182名。1969年欧拉公社办起4所大队帐篷小学,全社(乡)5所学校共有教师11人,学生460名,经常到校224名,占学龄儿童350名的40%。1971年学校发展到每个大队有1所学校,全社共有7所学校,有学生350名,教师19人。1974年学生达到397名。1975年学生有所下降,有386名,其中一年级237名,二年级73名,三年级38名,四年级22名,五年级16名。1976年县革命委员会为了解决牧民子女的中学教育问题,在欧拉公社中心小学开办戴帽初中。其中小学五年,初中两年;初中分为普通班和民族班,民族班在校寄宿,用藏汉两种语言文字授课。一、二年级以藏文为主,三年级以上以汉文为主;教师27人,其中公办10人,民办17人;在校学生424名,高小毕业18名;挖中药材750公斤,拾牛粪、拾杂骨勤工俭学收入1750元。1977年3月全公社8所学校有教师37人,其中民办24人;学生467名,其中中学生33名。1978年由于师资不足等原因,欧拉初中普通班两期毕业9名,民族班两期毕业50名后,戴帽初中撤销。1979年随着牧村经营体制的逐渐变革,多数学生回家放牧,全社8所学校有教师35人,而学生一度降到46名。1980年学生人数有所回升,全社8所学校,有学生180名,教师17人。1982年大队小学全部撤销,并入公社中心小学。是时,有学生42名,教师18人。1983年7月全校有教师19人,学生45名。1984年学校根据20多年的办学经验改办为寄宿制小学,采用五省区协编教材进行以藏语为主的“双语”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单科加授汉语文。因此,学生人数有所增加,达到94名。是年,县文教局拨购奶牛款2000元,以优惠价购牛31头,开始办起校牧场以解决寄宿生的吃奶喝茶问题。:1986年9月有教师11人,5个教学班,75名学生。1987年4月有5个教学班,98名学生,其中一年级48名,二年级17名,三年级18名,四年级5名,五年级10名;校内外学龄儿童262名,已入学87名,入学率33.2%;高小毕业7人;教职工15人,其中民办1人,招聘4人。1988年11月有教师12人,临时工7人;在校学生36人,5个教学班。截至1990年底有教职工10人,其中男6人,女4人;中专1人,高中9人;公办4人,招聘5人,民办1人;藏族9人,汉族1人;小教一级1人,二级4人,共产党员1人。另有临时工6人(炊事员、放牧员、挤奶员);在校学生139名(其中女生60人),入学率为45%。学校占地13.2亩,校舍建筑面积1067平方米,其中教室7座315平方米,学生宿舍443平方米,教师宿舍213平方米,校办牧场有牛78头,年平均收入500元,校办粮油加工点有粉碎机1台,柴油机1台,奶油分离器2台,缝纫机2台,压面机1台。教学设施有双人课桌凳120套,数学教具和自然教具各1箱,体育器材有篮球架1副,滑梯1个。
  六、齐哈玛寄宿制小学
  1958年齐哈玛乡借牧在卓格尼玛乡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柯生托罗滩地方,子女就近在卓格尼玛乡小学读书。I960年和卓格尼玛分校随公社迁回齐哈玛地区,借没收的齐哈玛寺院房屋办起齐哈玛小学,学生在校食宿,刘学福任校长,教员3人,学生150名。1962年6月由于寺院开放等原因,上半年无学生,学校被迫关门;至年底学校始有学生19名,其中一年级2名,二年级14名,三年级3名。1963年有教师3人,学生4名,分两个年级教学。1966年县文教卫生科拨款6000元修建房屋18间。1967年初全乡有学校2所,教师3人,学生17名。是年,齐哈玛乡贫下中牧管理委员会成立,派贫下中牧代表进驻学校参加管理。1968年秋季四川“红城”叛乱,学校一度被迫停课,直至“红城”叛乱被平息学校才开始开课。1969年公办教师全部下放到大队办起4所帐篷小学,共有学生240名。1971年全社5所小学,有学生185名,教师21人,其中民办15人。1973年开办一期培训班,学员30名。1974年有教师30人,其中公办8人,民办5人,社请17人;学校增加到6所,5个大队各办1所,均修起校舍,置办桌凳,学生发展到257名。1975年8月学校6所,在校学生321名。其中一年级223名,二年级61名,三年级24名,四年级13名。1976年全社有学校6所,学生388名;有教师26人,其中公办10人,民办16人,全公社学龄儿童193名,已入学159名,入学率82.5%,毕业12名。1977年全社有学生411名,入学率95.2%。1978年3月全社6所小学有学生380名;有教师25人,其中公办9人,民办5人,社请11人。1979年3月学校6所,有学生296名,公、民办教师12人。1980年县文教局与齐哈玛公社为了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聘请齐哈玛寺院哲贡巴•东藏久美任名誉校长,当时全社6所学校有学生163名,教师24人;公社中心小学5个教学班100名学生。是年开始用青海省编藏文教材教学。1981年3月齐哈玛寺院哲贡巴•东藏久美任校长,有教师17人,其中民办6人,招聘4人;学生154名,入学率41%。1983年大队小学停办,全部集中到公社中心小学上学,有学生136名;全社学龄儿童213名,已入学43名,入学率20.2%;有教师15人,其中民办1人。1984年3月学校改为齐哈玛寄宿制小学,教材正式改为五省区协编教材,有学生179名,毕业5名,入学率达到69.5%;教师16人,其中民办1人。由于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学校开始退还寺院地皮和房屋,校舍从公路北边向路南乡政府西侧开始迁建,同时县文教局拨款从该乡以优惠价购牛35头办起校牧场。1985年初公办教师13人,民办1人,招聘1人,其中党员1人。另有临时工7人。在校学生162名,4个年级5个教学班。1986年5个年级,6个教学班,学生147名;教师15人,其中公办10人;牧场有牛90头。1987年5个教学班,学生114名,校舍有7栋49间,牧场有牛96头,勤工俭学收入1512.5元。1988年9月学校迁建完工。1989年有教师12人,临时工7人(炊事员5人,放牧员1人,挤奶员1人),全乡适龄儿童289人,在校115人,6个教学班。截至1990年有教职工14人,其中专任教师13人,宗教人士1人;在专任教师中有公办教师8人,民办教师1人,招聘教师4人;女教师2人;具有中专学历的6人,高中学历的3人,初中以下4人;已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5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1人,小教一级1人,二级1人,三级2人;有共产党员1人,共青团员2人;在校学生197名,4个教学班,入学率为60.8%;毕业19名,升入县藏中6名;学校占地29亩,校舍砖木结构6栋42间,建筑面积为827平方米,其中教室252平方米,学生宿舍245平方米,教工宿舍269平方米。课桌凳130套,牧场有牛81头,供给学生奶油、肉食品,年产值约1000余元。
  七、采日玛寄宿制小学
  1958年9月乔科公社建立小学,当时由于采日玛隶属乔科公社,采日玛地区的牧民子女,在乔科小学上学。1962年初,采日玛从乔科分出独立建乡,采日玛小学也从乔科小学分建。6月任雍正中为校长,教师2人,分定居和畜群两个教学点教学,当时有学生39名,分2个班,开设语文、算术2门课程。1963年6月有教师3人,学生60名,只有一、二两个年级。1964年修建校舍1幢,土木瓦顶结构房屋7间。1966年县人民委员会拨款2万元,建校舍12间。是年,有学生11名,教师3人。1968年5个大队,各办小学1所,全社有学校6所,在校学生发展到119名。是年冬〜1969年春,由于四川“红城”叛乱使学校一度处于停办状态。5月份公社小学停办,12名教师全部分派到大队办学,到年底全社大队小学5所、生产队小学2所共7所小学,有155名学生,适龄儿童179名,入学率65%。1971年6所学校有学生201名,有教师18人。1973年共有教师15人,其中公办7人,民办8人;学生201名,其中一年级189名,三年级10名,四年级2名。是年公社小学3个教学班30名学生,勤工俭学积累现金929元。1975年6所学校,有学生310名,其中一年级225名,二年级46名,三年级27名,四年级9名,五年级3名,校内外适龄儿童292名,已入学261名,入学率86.2%;夜校11所,在校学员1135人,脱盲99人。1976年6所学校,15个教学班共有391名,其中一年级234名,二年级84名,三年级39名,四年级26名,五年级8名;共有适龄儿童298名,已入学280名。公社中心小学在校学生有117名,共有教师23人,其中公办10人,民办10人,社请专职教师3人。是年,首届高小毕业8名。1977年开设会计训练班一期,有学员20人,到年底全社6所学校共有学生431名,校内外适龄儿童317名,入学率89.9%;有公办教师11人。其中公社中心小学有6个教学班(含会训班),180名学生。1978年公社中心小学学生达到200余名,高小毕业22名。同时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辟学农基地5亩,种植蔬菜,除分给师生食用外,大部分在该公社出售作为勤工俭学收入。是年,因办学成绩突出,受到中共甘南州委、州革命委员会的表彰。1979年随着牧村有关责任制的施行,学生人数急骤下降,全社6所学校有学生77名,教师27人。1980年全校教师20人,其中公办11人,民办9人,1名社请教师;6所学校有学生83名01981年3月根据民族牧区的特点和多年的办学经验,公社中心小学改办为“寄宿制小学”,寄宿生每月享受6元助学金;大队小学全部停办,学生集中到公社寄宿制小学上学,当时有学生38名,教师14人,其中民办4人。是年,县上拨专款新修两栋教室和一栋教师宿舍。勤工俭学活动除继续种植菜园外,还开展了拾杂骨、挖药材等活动。1982年全社学校1所,5个教学班,48名学生,11名教师。1983年有教师14人,其中公办12人,民办2人;学生继续下降,5个班只有19名学生。1984年全校有教师13人,学生65名,入学率24%,5个年级6个教学班,高小毕业3名。是年,县文教局为了解决采日玛小学因地面地势低洼水路不通,尤其一到夏秋雨季更加严重,校舍处在水泽之中的困境,下决心拨专款将学校迁建到后面山坡平台处,同时拨购牛款2000元,从该乡以优惠价购牛20头,办起学校牧场。1986年10月全校共有教师10人,其中党员2人,藏族7人,回族3人,招聘教师4人;在校学生85名,5个教学班,毕业5人。是年,生产队开始给每生每天补助0.40元,学校给每生每天发0.20元的助学金。同时对没有完成教育合同的队干和家长采取罚款措施,对超额完成动员入学任务的队干从罚款中给予奖励。1987年9月有教师8人,其中招聘5人;有学生50名。1989年采日玛乡麦科村牧民群众,为了解决该村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捐资办起麦科村学。是年,全乡2所小学有教师8人,另有临时工6人;全乡共有适龄儿童202名,在校学生46名,分6个教学班进行教学。截至1990年学校有教师8人,其中公办4人,招聘4人;党员1人,团员2人;女教师2人;专科1人,中专2人,高中4人,初中以下1人;已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小教高级1人,一级1人;另有教学辅助人员7人。在校学生138名(含美科村学),入学率为41.4%;两校5个年级8个教学班,其中一年级有42名,二年级38名,三年级28名,四年级19名,五年级11名,当年毕业7名。学校占地23.6亩,校址有新旧两处。新校址有校舍41间,建筑面积930平方米。其中教室252平方米,学生宿舍192.5平方米,教师宿舍210平方米,其余为办公用房;旧校址有土木瓦顶房屋2栋21间,约400平方米,课桌凳有90套 (双人),厕所3间,篮球场一个。校办牧场有牛42头,年产值约500元。
  八、木西合寄宿制小学
  1960年3月派教师刘孝和杨旦增到群强公社创建小学,当时动员108名儿童入学,设2个教学班。同年8月教师增加到3人,学生下降到50名。1962年1月群强公社更名为群强乡,群强公社小学亦更名为群强乡小学,当时有教师2人,教师宿舍1间,教学帐篷1顶。1963年6月有学生7名,教师2人。1965年有学生29人,教师2人。1966年县人民委员会拨基建款4.6万元,修建校舍17间,学校占地2040平方米。是年,学校有教师2人,学生17人,4个教学班。1967年增加民办教师3人。1968年4月学校由“文革”组长负责。1969年6名教师全部下到大队和生产队办学,办起帐篷小学3所,当时,全社有学生68名,占全乡学龄儿童的70%。1971年有公、民办教师11人,学校2所,学生112名。1974年全社学校发展到6所,学生81名。1975年10月全社有小学9所,在校学生148名,其中一年级125名,二年级22名,三年级1名。适龄儿童139名,已入学113名,入学率81.3%;有教师11人,其中公办4人,民办7人,公社小学有校舍11间。1978年1月全社共有小学10所,在校学生82名;有教师15人,其中公办13人,民办2人。1979年1月学校减少到2所,在校学生下降到48名,有教职工13人,其中公办5人,民办8人。1982年9月全社只留公社中心小学1所,有学生29名,教师10人。1983年学校出现有教师8人,而学生只有7名的现象。同年11月群强公社改为木西合乡,群强小学更名为木西合小学1984年3月正式改建为木西合寄宿制小学。当时,学校有教师7人,学生51名,分3个教学班进行教学。不久,县文教局为了解决寄宿学生喝茶吃奶的问题,拨购牛款2000元,购牛30头,不足价款由乡政府给予解决,办起了校办牧场。1985年3月初学校开学时,一度出现无学生现象,经过学校教师深入牧村动员,4月下旬陆续有20余名学生入校。秋季开学时在校学生增加到37名,其中一年级28名,二年级5名,三年级4名。全乡适龄儿童211名,入学率为17.5%;牧场有牛45头。
  1986年9月经县文教局批准,木拉村委会为了解决木拉村适龄儿童的就近入学问题,自筹资金,办起全县教育公办后第一所村学,当时招收18名学生,设一个教学班,招聘1名教师。是年,全乡2所小学,有学生53名,其中一年级37名,二年级8名,三年级4名,四年级4名;有教职工7人,其中党员2人,民办4人;牧场有牛59头。1988年9月全乡2所小学4个教学班,40名学生。1989年有教师7人,临时工4人,全乡共有适龄儿童225名,已入学62名,两所小学共有5个教学班。截至1990年学校(包括木拉村学)有教职工6人,其中公办3人,招聘2人,社请1人;具有中专学历的3人,高中学历的1人,其余2人是和尚出身,还有教学辅助人员3人。乡寄宿制小学和木拉村学共有学生86名,入学率为40.2%。乡寄宿制小学有3个年级,3个教学班;木拉村学有2个年级,2个教学班;规定村学三年级以上到乡寄宿制小学、乡寄宿制小学四年级以上到县藏族小学上学。寄宿生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9元。学校占地9.6亩,砖木结构校舍2栋,土木结构3栋,厕所3间,建筑面积827平方米。其中教室205平方米,学生宿舍135平方米,教师宿舍115平方米,其余为公用房。有双人课桌凳90套,彩电1台,围墙、大门、操场等建设已达到基本配套的要求。校办牧场牛发展到53头。
  从建校至1990年只有少数初小学生毕业,无高小毕业生。
  九、欧拉秀玛寄宿制小学
  欧拉秀玛寄宿制小学是一所以藏族为主的民族类全日制初级小学。1984年3月在原西柯河羊场小学的基础上建立,当时有教师6名,学生20名,县文教局任命次知木为校长,张喜德为副校长,才让扎西为教导主任,采用五省区协编教材进行“双语”教学。同时县文教局拨购牛款2000元,不足款额乡政府给予解决,购牛54头,办起校办牧场。1984年有教师9人,学生74名,入学率34%。1985年在校学生75名,经常到校39名。1986年3月有学生54名;牧场有牛50头,收入580元;勤工俭学收入2000元。1989年有教职工7人,临时工6人;适龄儿童272名,在校学生18名,分5个教学班进行教学。1990年欧拉秀玛乡政府为了改善寄宿学生的生活,经过多渠道筹资、征收教育费附加和集捐资1.88万元,办起学生大灶,一半补助学生口粮款,另一半由学生家长承担。到年底学校有3个年级,6个教学班,76名学生,全是藏族儿童,其中女生36名。入学率为35.1%。上完三年级升四年级,一般动员到县藏族小学上学。学校有教职工7人,全部为藏族。其中女教师1人;共产党员2人;中专学历5人,高中学历1人;和尚岀身1人。学校占地22.5亩,建筑面积39间878平方米,其中教室270平方米,牧场有牛64头;有双人课桌凳70套,数学教具1箱,体育器材有篮球架1副等。
  十、河曲马场小学
  河曲马场小学是州属河曲马场所办的一所普通类兼民族类全日制完全小学。始建于I960年,校址建在场部,起初教师只有加新交1人,学生36名,设1个教学班教学。1961年修建校舍44平方米。1964年6月教师1人,学生12名。1967年教师2人,学生27名,分4个班教学。1976年随着全国教育形势的发展成立戴帽初中,中小学有学生80多名。1979年,河曲马场小学有校舍4栋32间,有15名教师,其中民办教师3名;在校学生80多名,分8个教学班进行教学。1987年初中停办,初中学生全部转入玛曲县中学上学。1988年小学毕业4名,在校学生34名,有教职工6人。1990年全校一至五年级分以藏为主的民族班、普通班两类6个教学班,民族班采用五省区协编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普通班采用全国统编小学课本。民族班学生毕业报考玛曲县藏中,普通班学生毕业报考玛曲县中学。到年底学校有学生35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1名,女生15名;有教职工6人,是年民族班五年级毕业4人,普通班无毕业学生。学校占地15亩,校舍6栋40间约800平方米,其中教室12间240平方米,图书室1间20平方米,其余为教工宿舍和学生宿舍等。据统计1988-1990年毕业小学生13人。
  十一、帐篷小学
  帐篷小学是为适应草原上牧民四季游牧,无定居条件而创办的一种学校,跟随畜群游牧搬迁,其目的是方便牧民子女就近入学接受教育,是牧区少数民族教育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办学形式,它不同于半日制的牧读小学,它是一种不够正规的办学形式,全日制可以采用,半日制也可以采用。
  1958年玛曲县以帐篷小学的形式创办5所乡级小学»1961年为了适应玛曲牧区游牧生活的特点,县上开始在各乡进行分点教学,乡政府点定居教学,畜群点随游牧季节迁移教学。1962年以后撤销畜群点,全部集中到乡政府学校教学,至1966年全部修起校舍。1969年在全国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办的形势下, 为使贫下中牧子女就近入学,各公社首先在分散僻远的大队或生产队都纷纷办起帐篷小学(全都是初级小学),一般为三年级,四、五年级学生全部到公社中心小学上学。1976年以后部分大队小学逐渐转入五年制小学。
  1967一1982年各公社大队和生产队办的帐篷小学统计表
  大队帐篷小学,1974年、1975年,在定居点修起土木瓦顶校舍,配置课桌凳。冬春在定居点教学,夏秋随畜群搬迁到哪里,就在那里支起帐篷,挂上小黑板上课。无课桌凳,学生坐在草地上,将本子放在膝盖上写字做题。课程开设语文和算术,音体课因师资而定,无固定节数,学生全部走读,离家较远的学生带着炒面,骑着牛来上学。中午放学,教师烧好茶水和学生一起拌酥油炒面吃,下午放学,教师将骑不上牛的小学生,抱上牛背送学生回家。有些生产队派一名半劳力当学生的炊事员,跟随学生到学校负责烧茶,生产队评记工分。
  大队小学教师以民办为主体,兼有少数社请的当地教师,基本上是一名公办教师任学校负责人。生产队学校则全是民办或社请教师隶属大队小学领导,大队小学受生产大队和公社中心小学的双重领导。
  民办教师国家补助25元,5元缴生产大队评记工分,参加年终收益分配。开始以牧民标准供应粮食,后改为以城镇标准供应。社请教师全是当地人,由大队负责评记工分,参加收益分配,国家无任何补助,吃牧民粮。
  大队、生产队帐篷小学的费用,由公办教师下去办起的学校基本上由公社学校供给,没有公办教师的学校,则主要由大队或生产队给予解决。
  帐篷小学兴起以后,学校就在牧民的家门口,学生上学方便,入学率大大提高,在校学生急聚增加。1977年全县56所小学(包括13所公办小学)有学生3468名,入学率达到91.1%,学校数和学生数均创玛曲县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但是由于忽视民族地区的特点,教材采用普通教育的省编汉文教材,再加教学中教师绝大多数不懂藏语,学生又不懂汉语,语言隔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年年上学校,年年一年级”的现象普遍存在,以办学较好的阿万仓、欧拉、曼日玛3个公社为例,各年级学生数如下:
  1973、1975年部分公社教育情况统计表
  1979年随着牧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队、生产队所办的帐篷小学,已不适应改革形势的需要,学生回家放牧,学校的学生大幅度减少。至1983年底大队生产队帐篷小学全部停办。公社小学改为以藏文为主的寄宿制小学,原大队小学的学生全部集中到公社寄宿制小学,大队小学教师也集中到公社小学任教,不适应藏文教学的教师被辞退。按教学年限分别领取1至3个月的生活补助费和购买耕牛款回原籍。
  第四节中学教育
  玛曲县的中学教育,始于1968年9月玛曲县红卫小学(即城关小学)附设的初中班,1970年3月增设高中,毕业两届。1973年11月第一所普通类完全中学一一玛曲县中学正式成立,生源来自城关小学和各乡、场小学毕业的职工子女。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语言文字的区别,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牧民子女不上县中学,一般小学毕业后都回队参加劳动。1975年中共玛曲县委、县革命委员会,为了解决牧民子女的中学教育问题,首先在尼玛公社中心小学附设初中。1976年在“上中学不出乡”的口号下,在欧拉乡、阿万仓乡中心小学和河曲马场小学试办戴帽初中,即七年制学校(小学五年、初中二年),但因中学师资、设备和器材配套不上,再加生源少,阿万仓、欧拉初中毕业2期后,于1978年停办;尼玛初中毕业3期,于1979年停办。为了彻底解决玛曲县牧民子女的中学教育断层问题,中共玛曲县委、县革命委员会根据多年的办学经验和民族牧区的特点,于1980年3月19日设立玛曲县藏族中学,当时称为县民族中学,为全日制寄宿独立初中,实行以藏文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的“双语”教学。1987年河曲马场七年制学校也因师资、生源等问题停办初中。1989年全县藏族中学升格为完全中学,从此,解决了全县牧民子女小学毕业后接受中学教育和进一步深造的问题。
  1990年全县有两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学制都是“三•三”分段制,其中玛曲县中学为普通类,玛曲县藏族中学为以藏为主的民族类,共有中学生394名,高中118名,初中257名,含“3+1”职业班19名。有教职工61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
  从1970年起至1990年,初高中毕业1988名。其中初中毕业1358名(以藏为主106名),高中毕业630名(加城关附设中学班毕业)。初中毕业生考入中专、技校的有209名(以藏为主73名),高中毕业生考入中专、专科和本科的32名。
  两所中学共占地254亩,校舍建筑面积4219平方米,生均110平方米。1990年国家下达教育事业费30万元,生均761元。玛曲县历届初中在校、招生、毕业、升入中专(含技校)人数统计表
  玛曲县历届高中在校、招生、毕业、升学人数统计表
  一、玛曲县中学
  玛曲县中学是玛曲地区中等教育的第一所全日制学校,施教对象为职工子弟,有汉、藏、回、土、撒拉等多民族的学生。生源主要由城关小学输送。学校位于县城团结西路。占地89378平方米,合134亩,建筑面积2714平方米。
  (一)沿革
  1973年11月建校时有学生85名,其中高中42名,初中43名,分初一、初二、高一、高二4个教学班。教职工有9人,学校校舍建筑面积480平方米,董志英任学校革委会主任。1974年学校平整了篮球场,购置了一些体育教学设备,开展篮球、乒乓球和单双杠等项目的体育活动。学生有108名,其中藏族13名,女生44名;初中65名(初一38名,初二27名),毕业27名;高中43名(高一21右,高二22名),毕业17名。教职工有14人。1975年“工宣队”进驻学校,并根据州县教育部门计划安排,开办学制为二年、按中专学历对待的第一届民族师范班,招收各乡牧民子弟中具有高小文化程度的青年29名入校学习。同时扩建校舍520平方米。
  1976年初中改为三年制,全校设6个教学班。其中初中3个班,高中2个班,民族师范1个班;在校学生209名,其中初中156名,高中71名,民族师范班29名;女生90名;少数民族学生66名;教职工22人,其中专任教师14人,行政8人。全校师生中有中共党员3人,共青团员47人,红卫兵111人。是年,高中毕业35名,初中毕业9名,全部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去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锻炼;民族师范班29名学生毕业后分赴各乡,大部分担任民办教师,从事小学教育工作。1977年学校招收第二届民族师范班学生19名,着重为牧区培养懂“双语”的教学人才。
  1978年底工宣队撤出学校,教学秩序逐渐走向正轨。1979年,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该校在全县率先制定《关于教职工事假、病假、旷工、超假的处理意见》(后被县文教局转发全县执行),从而收到明显效果。同时,组织广大师生,自己动手,修整400米的跑道1条和足球场、排球场各1个,解决了学校体育教学和师生体育锻炼的场地,为此,1981年8月甘南州第二届足球运动会在玛曲县中学召开,以中学队员为主的玛曲县代表队获得冠军。1982年以中学为主体的玛曲县青少年足球队,代表甘南州参加全省青少年足球赛。1983年8月第三届全州足球运动会再次在玛曲县中学召开,玛曲县足球队又一次夺得桂冠。是年共有学生390名,其中初中284名,毕业66名,高中106名,毕业41名,教职工33人。1987年高中部学制改为3年,当年高中无毕业学生。是年有学生347名,其中初中245名,毕业57名;高中102名;有教职工41人,专任教师36人。
  1990年省、州投资40万元,开始修建1187平方米的太阳能教学楼。截至年底有学生225名,其中初中128名,高中97名;男生113名,女生112名;汉族143名,藏族57名,其它少数民族25名;有共青团员65名,少先队员30名;初中3个教学班,高中4个教学班,其中职业高中1个班。有教职工34人,专任教师33人,行政1人。其中本科1人,专科25人,中专和高中7人;中级职称7人,助理级12人,员级3人;教职工中汉族22人,藏族4人,回族8人;有中共党员8人,共青团员14人;女教师5人;学校藏书资料11900余册,价值1785元;有理化生物仪器室230平方米,有教学实验仪器358台(件),价值1.95万元及柜橱等设备;开展的体育锻炼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单双杠、乒乓球、吊环、爬杆、两操一课等;开设的课程初中有:政治、语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英语、中国历史、中国地理、植物、动物、生理卫生、音乐、美术、体育和劳动技术等课;高中有:政治、语文、代数、几何、物理、化学、英语、世界历史、世界地理、生物、体育和劳动技术等课。
  (二)毕业学生
  建校以来共有初高中毕业生1774名,其中初中1169名,高中605名;考入大中专学校的学生数有231名,其中大专院校录取的有41名,中专学校录取的有190名。毕业生中走向社会的有85%的人就业,除在县内党政、企事业单位工作外,一部分人在外地工作。
  (三)师资来源
  主要靠国家分配的师范院校大学毕业生担任课程。所缺教师从县内小学教师中调整。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下发后,在原有教师和每年新分配的大学生基础上,一方面采取招聘办法弥补教师缺额,另一方面通过自学考试离职进修来加强师资力量。
  (四)课程设置与教材
  按国家教委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设置课程。1979年前采用甘肃省编教材。1980一1983年采用全日制十年制全国统编教材。从1984年起采用全国统编初、高中课本。
  (五)学制
  1973〜1976年为四年制(初中2年、高中2年);1976〜1965年为五年制(初中3年、高中2年),1986年起改为六年制(初中3年、高中3年)。
  (六)经费
  教育经费为国家拨款。自1980年实行经费包干以后,由文教局根据每年师生人数确定工资和其它费用,一次划拨,学校自行建帐。根据全年所拨经费,由学校掌握通盘考虑,合理使用,年终向财政报帐审核,并接受县文教局和县审计部门的审核。
  (七)组织机构
  截至1990年县中学设有校委会、教导处、中共玛曲县中学支部、共青团玛曲县中学总支、教育工会和少年先锋大队等组织。
  二、玛曲县藏族中学
  玛曲县藏族中学是全日制民族类寄宿制完全中学,隶属玛曲县文化教育局领导。招生对象以全县牧民子女和藏族干部子女为主,其宗旨是逐步在玛曲藏族牧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给省、州民族大中专院校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新生。据统计,从1984年首届初中毕业到1990年,初中共毕业106名,有60.4%的毕业生升入州内中专,19.8%的毕业生升入高中,升学率达80.2%。
  (一)沿革
  1980年3月19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玛曲县民族中学在县城创建,当时称玛曲县民族中学,系寄宿制独立初中,李彦章任校长,牛应禄任副校长,杨兆林任教导主任,教师4人,招收37名新生入学。修建校舍5栋36间,建筑面积654平方米。1981年招收新生11名,在校学生46名,设两个教学班,其中一个班是根据各乡寄宿制小学毕业升入县民族中学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缺课的实际而特设的预备班,预备班为一年,翌年正常升级进入初一学习。是年,学校有教职工5人,扩建校舍4栋26间,500平方米。
  1982年招生10名,在校学生48名,设3个教学班(含一个预备班);有教职工13人;同时购买东风牌汽车1辆,修建车库和扩建职工宿舍6间125平方米。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来玛曲视察时,亲临藏中指导并捐赠人民币1万元作为“班禅基金”,极大地促进了县民族中学师生教学学习的积极性。1983年扩建校舍2栋14间,269平方米。教材以青海省编译的译本为主。学校招收9名新生入学,有教职工18人,学生54名,分4个教学班(含1个预备班)教学。1984年7月首届初中毕业学生16名;9月招收新生17名,全校共有75名学生,分3个年级4个教学班进行教学;10月份附设小学部,招收新生18名;是年,修建太阳能采暖办公室8间,154平方米,同时学校设立“班禅奖学金制度”,并相应地制定了实施办法。1985年有教职工21人,有6个教学班,其中初中4个班,小学2个班。扩建校舍2栋,10间,192平方米。9月欧拉乡个体户道尔巴为学校捐资1000元人民币,木西合乡木拉村群盖活佛捐资500元一并存入“班禅奖学金”中。
  1986年学校更名为“玛曲县藏族中学”,时有7个教学班。其中初中4个班,小学3个班,在校学生147名,其中初中74名,小学73名;有教职工24人。是年初中毕业学生12名;同时修建理化实验室太阳能采暖房1栋和家属宿舍1栋10间,215平方米,构筑砖石围墙周长约800米。1987年7月共有教职工28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初中招生25名,小学38名,分8个教学班,初中和小学各4个班。在校初中生63名,小学生111名,共174名。构筑砖石围墙周长1500米。为了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四有”人才,对学生全面实施《五育学分制》,对教职工在德、能、勤、绩等几个方面进行严格考核,实行奖优罚劣,结合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定了《教师职务评审考核细则》。1988年7月初中毕业学生14名;9月招收新生77名,其中初中23名,小学54名,共有在校学生213名,其中初中70名,小学143名,分9个教学班教学。其中初中4个班, 小学5个班;有教职工29人,其中专任教师21人。10月县人民政府聘任德高望重的该校教师次知木为学校名誉校长。同时学校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常规管理制度和各类量化表册,如:教职工业务档案,“五育学分制”学籍管理档案,质量分析表等,并实行纪律卫生评比流动红旗,为改进校风校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月,经州、县联合督导评估以总分68分的成绩达到合格。是年完成了首次教师专业职务评聘工作,聘任中教一级职称的5人,二级职称的1人,三级职称的3人;小教二级职称的3人,聘任职务的共12人,占教师总数的57.1%。1989年7月初中毕业学生18名;9月学校升格办成完全中学,初中招收新生33名,高中招收新生11名,全校在籍学生126人,共有教职工28人;同月附设小学部与尼玛寄宿制小学合并为县藏族小学,迁往县藏族中学西侧新址。
  1990年夏,代表玛曲县中等学校赴甘南州参加文艺汇演,获得6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编导奖。秋季参加了全州藏族中学生藏文作文竞赛,获得了高中组一、二、三等奖全部名次,初中组除获得一等奖外,同时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各1名。
  (二)民族师资队伍
  为了加强藏族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于1981年在文教局的关怀和指导下,举办了关于《教育学》基础知识学习的第一期民族师资培训;1984年举办关于《藏数学、藏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第二期民族师资培训。特邀西北民族学院多识、马进吾教授和合作师专赛仓教授分别于1986年暑假和1988年暑假举办西北五省区藏语《语法》、《诗学》讲习班。1989年举办第三期民族师资培训,主要学习藏语语法、藏数学、汉语拼音等。
  1986年开始县藏中逐步加强了对学校教师经常性的业余培训,由该校教师次知木担任藏语文辅导教师,柳海生、贡保南杰、卓玛才让先后担任藏数学辅导教师,每周星期二、五课外活动时间辅导,辅导内容主要是藏语文《正字法》、《语法》、《诗学》、《因明学》等;藏数学是初高中《代数》、《几何》等。
  (三)职业技术教育
  1988年开始开展“3+1”职业技术教育,进行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培训。1989年在高中增设藏汉翻译和文秘专业课程,教材自选自编。
  (四)组织机构
  1、党群组织:1984年成立工会组织,设主席1人,会计1人。1985年建立中共玛曲县藏中支部,支部委员3人,书记1人。1988年6月1日成立少先队大队,由副校长或团总支书记担任大队辅导员,同年,县藏中妇女小组成立,设组长1人。1989年成立共青团玛曲县藏中总支,下设6个团支部。团总支委员3人,书记1人。
  2、行政组织:校长1人,副校长1〜2人,下设有教导处、总务处,各设主任1人。根据学科分设教研组,有文科教研组(含政史地),理科教研组(含音体)。另有图书、仪器、电教等都隶属教导处领导。总务处下设会计、保管和大灶管理员。
  (五)财产
  1990年包干教育经费14万元,独立建帐核算,文教局会计监督,生均经费1120元,勤工俭学收入5720元。
  学校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合120亩;校舍建筑面积2187平方米,有教室7座(346平方米),其中有会议室、教研室、办公室、图书室、仪器实验室、库房、水房、车库、大灶、教工宿舍、学生宿舍及燃料房;体育设施有足球场1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联合器械、双杠、单杠等;图书室1间,藏书800余册;仪器实验3间(60平方米),有初中理化生物实验仪器一整套,实验桌、柜、架基本齐备;音乐器材有手风琴、脚踏琴各1架;电教设备有电视机、放像机各1台;课桌凳200套;东风牌汽车1辆,牧场1处有大小牲畜24头。
   第五节成人教育
  一、牧民扫盲教育
  1969年开始,全县各生产队先后成立政治夜校,利用大队学校教室和生产队文化室,由大队和生产队领导负责,组织青壮年牧民学习毛泽东主席著作(藏文版)和文化课(汉文或藏文)扫盲。小学教师和各生产队学习毛泽东思想辅导员担任教师,利用牧闲和晚上进行学习。据记载当时有政治夜校30所,参加学习的青壮年有844人。学习内容主要有《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和小学语文课本。到1972年政治夜校增加到42所,读报组754个,识字组11个。欧拉乡达尔钦大队扫盲教师编印了《牧民藏文识字课本》第一册,印发全县作为扫盲教材。1974年,参加扫盲学员2310人,其中青少年1208人,当年结业98人,扫盲教师43人,其中专任教师1人。
  1973年以来阿万仓、齐哈玛、采日玛等小学先后开办一期会计培训班,招收往届回乡的小学毕业生学习会计业务知识和文书业务,结业后回队担任文书和会计,提高了文书和会计队伍的素质。1975年有的公社小学,如阿万仓公社分散分批组织基层社队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在乡小学开展以藏文为主的扫盲教育。
  二、职工业余教育
  (一)职工学习:1964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后,在社教队和各乡党委的领导下,组织全乡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每天早上和晚上学习《毛泽东选集》、语录和省、州、县的有关文件、《人民日报》社论等,县直机关按单位组织学习,在“文化大革命”中以办学习班的形式组织学习,以政治为主。
  1980年以后干部职工教育的中心转入文化、业务和技术学习,由单位领导组织,每周2〜4小时。1982年县冷库、县宣传队为待转正人员聘请教师办文化补习班,主要开设小学、初中语文和数学课程,后经考试合格的给予转正。农机局、农业机械推广站先后举办了几期拖拉机驾驶与维修学习班。:1990年藏中开办干部职工藏文识字短训班。
  (二)离职学习:从1976年开始由社队推荐知识青年(当时主要是民办教师)、单位选送干部职工上大学深造。1981年以后经成人考试离职进入大、中专学习;邮电、银行、粮食等系统内部招收职工或待业青年进入中专或大学学习。
  三、电化教育
  1988年县文教局成立电教站。县中学、县藏中、城关小学、曼日玛小学、阿万仓小学各配有1台彩色电视机,1台小二分之一放像机,设立电化教学点。城关小学订购一套中师数学教材磁带,每天下午组织教师收看。1990年有录音教学讲座磁带23盘。县教研室组织人员,到各校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和特级教师讲课录像片,并制定了《电化教育管理办法》下发各校实行。甘南州教育局以曼日玛小学办学经验为主录制的教育专题片《希望在明天》。同时县文教局给全县各校都配备有收录机。截至1990年,电化教育由于无“双语”磁带和电教器材,还没有在教学上真正发挥作用。
  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1984年,随着甘肃省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成立,县上设立自学考试办公室,由招生办兼管,首次开考汉语(本专科)、数学(本专科)、英语(本专科)、政治理论(本专科)、工业企业管理(专科)5个专业,共11门课程,当年参加报名考试的有27人次。
  1985年7月,举行第二次高等自学考试,除首次开考的5个专业外,增加财务会计(本专科)、工业与民间建筑(专科)、新闻(专科)3个专业共22门课程。分别由甘肃工业大学和兰州大学及甘肃省高等学院主考,共报考28人。11月省上又增加统计专业。1986年增加价格学专业。12月,第一批专科毕业生3人,其中汉语言文学1人,工业企业管理1人,截至1990年底,高等自学考试共开设17个专业,考生累计136人次,其中1门以上及格22人。第六节教育经费
  —、国家拨款
  教育经费在1975年以前,由县财政拨给县人民政府,由政府会计室安排分拨。城关小学和县中学为会计单位,设专帐专人管理;各乡小学由乡政府会计分帐户代管。
  1976年开始国拨教育经费直接下达到县文教局,由文教局统筹安排。乡级学校设立兼职会计专帐管理经费,分季度到文教局报帐。当年教育经费为.29.4万元,以后逐年增长,到1990年国拨教育经费达到115.6万元,比1976年增长3.93倍(历年国拨教育经费参看本志第十三卷《财政税务审计志》)。
  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一)集资捐资办学
  1、集体集资
  1982年筹建幼儿园,县直各单位捐款15400元。
  1983一1988年各乡为办学集资款额如下:
  曼日玛乡集资51000元。
  欧拉秀玛乡集资6000元。
  齐哈玛乡集资3000元。
  欧拉乡集资1600元。
  尼玛乡集资650元。
  木西合乡集资240元。
  采日玛乡集资200元。
  采日玛乡美科村集资55000元。
  2、个人捐资
  1982-1990年玛曲县个人捐资助学情况一览表
  (二)教育费附加的征管用
  1986年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筹措教育经费的实施办法》,根据办法规定牧村教育费附加按羊单位计算,每只羊每年征收不低于0.05元,1头牛、1匹马按5只羊计算。收入总值征收教育费附加,乡征、乡管,用于改善本乡学校的办学条件,1989年征收附加8万元,1990年征收教育费附加13.8万元。
  (三)学杂费
  民族中小学即寄宿制中小学免收学费和课本费,藏族中学对旁听生和借读生,每学期收取5元学杂费;普通类中小学,在各个学期收的学杂费,标准如下:
  60年代和70年代小学征收标准为每生每学期0.50元,从1980年开始每生每学期1元,1984年后每生每学期征收2元。1988年每生每学期征收4元。学杂费标准是根据甘南州教育局、甘南州物委审定的标准,由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收取。
  县中学自1973年开始,初中每生每学期征收1元,高中每人每学期2元(包括住宿生)。1982年后初中每生收2元,高中每生收3元。1988年初中每生收6元,高中每生收8元;同年以后中小学免收学费,民族类即寄宿制小学和村学免收学费和书费。1989年初中每生收8元;高中每生收12元。
  对省属、州属单位干部职工子女从1986年开始收取教育费,每生每学期高中125元,初中100元,小学60元。根据玛政发(86)67号学前班儿童收费标准,1987年至1990年每人每学期收取20元。
  三、人民助学金
  民族类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享受助学金,1967年前最高等级为每生每月9元,最低3元。1968年以后,取消了助学金制度。1974年根据甘教字(1974)110号和甘财行字(1974)69号文件,每年发给小学住宿生,平均每生每年享受9元助学金。1980年、1981年首批审批转为寄宿制的曼日玛、阿万仓、采日玛3所小学,每生每月享受6元助学金;同年玛曲县民族中学开始执行玛教字 (1981)78号文规定:“凡是我县牧民子女上藏中的学生,每生享受30元助学金,职工子女享受20元助学金”。主要用于学生伙食补贴,此外还用于学杂、课本、医疗、取暖等费用。
  1990年拨付各寄校人民助学金6.6万元。
  四、勤工俭学
  (一)拾杂挖药等活动
  全县各学校建立后,根据玛曲地区燃料使用牛粪的实际,各学校勤工俭学的以拾牛粪活动为主,主要是解决学校的取暖和教师的燃料问题。1979年采日玛乡小学进行了校办农场的尝试,在校院右边空地上开垦荒地9亩,学生、教师用草皮砌了围墙,种植萝卜、洋葱、白菜,当年收入800多元。1985年曼日玛乡小学在校开办小卖部,每年学校收入都在2000元左右,1986年县中学在校院内空地上种植燕麦8亩,当年收1000元左右。此年以后,全县各学校全面进行勤工俭学活动,县城4校开展了拾牛粪、拾杂骨,欧拉乡小学、欧拉秀玛乡小学、木西合乡小学组织学生开展了挖虫草等活动。1988年欧拉小学在校开办面粉加工厂,年纯收入650元。
  (二)校办牧场
  1982年以后,县文教局为改善各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逐年筹措经费,给各乡寄宿制小学和县藏族中学拨款,不足部分在各乡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办起校办牧场9所,使全县勤工俭学有新的起色,1990年总收入为3.14万元,生均达到了14.76元。
  第七节管理体制
  一、学制变革
  1956年,全县建立第一所小学至1964年全县小学学制实行六年制,秋季招生。1969年起学制改为小学五年制,中学四年制(即二•二制),统一实行春季招生,应届毕业生延长半年到年底毕业。红卫学校(城关小学)实行九年一贯制,即小学五年、中学四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各乡中心小学全部实行五年制。1977年恢复秋季招生。1985年城关小学开始实行六年制,全县其他小学从1990年新招收的一年级开始实行六年制。
  1973年县中学成立至1976年实行四年制(初中两年、高中两年),1977年至1985年实行五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两年),1986年起实行六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县藏族中学1980年成立以来初中实行三年制。
  二、办学形式
  1958年各乡建立一所公办小学,1960年、1961年全县小学按生产组织分为农业点和畜群点或寺院点教学,学生走读上学。1962年〜1968年学生食宿在校,学校提供茶水。各乡公办小学除木西合乡外全部定形为六年制完全小学。1969年以后随着全国教育形势的发展,为使学生能就近上学,全县在各大队办起民办公助小学,入学率大幅度提高。学生骑牛走读上学,由于校舍、教师不足,多数班级实行复式教学。初级小学冬季和初春季在大队定居的冬窝子办学。仲春和夏秋季节在帐篷办学,随畜群迁移而迁移。有的大队居牧分散,队与队相距很远,此时大队学校分散到生产队办学,到冬季集中到大队定居处办学。当时大队办小学多数为初级小学,三年级以上入公社中心小学学习,公社中心小学为五年制完全小学。1975一1976年,为了解决牧区中学教育断层问题,使小学毕业的牧民子女能就近入中学学习深造,尼玛、欧拉、阿万仓相继办起戴帽初中,即小学五年、初中二年。但由于师资、财力、设备和仪器跟不上需要,1978、1979年相继撤销戴帽初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上总结20年的办学经验,提出“集中为主、寄宿为主、公办为主、全日制为主、藏语授课为主”的办学形式,到1983年全部撤去大队、生产队办的民办小学,一律归并到乡中心小学办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课程开设
  县中学、城关小学按国家教育部在各个时期颁发的教学计划开设各门课程。
  藏族中学、寄宿制小学按五省区教材编译处的计划开设各门课程。1958年9月各乡小学创办初期只开设语文、算术、体育三门课程。1961年中共玛曲县委召开文卫扩大会议之后,实行了以藏文为主、汉文为辅藏汉对照进行教学。每周24节(每节45分钟),藏文12节、算术6节、汉文3节、音乐、体育、图画各1节。1963年每周语文7节、藏文7节、算术7节、体育、音乐、图画手工各1节。1966年以后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干扰,忽视民族特点,停止藏文教学,全部开设汉文课程。1976年乡级小学开设政治、语文、算术、藏文、体育、音乐、图画等课。戴帽初中开设政治、语文、数学、藏文、体育、音乐等课。1977年小学开设语文、算术、藏文、科常、音乐、图画、体育等课。1980年以后随着各项民族政策的落实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全县正式将民族类学校课程改为以藏文为主的“双语”教学。小学开设藏语文、藏数学、美术、体育、音乐、思想品德,从小学三年级起加授汉语文教学。藏中开设藏政治、藏文、汉语文、藏数学、藏物理、藏化学、藏历史、藏地理和体育、音乐、美术、劳动等课。
  四、考试制度
  学校初创时期基本上没有统一的考试制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的考试制度尚未普遍建立,就被取消。1971年以后各学校先后建立考试制度,即一学期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考试。大部分学校由任课教师自己命题,自己主考,自己评卷。从1980年起城关小学开始实行由教导处命题组织统一考试, 并建立教学档案和教学质量奖励制度。1985年以来县文教局正式对全县各类小学一年组织一次统考,按均分高低进行严格的奖罚。中小学毕业班分别参加省州统一考试。初高中招生由招生学校组织考试。从1973年以来,小学毕业生参加中学的招生考试,择优录取。高中在本校招生。中学从1978年开始由县招生办组织参加全省统一招生考试;小学从1983年开始参加省州县统一考试,县文教局组织人员带上试卷分赴各小学进行考试。然后在县城集中评卷,上报成绩,并通报各学校作为奖罚的主要依据。
  第八节教师队伍
  一、教师队伍发展
  1956年县城关小学建校开始,小学教师主要由国家计划分配的夏河师范和其它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担任。1969年由于在全县大力兴办大队帐篷小学,国家分配的公办教师已远远不能满足全县办学的需要,开始从社会上招收民办公助教师和在当地聘请有文化的人担任社请教师,以充实教师队伍,是年共招聘民办教师109名。1972年以后教师队伍有所改善,主要是从夏河、卓尼、临潭等地招收了一批回乡知识分子作为民办教师。是年全县有教职工150人,其中公办73人,民办77人。1975年全县有教职工163人,其中公办76人,民办81人(当地籍民办教师35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高考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恢复,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1980年玛曲县总结多年的办学经验,逐步撤销了各大队帐篷小学,集中到公社所在地公办为主,因此,从当年开始按照“关、招、转、辞、退”的原则,大部分民办教师通过考核转为公办教师,一部分考入大专院校进修深造,进入国家计划内分配,一部分被辞退,减少了民办教师人数,将民办教师从1978年的151名,减少到1984年的19名。1984年以后由于全县中学某些学科教师和藏语各课教师奇缺,从内地和青海、天祝等地招聘了一批中小学教师,以补充教师队伍。截至1990年全县有中小学职工209人,中学教职工61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小学教职工148人,其中专任教师141人。中小学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2人,专科学历的44人,中专学历的81人,高中学历的43人,初中以下学历的39人。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是8.7%,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是62.5%,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是73%。全县教师中公办166人,民办5人,招聘38人。
  二、待遇
  (一)工资待遇
  国家计划分配的大中专师范院校毕业生参加工作时的起薪工资为:1958年初师40.50元,1968年中师56.58元,大专76元,本科84.50元。1978年中师82.18元,大专90.7元,本科101.56元。1990年月工资额中师(中专)197.50元,大专207元,本科212.5元。同年中小学公办教师月工资平均252元。
  民办教师生活补助费,国家补助牧村民办教师;1968年为25元,1980年以后为25〜30元,1990年为105元。每月缴当地生产队5元评记工分,年底和队干部一起参加收益分配,分配现金和实物,实物主要是畜产品。
  在县城学校任教的民办教师每月工资40元。1984年规定,招聘教师月工资高中160元;具有专科学历或高中教材教法过关,初中155元,具有中专或同等学历初中教材教法合格者130元,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过关者105元,教材教法不过关但基本胜任教学工作者90元,招聘的中小学教师另外享受洗理费4元,物价补贴8元。聘请的名誉校长每月待遇75元,后按初中招聘教师待遇每月发给142元福利待遇,中小学教职工(含民办招聘教师)和其它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一样享受公费医疗、探亲假、婚、丧假、女教职工产假和节育假,同时享受寒暑假,工资全额照发。公办教职工享受福利待遇。1979年班主任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班主任津贴,因班额大小分为4、5、6元不等。从1980年开始计发教龄津贴。从1981年开始教师子女在玛曲县上学免收学费和课本费。从1988年开始教师享受提高10%的待遇。有关部门同时解决12户教师家属的农转非户口。
  (二)社会待遇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社会重师重教风尚的逐渐形成,教师地位不断提高。1984年9月,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主持召开“尊师周座谈会”,对2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了纪念品。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主持召开庆祝“教师节”大会,并对13名优秀教师、18名先进工作者给予了表彰奖励;对任教15年以上的7名中学教师和20年以上的11名小学教师赠送了纪念品。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携带慰问品深入附近学校慰问教师,县直机关单位分组专程赴各乡小学与所在乡党委、政府领导给教师赠送慰问品和教师一起座谈欢度节日。以后每年教师节,举行一次表彰慰问活动,已形成制度。1988年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主持召开教育工作会,并拨出专款设立“园丁奖基金”,在每年“教师节”奖励两名为全县民族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园丁",以激发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1989年中共玛曲县委、县人民政府再次召开全县大会,对任教20年以上的10名教师颁发荣誉证书,鼓励全县的教师以作一名人民教师为荣,终身从事教育事业。
  (三)进修和培训
  从1977年以后至1990年离职进修的有44人,其中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有24人,占进修人数的54.5%。双语教师27人,占进修人数的61%。
  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专科学历的1人。1988年后民办教师、招聘教师通过在职办培训班组织复习,通过考试录用转正和报考学校取得中专学历毕业分配的有42人。学历不达标的公办教师取得教材教法和专业合格证的有6人。
  1982年县文教局为了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在县城关小学组织开办一期一年制小学教师进修班,抽调城关小学副校长牛应录担任班主任工作,参加学习的有40名教师。
  1984年文教局组织第一次教材教法考试。成立考核领导小组,考核内容范围以小学四年级语文、三年级数学、初中考初三、高中考高二专业课程。中学招聘教师、小学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一律参加,考前县文教局组织小学教师给予集体辅导,抽调县上主要教师李彦章、杨喜德、朱玉良、陈士旭担任辅导工作。同年9月县文教局在民族中学举办为期一年的藏数学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师11人。1986年组织第二次教材教法考试,应考教师89人,及格47人,教材教法双通关20人,小学15人。1988年9月玛曲县教师进修学校成立,从藏族中学调配教师任教,至此全县的教师培训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年招收教师11人,1990年7月毕业后,全部返回原学校任教。
  (四)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
  1987年县教育系统成立职改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职称聘定工作。当年全县取得中级职称的有20人、助理级48人、员级54人,并从1988年9月1日起签订三年任期责任书。对取得中级职称的教师由县人民政府颁发聘任书,对取得初级职务的教师由县文教局颁发聘任书。最早批准聘任的一批人员从1987年1月兑现职称工资。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

相关地名

玛曲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