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寺院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玛曲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119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寺院教育
分类号: G526.224.2
页数: 9
页码: 685-693
摘要: 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寺院作为玛曲牧区广大牧民群众信仰和唯一传播文化的中心,相继在卓格尼玛、欧拉、乔科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采日玛各部落落户扎根,至此,玛曲的寺院教育基本形成。截至1957年,全县有格鲁派寺院10座,学僧1287人,其教程多以夏河县拉卜楞寺院教程为主,内容涉及显宗、密宗、时轮等诸多方面。
关键词: 寺院教育 玛曲县

内容

第一节格鲁派寺院教育
  1735年第二世交巴仓•益西慈成木在卓格尼玛根据觉宇派教法创建泽乎寺院(后改为格鲁派)开始,玛曲的寺院教育艰难起步。之后,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寺院作为玛曲牧区广大牧民群众信仰和唯一传播文化的中心,相继在卓格尼玛、欧拉、乔科曼日玛、阿万仓、齐哈玛、采日玛各部落落户扎根,至此,玛曲的寺院教育基本形成。截至1957年,全县有格鲁派寺院10座,学僧1287人,其教程多以夏河县拉卜楞寺院教程为主,内容涉及显宗、密宗、时轮等诸多方面。一、显宗学院教育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一般都注重显密双修,而显宗学院则是格鲁派僧人学习的根本,所以显宗学院在格鲁派寺院中,占极重要的地位。
  (一)学制
  显宗学院主要习究三藏,即论藏、律藏和经藏;三学,即戒律、禅定、胜慧;四大教义,即毗婆沙、经部师、唯识师、中观师为主。通过师授、背诵和辩论的形式,达到通晓五部大论,即《因明》(释正量论)、《般若》、《中观论》、《俱舍》、《律学》。五部经典,分十三级学习,一般最少需十五年才能学完。
  1、因明部
  全部学程五年,分为五年五级。所谓因明,即佛学的逻辑学和认识论。主要内容是,着重解释“正确认识”与“不正确认识”之间的区别和如何建立正确的见解,攻破错误的观点等。五年学程,第一年学“辩红白下”;第二年学“辩红白上”;第三年学“集类中品”;第四年学“集类上品”,较有辩论规模;第五年学“因明论”。入学前两年为入门之学,并间以辩论方式;后两年稍有辩论规模;至第五年开始涉及原理。
  学习的著作主要以印度法称著的《释量正论》和宗喀巴、甲曹杰、凯珠杰(此二人系宗喀巴的大弟子)以及第一世嘉木样等撰写的《因明论》、《因明大疏》为主,旁及印度有关著作和西藏各大寺院著名学者的著作等。赛•俄旺扎喜所著的《集类论》也是主修课程。
  因明部学僧,在升至第五学级时,必须学习背诵《入中观论》和《现观庄严论》二经,为升入第二学级打好基础。在第一学级毕业前,要熟读二经,必须是自首至尾,不掉一字地背诵岀来方为合格,才能进入般若部学习,才可继续做寺院之僧人;不合格者,除受斥责外,派为经堂的勤杂。
  2、般若部
  即波罗密多,四年学程,分四年四级。所谓般若,意译为“智慧”。“智”,指通晓一切法;“慧”,指断惑证理。就是通过智慧到达涅槃之彼岸。般若部于佛教深观、广行两大派中,属于广行派。是说该部经广闻大乘六度(布施、持戒、忍受、精进、禅定、智慧)和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无量无边广大法门。因“广行”而积福德、智慧二资粮,便证无上菩提(正觉)。
  般若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着重阐明证得解脱次第的方法。第一年学“论新下”,第二年学“论新上”。第三年学“第一品至第三品”,第四年学“第四品至第八品在学“论新下”时,即开始学第一品上半部,为升入高年级奠定基础。
  学习的著作主要以印度弥勒著的《现观庄严本颂》,宗喀巴著的《现观庄严广论》、《金珠善说论》,甲曹杰著的《现观庄严名义释广解》,第一世嘉木样著的《现观庄严论大疏》为主,旁及印度传译之名著和西藏各大寺著名学者的著作等。僧人般若部毕业后,可担任“华盖哇”(刻经版者)。
  3、中观部
  二年学程,分二年二级。所谓中观论,系佛教宗派之一,为格鲁派的主见。它取佛家常说的“断见”和“常见”两种见解之中间的观点,即不断不常之折衷观点,所以又叫中观学派。主要内容阐明一个信徒从发菩提心说起,一直到佛果功德完后为至。第一年学《中观新论》,第二年学《中观旧论》。
  学习的著作主要以印度龙树著的《中观本颂》,月称著的《中观明句论》,佛护著的《中观佛护释》,以及宗喀巴著的《入中论广释》和《入中论摄义》,甲曹杰著的《中观广论摄义》,第一世嘉木样著的《中论大疏》等,旁及印度传译和西藏各大寺著名学者之名著等。
  4、俱舍部
  四年学程,为一学级。所谓俱舍,意为对法藏论,包括“颂”与“论”两种。论为颂之解释,皆世亲所著。藏传佛教徒称二种为本颂及本颂自解,指解说和论证佛经义理的一种体裁,成就佛教智慧的手段。颂分八品(即界品、业品、世间品、根品、惑品、贤圣品、定品、智品);释颂之论,即所谓“俱舍论”,亦分品,依次第解释。第一年学初四品,第二年学后四品,第三、四年总复习。
  学习的著作主要以印度世亲著的《俱舍颂》和《俱舍自解》为主,还有宗喀巴著的《俱舍论》和第一世嘉木样著的《俱舍大疏》、《教灯俱舍摄义》等,旁及印度传译和其他著作。
  5、律学部
  只此一级,修业期限不定。所谓律,亦译作“调伏”、“化度”、“善治”,是佛教对比丘、比丘尼所制定的禁戒,谓能制伏诸恶,故名。律学部是在学习理论之后,以修行持戒为主的学部。戒有小乘的《别解脱戒》和大乘的《饶益有情戒》以及属大小二乘的《摄善法戒》。
  学习的著作主要以印度功德光著的《戒律本有》,该书分作两部,解释戒律十七事。又分作三科,即未得戒前如何得戒;得戒后如何守戒;违戒后如何还净为主。还有宗喀巴、甲曹杰、凯珠杰师徒三人所著的《菩萨戒释》和《比丘戒释》,以及第一世嘉木样著的《律部大疏》等。
  律学部为一级,没有一定年限,许多僧人到此为至。有的到此终老一生;有的另谋发展;有的转入其他部门。只有极少数具有高深学问的人,才能考取 “格西”学位。十三学级各有自己的名称:
  在因明部第一至第四年者,称“都扎哇”,意为集类论士;在般若部者,称为“帕欣巴”,意为般若论士;在中观部者,称“乌玛巴”,意为中观论士;在俱舍部者,称为“左巴哇”,意为俱舍论士;在律学部(即戒律部)者,称为 “嚼仁巴”,意为经硕士。显宗学院的学习时间,一年分为九个学期:即四大学期(每学期为一月),二中学期(每学期二十天),三小学期(每学期十五天)。各学期之间,初、中学级僧人白天自学和请老师讲授,傍晚在屋顶背经。每个学期中所规定的课程,一定要学完。对于春秋季两次背诵不及格者,要挨打,还要在脖子上挂茶桶,令其站立或让磕头,以示惩罚。
  (二)学习方法
  显宗学院学经的方法:主要是以背诵与辩论相结合的方法。
  辩论分三种:第一种在讲经院进行,这是最普通的一种。它分三种情况:一为本级僧人互相问答,答辩者一至二人,提问者不限;二为答辩者二人到上级班中去辩论,由上级班僧人提问;三为答辩者二人到下级班中去辩论,由下级级长或学习优秀者提问,其他僧人也可发问。辩论时,答辩者盘膝而坐,.仰面目视提问者,聚精会神,准备应战。提问者站立,可以随意活动。
  第二种是每年农历四月十九日至二十四日举行的辩论大会,一般由寺院活佛亲自主持,所有显宗学院高僧和全体僧人都必须参加。答辩者为五年级至十二年级的僧人,提问者为各级级长和有地位的活佛,以及推选出的优秀僧人。辩论程序:由级长、活佛、优秀僧人依次提问,答辩者由各级逐级轮流,该级僧人全体负责答辩,谁会谁答。辩论时,主辩者树立一种观点,提出一系列维护观点的论据。提问者提出问题时,拍掌高呼,挥舞念珠,显示出各种傲慢的姿态。在辩论过程中,如答辩者答错时,僧众则手背相击,呼喊:“嚓嚓嚓”!答辩者答不上来,或者提问者提不出问题时,全体僧众则鸣掌高呼:“噢哈哈”!喝倒采。如答辩者或提问者得胜时,僧众随时给以喝彩,表示赞赏和钦佩。胜利者则兴高采烈;失败者则羞愧难堪。
  第三种叫做“磋朗”,意为会上辩论。时间在七月法会和重大的喜庆节日里在大经堂举行,由两人行走辩论。一人行中排道中,另一人行左排道中。一人发问,一人答辩。经过一个阶段后,则倒过来由后者发问,前者答辩。辩论者为僧人之中优秀者,两旁高僧也可帮助提问者提出疑难问题。此种答辩只是作为一种仪式,并无前两种那样热烈。
  显宗学院学习的僧人,通过广闻博学,多方思考,反复辩论,融会贯通“五部大论”,然后禅坐修行。
  (三)升、降级与考试制度
  学僧自入显宗因明部开始,每年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方能升级。时间为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日。试前学僧对自己的学业水平,要作充分的估计,如无把握,可自动申请降级;如无根底,愿意从头学起者亦可。但学习优异而欲越级者则不允许。凡参加考试的学僧,必须熟读该科学业,深通经奥,口辩无误,方可升级,否则即遭革斥。佛学哲理玄奥难懂,不易领悟,再加上著述广泛,难于精通,只有在各学级勤奋学习,精通本学级的课程,取得良好成绩,方能逐级晋升。
  考试前,由“赤哇”(即法台)通知寺院的“格西”(藏语音译,意为学者)和众僧在试期莅会。考试时,考生坐中间,任凭格西和僧人们问难。对提出的问题,考生必须一一作答,解答的问题必须明了详细,不漏点滴。考生的解答获得格西一致的默认后,方为及格。倘若对答有错误或漏洞百出,不能自圆其说时,则会引起大家的哄笑。
  二、密宗学院教育
  密宗学院以修持秘密真言而得名。在修持上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必须经过轨范师的授记。传授时,设坛举行灌顶仪式,才开始口授。
  密宗学院修习仪轨,系根据后藏喜饶桑盖传续而来,主奉密宗集密、怖畏九首、大自在、三大金刚、六臂和法王护法。该学院一般设三个学级。修业年限要看每个人的勤惰与智慧而定。又因僧徒来源,有由闻思学院中途转来者,有结业后转来者,也有一进寺便修习者,所以修业年限不一样。但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一)初级,学修生起次第。学僧主要背诵《怖畏九首金刚经》、《六臂护法经》、《法王护法经》、《集密经》、《大自在经》、《续部经》等。升级时,必须背诵《大自在生起与圆满次第经》、《集密生起与圆满次第经》、《怖畏九首金刚生起与圆满次第经》三部经中之一部,方可升入中级。
  (二)中级,要求学僧必须背诵《集密自入经》、《大自在自入经》、《怖畏九首金刚自入经》、《烧坛经》、《续部经》、《佛赞》八十卷,并要求学会用彩色细砂制造坛城。升入高级时,必须背诵《四注合解经》。
  (三)高级,依据《生起与圆满次第经》中规定的程序修行。拉卜楞寺院每年农历二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通过密宗教义的辩论考试,取得“俄仁巴”(为密宗最高学位)学位。每年只录取一人。既时玛曲各密宗寺院派学僧前往参加。
  密宗学院主要法会有
  1、农历三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的“大自在自入法会”。
  2、农历六月四日至六日“开光仪轨”。开光仪轨结束,接着按“集密自入法会”、“大自在自入法会”、“怖畏九首金刚自入法会”的次序,每年轮流举行一次法会。3、农历九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的“集密自入法会”和九月二十八日开始共五天的“怖畏九首金刚自入法会”。
  4、每年分四大学期,每学期举行“施食迥遮法会” 一次。
  密宗学院的教规比较严格,僧人必须按《密宗道次第广论》所示的方向,遵循一定的程序,结合修观,以求证验。但必须经过发誓保证,才能传续。密宗戒律繁多。例如:僧人不能穿绸缎;袈裟不准迭披;不能饱腹;嚼食物不能出声;吃饭必须持钵;外出必须持锡杖;走路不准仰头;睡觉只能曲腿蜷伏于一米见方的垫子上等。研究密宗教义,广授法师之灌顶,教化善根弟子入密宗金刚乘门,立于成立解脱之道,是密宗学院的主要教授。
  三、时轮学院教育
  时轮学院,系密宗学院。它除学习有关的时轮密乘外,着重对时轮天文历算进行学习研究。
  早在唐代,汉藏文化就得到较快的发展。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先后入藏,促进了汉藏文化的交流。同时,佛教传入西藏。佛教文化也随之在西藏流传。以后佛教的《时轮经》传入,被译成藏文,随即产生了以《时轮经》为基础的 “理论派”和“作用派”两个历算学派。
  现代时轮派,是以《时轮派历算精要》为基本教材。它的主要依据是《日光论》和《白琉璃论》。该两论同属于时轮派的浦巴派(亦称山洞派)。
  时轮学院分三个学级,年限无定。学期与显宗学院相同。
  初级:主要学习《妙吉祥名号经》、《无上供养经》、诸佛赞、五大护法的《满足心愿经》、《普济经简释》。能背诵上述经者,方可升入中级班。
  中级:学习和背诵《时轮金刚经》、《证菩提经》,学会彩色细砂制时轮金刚坛城、普济佛坛城、证菩提佛坛城。升高级班时,必须背诵《时轮金刚生起与圆满次第经》。
  高级:主要学习声明、诗词、天文历算、梵文和藏文的正草书法,并研究时轮金刚和怖畏九首金刚的生起与圆满之道,广授灌顶,修行禅坐,以求成果。
  时轮学院每年的主要法会有:三月六日的“奠基法舞”和三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时轮自入法会”。会期内三月十五日为“时轮金刚根续法舞”等法事活动。
  1957年玛曲县格鲁派寺院教育情况一览表
  第二节宁玛派寺院教育
  一、教育形成
  玛曲地区宁玛派寺院教育始于1692年木拉帐篷寺,其教程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的厲陀寺教程为主。1834年阿万仓娘玛寺建立,其教程遵循康区多知钦寺教程,从而宁玛派教育基本定形。截至1957年,木拉寺院有学僧80人,活佛6人;阿万仓娘玛寺有学僧80人,活佛3人。
  二、教学内容
  根据《土观宗派源流》记载:“(宁玛派)传承的次序有诸佛密意传,持明表示传,常人耳闻传三种;又有亲承语旨的授记传,有缘的据藏传,发愿的印付传三种,共分为六种传承。”同时将宁玛派的法要总分为三类:“远传则为经典传承,近传则为伏藏传承,甚深则净相传承”。实际上将宁玛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分成三个方面:一是早期传下来的经典,二是中期掘出的伏藏经典,三是亲口所说的教授。远传经典有《幻变经》、《心品》等三部;近传经典有《十万宝训》、《莲花生遗教》等;亲口所说的教授属密法。
  木拉宁玛寺和阿万仓娘玛寺在寺内主要传授“南藏”教法,附带传授三素尔传承的宁玛派经典等。

知识出处

玛曲县志

《玛曲县志》

出版者:甘肃省人民出版社

《玛曲县志》以县境藏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建设新玛曲的特点。坚持“两个离不开”的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正本清源,详今明古,突出了民族和地方特色。首次全方位地记述了玛曲县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比较全面而突出地展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玛曲所发生的巨大历史性变化,展现了玛曲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精彩画卷,展现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前进的时代风貌,对后人认识玛曲、了解玛曲、开发玛曲、建设玛曲提供了内容真实而丰富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借鉴。 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端和甘、青、川三省交汇地带,天下黄河第一弯曲部,自古就是党项、钟存、先零诸羌等藏族先民的居牧之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富饶神奇,钟灵毓秀,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地位和较高的知名度。古称羌区析支河流域﹐战国时属以白鹿为图腾的董氏(党项)卬迷滇岭之“钟存部”。隋时属河源郡。后属吐蕃诸部脱思麻(多弥)、朵甘都司巴西诸部、蒙古厄鲁特和硕特部和拉卜楞之盟的河曲诸部。玛曲县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畜牧业县,以“羌中畜牧甲天下”而闻名。藏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游牧民族社会文化气息浓厚,素有“神秘的羌海”之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