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浙江省” 相关
共 248 条 9 / 17
121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晋代已有竹纸存在,张茂、张永叉所造箈纸即为嫩竹纸,王羲之等书法家曾使用,竹纸在晋代处于萌芽阶段。
122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唐朝造纸业昌盛,得益于朝廷重视、文人书法家推动、佛教兴盛及中外交通发达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造纸业的广泛传播与发展,使唐朝成为造纸技术的巅峰时期。
123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五代十国造纸业因战乱无大作为,但南唐澄心堂纸闻名。北宋造纸业进入繁盛时期,技术进步显著,南宋印刷业发达,造纸业占重要地位。
124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代竹纸发展迅猛,产量多,尤以浙江、四川最盛。竹纸用于书写、印刷,工艺不断革新,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化载体。
125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金粟山藏经纸是宋代名纸,质厚蜡光,无纹理,多用于藏经,后世多用于书画装潢,其制造方法已失传。
126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促进造纸业发展,宋版书装帧精致、纸墨精良,为后世所重。
127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明朝在恢复社会生产力方面推行多项政策,如重视经济作物种植和废除工匠制度,促进了农工商业的繁荣。造纸业尤为兴盛,官营和民营手工业作坊蓬勃发展,南方形成多个手工业中心,雇佣工人数量庞大。明朝造纸业成为重要行业,推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出...
128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自宋元时期便成为竹纸重要产区,以闽北最盛。建阳竹纸因质优价廉广泛用于印书,推动当地刻书业发展。明代竹纸质量提升,出现新品种,顺昌纸曾盛极一时。福建纸业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繁荣,对文化传播有重要贡献。
129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浙江竹纸历史悠久,元明时期产区扩大,品质上乘。其中,上虞大笺纸最为有名,黄烧纸产量特多。浙江竹纸制造工艺有熟料和生料之分,用途广泛。湖州等地竹纸产量大,与丝茶同为大宗产品,对当地经济文化有重要贡献。
130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宋元时,徽州皮纸已具盛名,元朝廷重视并派员监造。明时徽州纸业更盛,名优产品多,如澄心堂纸等。徽州皮纸制作精细,品质优良,与当地资源、地理环境、文化、经济等条件密切相关,与笔、墨、砚等文房用品互相促进发展。
131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楮皮纸是我国造纸业分布最广的纸种,各地均有生产,以皖南、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尤为发达。其用途广泛,品质优良,既有供书写、印刷的普通纸,也有用于特殊需求的精细纸。楮皮纸在我国造纸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直至近代仍有部分地区继续生产。
132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桑皮纸在造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地主要集中于江、浙、川、陕、鲁、冀等地。历史上,桑皮纸曾被用于发行纸币,并衍生出多种名纸。现今,河北迁安一带的桑皮纸仍有生产,且其书画纸受到广泛赞誉,与泾县宣纸齐名。
133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楮皮纸历史悠久,其生产工艺在明朝时期的《江西省大志·楮书》中有详细记载。制浆工艺复杂,包括多次蒸煮、漂洗和日光漂白等步骤,以获取高纯度纤维。抄纸和焙纸则与其他地区相似,但大幅纸需多人协作。此工艺虽繁复,却为后世高级纸品生产提供了重...
134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天工开物·杀青》篇简述了皮纸制造法,以楮皮和嫩竹麻为主要原料,也有皮、竹、草混合制造低级皮纸的情况。上等皮纸则采用纯粹皮料制造。皮纸用途广泛,如画幅、糊窗、雨伞等。文中对皮纸制造的具体细节较为简略。
135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 类型: 统计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