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竹纸与“图书之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1653
颗粒名称: 一、福建竹纸与“图书之府”
分类号: TS7-092
页数: 4
页码: 149-1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福建自宋元时期便成为竹纸重要产区,以闽北最盛。建阳竹纸因质优价廉广泛用于印书,推动当地刻书业发展。明代竹纸质量提升,出现新品种,顺昌纸曾盛极一时。福建纸业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繁荣,对文化传播有重要贡献。
关键词: 福建省 竹纸 产量

内容

元明时竹纸的兴盛,创造了历史新纪元,在产量、品种和质量各方面都得到明显的发展,到15世纪,已跃居于全国纸业的前列。我国南方各省产竹地区,几乎都生产竹纸,主要产区以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为最盛,湖南、湖北、广西、陕西等省尚在初步发展阶段。
  福建在宋元时已成为我国竹纸重要产区之一,竹纸生产已遍及全省,郭柏苍《闽产录异》载:“延、建、邵、汀皆造纸”“竹纸宽广,
  杀于皮料,亦称扣纸。”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占其盛”。连城、长汀的柬纸,将乐、永安的扣纸,光滑而细薄。据《福建通志》载:“将乐县所造青丝扣,永安县所造西庄扣,皆光润幼洁。次则建阳扣,土人呼为书纸,宋元麻沙版书皆用此书纸二百年。……将乐所造之京纸薄而韧,经久不蛀,湖广江右行之……。”建阳扣除供当地刻印图书外,还远销江苏一带。“吴中每岁以值压槽,禁不外用,故闽人不得建阳扣。”足见当时建阳扣颇负名气,顺昌竹纸质稍次,但产量最大,其他如松溪、宁洋的竹纸,质松而色深。闽北的建阳既是竹纸产区,又是印书业中心,早在北宋时,刻书业就很发达,到了南宋,成为我国五大印书中心之一。宋代祝穆《方舆胜览》云:“建宁府土产,书籍行四方”、“建阳麻纱、崇化两坊产书,号称图书之府,通行天下,嘉惠四方”。当时书坊的书市,“比屋皆鬻书,”“文人学子,趋之若鹜,客商贩者往来如织”。建阳读书风气甚浓,出现了书籍供不应求的局面。南宋时建阳刻书坊甚多,而以余氏的勤有堂书坊出书最多,最为有名。元世祖忽必烈至元16年(公元1279年)在崖山战役中,将南宋的最后据点覆灭,元政府为加强思想统治,下令将这家书坊封闭。但此项禁令执行不久,即逐渐松弛,无形中解除了禁令,余氏乃恢复印书业。建阳刻印图书,称为“建本”或“麻沙本”其刻印数量之多,自宋以至元明,居
  全国之冠。故有“自宋到明六百,年间,建阳书林,擅天下之富”的赞誉。福建印书用的竹纸,质量虽次,但以廉价取胜。所以藏书家评论说:凡印书,永丰(江西)绵纸为上,常山(浙江)柬纸(皮料纸)次之,顺昌书纸又次之,福建竹纸最下。棉(纸即楮纸)贵其白且坚,柬(纸)贵其润且厚,顺昌竹(纸)坚不如棉,厚不如柬,直以价廉取称。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对各地版本优劣亦有评说:他认为“福建最
  下”“而价最廉”。印书质量的优劣,因素固多,但刻工和纸质最重要。元,代时顺昌竹纸大量用以印书,故简称“顺昌书纸”。福建刊印图书,质量虽不及他处,然以印书数量而言,居于全国首位,以其价
  廉,行销甚广,对于传播文化,普及知识,有突出贡献,不愧为华夏“图书之府”。
  据《古书用纸》载:“福建建阳是一个刻书中心地区,造纸业特别发达,建阳麻沙镇所产的纸名麻纱纸,厚薄坚韧性与麻纸差不多,宋版麻沙本多用此纸”。《古籍版本知识》称:“元代刻书以建阳为最发达,书坊最多,刻印量大,流行普遍。明代建阳麻沙、崇化的图书“四部皆备”。元代在建阳印的图书颇多,至元6年(公元1269年)建阳郑积诚堂书坊刻印《事林广记》,天历3年(公元1330年)刻印《王氏脉经》、至顺3年(公元1332年)刻印《唐律疏义》等著名建本都是当地竹纸。
  早期竹浆的生产技术,尚未达到成熟阶段,成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色暗、质松脆、粗筋多,但到了明朝中期,经过不断地改进“杀青”方法,加强腌料,延长发酵时间,又用灰碱反复蒸、洗、煮、漂,“熟料”生产技术日益普及,“天然漂白法”已在实施,竹纸质量大有改善,从现存明代刻印的麻沙版古书的质量观察,颜色淡白而质细,韧性良好。邵武、汀州等地竹纸,已有人在皮料中配用熟料漂白竹浆,长短纤维搭配,不但降低生产成本,且改善纸质;甚至有人用精制漂白竹浆,仿制皮纸,故在明朝后期开始出现了“竹料连七”、“竹料连四”等较高级的竹纸新品种,而与久负盛名的“皮料连七”、“皮料连四”纸并驾齐驱。
  福建莆田原为盛产竹纸地区,后由于顺昌竹纸业的兴起,受到挤压,多数停产,到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莆田用纸反而由顺昌供应。顺昌纸坊槽户,充分利用水力资源,不但在沿河岸边装设水碓,甚至在船上的两侧装设水轮,以舂捣纸料。据明代文人王世懋《闽部疏》记载:“顺昌人作纸家家有水碓,甚至造船于急流中,夹以双轮如飞”,因而顺昌竹纸产量盛极一时。福建中部各地竹纸,一般尺寸较小,色泽较深,被认为是“短狭䵩脆”的产品,到了明代后期,有所改进,质量提高,尺寸放大,颇受欢迎,以致顺昌纸的销路受到影响。据胡应鳞《少室山房笔丛》载:“……近闻闽中则不然,以素所造之法演而精之,其厚不异于常,而坚则数倍于昔,其边幅宽亦远甚之,价值既廉,而卷轴轻省,海内利之,顺昌则不售矣”。
  福建古代纸业以闽北最盛,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料资源,尤其位于武夷山的建阳、建安地区,山青水秀,“山青多竹林,水秀纸透明”。闽北又多溪流,充分利用水力优势,故有“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的诗情画意。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发展竹纸业的要素,可谓“得天独厚”、竹纸业由宋以至元明清,后代胜前代,久盛不衰。
  福建竹纸生产技术,在元明时期大有进步,已超过最早是竹纸基地的浙江。浙江竹纸多数仍停留在“生料”阶段,且不经过“敲丝”过程。而福建的作法是将竹料浸腌后,先敲捶成为“竹丝”,亦称“竹麻,”再经蒸、煮而成“熟料,”并沿用皮纸漂白工艺,经过长期日晒雨淋的“天然漂白法”制成精白竹浆。具体作法是先将嫩竹截断,剖开成片,堆码于腌料塘中,引水浸泡,久后逐渐除去竹料中的水溶物,并使纤维组织松软,取出槌之成为“竹丝”或称“竹麻”,晒干捆扎,完成了重要的“半料”工程。使用时将竹丝浸入石灰乳液,再堆码使之发酵,经生物化学作用,进一步溶解有机杂质,然后槌打漂洗。再用草木灰碱液浸渍,入楻锅蒸料后,进行漂洗。经过这样处理的竹料,称为“熟料”再经天然漂白,即得洁白竹浆。《闽部疏》说:“粉竹舂丝,为佳纸料,,美于江东白苎”就是指此而言。我国近代许多地方手工业生产上等竹浆,仍沿用此项制桨技术。
  兹示福建的“熟料法”简明工艺流程如下:
  1、砍竹→剖竹→浸沤→冲洗→搥打成丝(晒干后,竹料中的竹簧粉末掉落)→扎捆(竹丝或竹麻可久留备用或出售)
  2、竹丝→第一次石灰浸渍蒸料→洗料→第二次草木灰碱蒸料→洗料→漂白(天然漂白间亦有用尿液捣拌,浸碱后再蒸、再漂)→干竹丝饼(竹浆板,随时可用舂捣成浆,料造纸)
  上列“熟料竹浆”制浆工艺的“天然漂白”法,在明朝中后期已在施行,乃是仿效皮料的漂白法而来,故先有“皮料连四”后有“竹料连四”的产品,这是我国古代制浆技术又一个重大创造,说明手工竹料纸生产技术已达到完全成熟阶段。福建生产的连史纸(原名连四纸),久负盛名,洁白无瑕,就是采用此项制浆工艺制成的佳品。
  福建在元明时期的竹纸生产技术比较先进,曾传播到其他各后进地区,如江西早期竹纸业的发展,首先得闽人之助而大受其利,而后湖南、广西等地,亦有闽人传播竹纸技术的文献记载,详见后述。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中国造纸技术简史》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本书详细阐述了从造纸术发明前至清代中国造纸业的发展历程,包括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各历史时期的造纸技术革新与产业变化。通过对部分古纸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造纸业的演变及其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柏苍
相关人物
祝穆
相关人物
忽必烈
相关人物
叶梦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连城县
相关地名
长汀县
相关地名
将乐县
相关地名
永安市
相关地名
将乐县
相关地名
西庄镇
相关地名
建阳区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松溪县
相关地名
南宋乡
相关地名
书坊乡
相关地名
永丰县
相关地名
常山县
相关地名
麻沙镇
相关地名
邵武市
相关地名
汀州镇
相关地名
顺昌县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
武夷山市
相关地名
江东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