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2条
析出资源
21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杨广德” 相关
共 22 条 1 / 2
1
资料类型: 图书 | 责任者: 杨广德
菏泽古称曹州.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这里不仅有甲天下的牡丹奇观和举世闻名的梁山风景,而且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令中外游人心向神往。本竹从十个部分对菏泽风物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内部丰富...
2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目次
菏泽,古称曹州,是一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它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的西南部,鲁、豫、苏、皖四省交界处,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
3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宋江,山东郓城县水堡集人,生卒年月不详。早年曾在郓城县当过押司,是个管理犯人的小官吏。由于他性情豪放,乐于助人,结交了许多江湖好汉,在当地百姓中颇有威望。后来投奔梁山,聚众反宋,成为梁山泊农民起义军领袖。
4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赵登禹,字舜臣,山东省菏泽市西赵楼村人。兄弟三人,他排行老三,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在那列强入侵,军伐混战,民不聊生的时代,面对国家的命运,百姓的苦难,他终于决定从军,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
5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梁仞千,原名梁于振,郛城县洪王庄人。1912年生,家庭较为富裕,少年入学读书。1933年山东省第六中学毕业,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1935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济南一中党支部书记和中共济南市委委员,负责领导学生运动。
6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刘齐滨,原名刘府海,曹县刘岗人。1908年生,自幼上学,13岁考入曹县第一高级小学,16岁考入省立第六中学。“9·18”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刘齐滨满怀一腔爱国激情参加了北大学生组织的罢课示威和赴南京请愿...
7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梁山自古出英雄。抗日战争期间,我梁山军艮,同仇敌忾,英勇杀敌,谱写了一曲震惊中外的英雄壮歌。于3月15日在樊坝全歼日伪刘倍功部一个团,活捉团长刘玉胜,俘敌500余人。
8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大杨湖战役故址位于菏泽市西南与曹县西北之结合部,韩集和安陵集之间的大、小杨湖地区,是著名的大杨湖战役故址。大杨湖战役,是我军于解放战争时期,在鲁西南地区进行的一次成功的运动战。
9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1946年10月29日至31日,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翼鲁豫大军,在鄄城南富春、高魁庄、苏屯、任庄、刘庄一带,歼灭了国民党整编68师119旅全部、整55师29旅86团及炮兵一个营,计8500余人。
10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是解放战争期间鲁西南战役的故址。鲁西南战役,是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率领晋豫鲁野战军,于1947年6月30日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在鲁西南地区打的一个大规模的歼灭战。
11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沙土集是位于菏泽城东50余里之荷泽至巨野公路上的一个大村镇。它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解放军,在鲁西南地区歼灭蒋军嫡系第五十七师的地方。为了策应刘邓大军南下,我华东野战军则转入外线作战,进入鲁西南地区歼敌。
12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面塑,是一种传统的选型艺术。它历史悠久,名扬四海,颇受中外人士赞赏。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细小麦面和江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入适应的颜料,分别和成不同色彩的面团,用锅蒸熟后再配上适量防腐防蛀、防干剂等。然后借助于批刀、塑刀、小剪刀、梳子、骨...
13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简称菏泽一中,是我省首批办好的15所重点中学之一。它虽座落于原国民党省立第六中学的故址,但并非老六中的发展衍续。省立菏泽中学(老六中)南迁以后,在辗转流离中消失。
14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师范专科学校,简称菏泽师专,是菏泽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主要任务是为荷泽地区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菏泽师专是在1958年8月以荷泽第一师范学校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至1961年,菏泽师专共招收四届学生,计741人,加上附设史师...
15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 类型: 正文
山东省荷泽医学专科学校,简称菏泽医专,校址菏泽城西关外,是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在菏泽卫生学校的基础上改建的大学专科学校。当时设五年制医疗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同时兼办中专和初级班。当年招收医疗专科两个班,99人,中专、初级4个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