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土集战役故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572
颗粒名称: 沙土集战役故址
分类号: K878.2
页数: 4
页码: 157-160
摘要: 沙土集是位于菏泽城东50余里之荷泽至巨野公路上的一个大村镇。它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解放军,在鲁西南地区歼灭蒋军嫡系第五十七师的地方。为了策应刘邓大军南下,我华东野战军则转入外线作战,进入鲁西南地区歼敌。
关键词: 革命纪念地 沙土集战役故址

内容

沙土集是位于菏泽城东50余里之荷泽至巨野公路上的一个大村镇。它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解放军,在鲁西南地区歼灭蒋军嫡系第五十七师的地方。
  1947年8月,我刘邓大军一举突破黄河天险,揭开解放战争大反攻的序幕,于鲁西南战役胜利结束后,迅速跨越陇海铁路,挥师挺进大别山,直插敌人心脏。蒋介石为阻击我刘邓大军南下,堵住鲁西南这个被打开的缺口,急忙调集10余个军、师的兵力,猬集在菏泽地区。为了策应刘邓大军南下,我华东野战军则转入外线作战,进入鲁西南地区歼敌。随着我华野西兵团的出击进军,敌人又先后调来第八十五师、第八十四師和“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进入鲁西南战场,向我军进行合击。进入我鲁西南地区华东野战军之第一、第三、第四、第八纵队和晋冀鲁豫第十一纵队(当时归华野指挥),立即展开了对敌第五军、第八十五师、第八十四师等部的钳制作战。为了拖住敌人在鲁西南全部驻军和八个机动旅,特别是钳制住第五军和第五十七师,我军开始了紧张的运动战,与敌周旋。部队天天行军,时时打仗,差不多每天要走七八十里路。加之正值雨季,部队整天在阴雨烂泥中跋涉;衣服湿了不能洗晒更换。由于疲劳艰苦;伤病员增多,部队消耗很大。
  在此期间,敌人的行动异常狂妄,多次以进攻态势对我军实行追迫行动,企图围歼或压迫我军退过黄河以北去。敌军依赖所控制的各战略要点和主要交通线,作快速机动的运转。特别是增援鲁西南的整编五十七师,是国民党嫡系部队,前因徼幸未被歼灭,不久刚受到蒋介石的嘉奖,气焰十分嚣张,竞然断称我军已“溃不成军,不堪一再战。”我华野西兵团经过一个多月的辗转运动和连续作战,逼使敌人一直局促在鲁西南地区,疲于奔走,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刘邓大军的南下和展开。
  9月初,位于黄河以北的华东野战军司令部和第六、第十纵队,完成了转入战略进攻的准备后,决定于9月2日全力攻入鲁西南地区,对敌展开进攻。为了掩护华野司令部和第六、第十纵队渡河,我第一、第三纵队由定陶、成武地区北移。敌之第五军、第五十七师即尾随该两纵队北犯,企图压缩我军于郓城以西、黄河沿岸狭窄地带,迫我背水作战。9月3日敌人进到沙土集、龙堀集、巨野一线,四日继续进攻,第五军于巨野至郓城公路两侧向北突击,第五十七师由沙土集向北进攻。到6日晚,第五军已进到隋官屯、郭官屯、王老虎一线,企图攻占鄆城,直捣黄河口岸,第五十七师一部则出于夏垓、贾屯以南地区,其主力则还在沙土集附近,这时该敌与第五军已相距40华里。
  当敌正向我第一、第三纵队猛烈进攻时,我华野司令部和第六、第十纵队已于9月5日冒大雨全部渡过黄河。我第四、第八纵队和二野第十一纵队在尾敌北进中。此时鉴于敌第五十七师骄妄冒进,对其已进入我南北夹击之不利态势估计不足,且处于运动中无工事依托,实为我军创造了歼灭该敌之良机。据此,华野首先于9月6日下定决心:不休息,不开会,立即于7日发起反突击,力求歼敌第五十七师于沙土集及其以北地区。其具体布署是:以第三纵队一部钳制第五军,切断其与五十七师的联系,主力向徐垓、耿庄、新兴集、沙土集方向突击,第六纵队(欠十七师)在第三纵队右侧经黄安以西向安兴集、沙土集方向突击,第八纵队由南向沙土集突击,第一纵队集结于黄安以西地区待命参战,并以一部对鄄城警戒;第十纵队(附第六纵队之十七师)以全力控制郓城及以南之吴店至丁里长一线阵地,坚决阻击第五军北进,并随吋钳制其向五十七师增援;第四纵队进到龙烟集以东及东北地区,阻击第五军、第八十四师西援;第十一纵队进入黄镇、辛集之间,阻击荷泽之敌东援,并为战役后备队。
  9月7日下午,我军全面开展向敌反击。敌第五十七师发现我强大部队出现其后和两侧,立即后转,集结于沙土集附近,仓忙构筑村落工事,实施防御。沙土集东西长两华里半,南北宽一里,四周筑有土墙,墙外有++沟,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面为一大片沙土地,地势较高,壕中无水。村四周设了两道鹿寨,外围筑有独立三角地堡火力点,并与围墙之上火力点互相支援。围墙筑有地堡和单人掩体,村内要道、巷口也挖了地。敌并以一个团分散在沙土集周围的马庄、徐庄、董楼等守备,作为外围支撑点。主力全部龟缩在沙土集土围之内。
  我各部队完成对敌五十七师之合围后,七日晚即向敌外围阵地猛攻,8日下午已将敌外围据点全部肃清,歼敌一部,余敌全部集中于沙土集。我军于8日21时在炮火掩护下向沙土集发起突击。第三纵队由正北、东北向敌猛攻,首先以奇袭动作捕歼敌北门外警戒部队。在20分钟内即首先由北面突入村内,迅速向纵深发展,接着第六、第八纵队也从南面、西北攻进村内,各路先后打跨敌数次反突击。敌在我强大打击和政治攻势下迅速瓦解,逐一被歼。到9日晨3时许,战斗全部结束。守敌五十七师完全就歼,我生俘该师中将师长段霖茂以下8千余人,毙伤2千余人。缴获各种火炮40门,轻重枪数百挺,和大批作战器材。
  沙土集战役,是我华东野战军转入战略进攻时,向敌人实施的首次突击,,是我华东野战军由防御转入进攻的标志。作战结果完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敌五十七师竞在我军不足一日两夜的突击下,即全军覆没,它极大地鼓舞了我军的士气,打击了敌人之嚣张气焰。沙土集战役的胜利,迫使鲁西南地区之敌人由疯狂地追迫我军而转为暂时的防御,这就为我军继续寻求战机提供了条件,为直下豫苏皖打开了通路。沙土集战役更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它不仅有效地配合了山东内线的作战,而且适吋地策应了我刘邓大军楔入大别山的作战。正如我华野粟裕副司令员在沙土集战役后所说:"这是目前全国反攻中的一个有价值的贡献。”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菏泽风物志》

菏泽古称曹州.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这里不仅有甲天下的牡丹奇观和举世闻名的梁山风景,而且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令中外游人心向神往。本竹从十个部分对菏泽风物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内部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较强,是一本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性读物。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广德
责任者
陈毅
相关人物
粟裕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
沙土集战役故址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