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好专员刘齐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菏泽风物志》 图书
唯一号: 151820020220000564
颗粒名称: 人民的好专员刘齐滨
分类号: K820
页数: 5
页码: 125-129
摘要: 刘齐滨,原名刘府海,曹县刘岗人。1908年生,自幼上学,13岁考入曹县第一高级小学,16岁考入省立第六中学。“9·18”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刘齐滨满怀一腔爱国激情参加了北大学生组织的罢课示威和赴南京请愿团。
关键词: 历史人物 刘齐滨

内容

刘齐滨,原名刘府海,曹县刘岗人。1908年生,自幼上学,13岁考入曹县第一高级小学,16岁考入省立第六中学(现菏泽一中)。1928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预修科,因家庭穷困退学谋生。1931年又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世界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9·18”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刘齐滨满怀一腔爱国激情参加了北大学生组织的罢课示威和赴南京请愿团。蒋介石政府甘心卖国,血腥镇压请愿学生,刘齐滨的胸部被军警砸伤,后被押回北京,这激起他极大的愤恨。1933年因患肺病辍学,返回家乡。国民党曹县政府拉拢利用他’委派他到三区任职。他看清了国民党及其政府的腐败无能,不久便愤然辞职。1935年到曹县黄岗集小学任国文教师,他热心启发学生的爱国思想,成为当地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后来又应聘去淄川中学任教,至“7·7” 事变后离职回原籍。
  刘齐滨回到家乡后,面临民族危亡之机,便毅然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他首先与我地下党领导的“农民互助会"取得了联系,参加了这个组织。经他提议,“农民互助会”改为“抗日互助会”。刘齐滨在家乡的威望很高,“抗日互助会'发展很快,影响迅速扩大。刘齐滨在刘岗村办起了农民业余夜校,并组织了业余剧团,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1937年底,他又到黄岗集一带,帮助原来他的学生组织的“青年 读书会”改建为“青年救国会”・引导一批青年走上了革命 道路。1938年3月,“曹县青年抗日救国会”成立 刘齐滨 被选为会长。
  刘齐滨是曹县颇有威望的知识分子,一回乡就受到共产党组织的重视和培养。1938年8月,由王健民和王石钧介绍,刘齐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了发展曹县地区的革命形势,壮大抗战力量,刘齐滨不辞劳苦,四处奔波,说服一些群众组织,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争取联庄会,使他们走上团结抗日的道路。经过刘齐滨等同志的艰苦工作,鲁西南一带的抗日群众组织,实行大联合,于1938年秋,在菏泽县安陵集成立了“鲁西南抗日救国总会”,选举刘齐滨为总会长。在刘齐滨的组织领导下,“鲁西南抗日救国会"的会员很快发展到七八万人,遍布曹县、菏泽、定陶、东明、考城 等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抗战力量。这为建立鲁西南抗日根 据地,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1938年5月至11月,日本侵略军相继占领菏泽、定陶、曹县等县城,国民党政府逃亡,日伪活动猖獗。中共曹县县委转移到曹西北刘岗村坚持斗争,发动群众建立武装,抗击日伪。这时期生活极为艰苦,许多同志常在刘齐滨家吃住,受到刘齐滨一家的热情招待。他家口粮吃完,先卖产业 后卖地,全力支援革命。他常讲:“有国才有家,只要汀倒 日本鬼子,保住国家,为革命倾家荡产也值得。”
  1939年2月,杨得志率八路军115师344旅挺进曹县西北桃原集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开辟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刘齐滨、戴晓东、袁复荣等人及时与杨得志等首长取得联系,向他们介绍情况,为八路军筹集粮款。八路军接连打了几个胜仗,摧毁了几股地方反动武装,给抗日人民群众以极大的鼓舞。刘齐滨等抓住有利时机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抗日武装力量空前壮大,鲁西南杭日根据地的局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39年7月,中共鲁西南地委正式成立,刘齐滨任地委统战部长。刘齐滨坚持党的统战政策,讲究斗争策略,不顾个人安危,四处游说,对于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参加抗日,分化瓦解敌人,做了大量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40年8月,曹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刘齐滨任县长。他在积极筹建区、乡抗日政府的同时,放手发动群众,为抗击日伪顽军、巩固根据地而斗争。
  同年8月中旬,曹县、菏泽、定陶、考城等县的顽军7000余人,乘我八路军主力部队西渡黄河参加反“扫荡’之机,大举向我鲁西南根据地进犯。我鲁西南地区只剩下少数地方武装和民兵300余人坚持斗争。因力量悬殊太大,最后被压迫在刘岗、伊庄、曹楼三个村庄内固守,开始了著名的“三村保卫战”。刘齐滨因肺病复发,在外村隐藏治疗,却不斯的向地委提岀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等克敌取胜的建议。这时,曹县顽军头子王子魁写信威胁利诱刘齐滨刘齐滨豪不犹豫,溃怒斥敌,把信退回粉碎了敌人分化拉拢的阴谋。三村军民,团结御敌,视死如归坚持了100多天艰苦卓绝的斗争。直到1941年1月,八路军主力部队返回鲁西南,一举击溃最预固的王子魁部,吓跑其他各路顽军,取得了三村保卫战的胜利,使鲁西南抗日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发展。
  1941年5月1日,冀魯豫边区第五专员公署在伊庄成立,刘齐滨任专员。他在数千人的庆祝大会上,发表了即席演说。他表示:“我就任专员,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担子再重也要担起来。我当专员好比给人民当长工,要尽心尽力为人民办事,关心群众的疾苦。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以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为己任,廉洁奉公是我的本份,保证不沾公家的便宜。大家如果发现我有失职和违背诺言的行为就随罢免我。”他抓紧各级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帮助曹县、荷泽、长垣、考城、东明、定陶、,民权等县抗日政府陆续建立健全起来,使县、区、乡各级抗日民主政府有效地进行工作。他坚持原则,工作认真,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摆架子,平易近人,.甘当人民的勤务员,深得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1942年春,由于繁重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致使刘齐滨的肺病再次复发,常常吐血,胸部的疮也在恶化。刘齐滨长期抱病工作,病到不能走路时,就骑着一匹小马东奔西跑,后来就坐在担架上坚持工作。直到组织让他休息治疗,仍然关心工作。他让人代笔拟写出《关于发动群众开展抗灾救荒的意见》、《关于反"扫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十几个意见提纲。同志们劝他安心休息养病,他说:“我的生命可能不会太长了,更要抓紧时间为党工作。”地委和专署的领导关心他治病,并给他买了些鸡蛋红糖等。刘齐滨非常感动,每顿定量,不肯多吃。专署救济他家300斤小麦,也被刘齐滨拒绝了。他说:“现在群众的生活非常困难,部队的给养不足,应把这些粮食用到最有用的地方去。”并且嘱咐“就是我死已后,对家属也不要特殊照顾,要让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会自食其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刘齐滨关心是“要好好保护眼前的麦收,这是关系群众利益和抗战的大事…”他对专署的员责同志说:“我不行了,死后埋了就行了,不要再花公家一分钱…”
  1942年4月150,刘齐滨在曹县张子高村不幸病逝,时年34岁。刘齐滨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创建鲁西南抗日革命根据地奋斗终生,为党为人民克己奉公,鞠躬尽瘁,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为了怀念刘齐滨这位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专员,1943年8月,中共鲁西南地委决定,将曹县改为齐滨县。现在,刘齐滨烈七纪念碑,屹立在安陵烈士陵园。

知识出处

菏泽风物志

《菏泽风物志》

菏泽古称曹州.史称“天下之中”,历来以“风俗人民之阜饶,山川文物之灵异,称誉全国,这里不仅有甲天下的牡丹奇观和举世闻名的梁山风景,而且是著名的戏曲之乡和武术之乡,令中外游人心向神往。本竹从十个部分对菏泽风物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它内部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较强,是一本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性读物。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广德
责任者
刘齐滨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菏泽市
相关地名